浮世文心

語言、文化、思想、藝術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一位“富而好文”的美國君子

(2025-03-29 15:51:31) 下一個

 

一天, 我從Librovox網站上下載了一本有聲書: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畫像》。亨利·詹姆斯是二十世紀英美文學的一位巨匠,其文學成就遠在絕大許多數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之上,隻是由於小說的內容注重人心的深度而不是吸引人的情節,讀者群比較狹小。

亨利·詹姆斯文筆優雅,那位朗讀者讀得也是如行雲流水,聽起來像是非常陶醉。這位朗讀者的朗讀沒有多少戲劇性,但是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有深厚文化修養的老人在獨自閉門讀書。朗讀者的聲音聽起來已經很老了,但是中氣很足; 很長的句子,他一氣嗬成,毫無破綻 (亨利·詹姆斯可是出名地愛寫極長的句子)。


粗略數了一下,他大概在2009到2018年十年間,錄製了79部有聲書,其中56部完全獨自製作(不少是大部頭書),23部與別人合作。獨自製作的56部中,有23部是亨利·詹姆斯的著作。 克利福德教授的文學口味比較貴族化。 79部書中有兩部跟中國有關。一部是羅素的《中國問題》,一部是英譯的《紅樓夢》(部份)。 從《紅樓夢》的朗讀中, 聽得出他的普通話發音十分標準。可能他很有語言天賦。79部書中還有但丁(意大利文)和波德萊爾(法文)的詩,可見他在中、英文之外,至少還會講意大利語和法語。


這是個什麽樣的人, 會這樣勤懇而無償的為天下的讀書人錄製了這麽多高質量的有聲書?我對他發生了興趣。從他的有聲書裏我得知他叫尼古拉斯·克利福德(Nicholas R. Clifford)。


經過一番努力,我在網上查到了一篇關於他的介紹 - 他的訃告。他已經在2019年去世了。

從訃告中得知,他是位於美國佛蒙特州的一所古老的私立文理學院明德大學(Middlebury College)的退休教授, 曾經長期擔任過該校曆史係主任、暑期中日文學校主任、副校長、代理校長、校董等領導職務。 克利福德教授於2019年88歲高齡去世,在訃告中,被獨特地讚譽為“一個正真的君子”(拚音junzi)。 訃告特別說明“君子”是中國人對 ‘gentleman’ 或 ‘cultivated person’(文化修養深厚的人)的稱呼。之所以在訃告中有這樣一種別具一格的讚譽,是因為克利福德教授研究、施教中國曆史多年,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熱愛。


克利福德教授為人相當低調,給人的印像就是位和藹的老人。 鮮為人知的是,他出身於一個富裕世家。他的父親,亨利·克利福德是一位著名的文物鑒賞家,曾管理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三十多年; 他的母親艾瑟·克利福德則是一位研究中世紀曆史的曆史學家和慈善家。他的父母除了擁有大量珍貴藝術品,常出借給博物館舉辦展覽外; 除了在美國,還在意大利弗洛倫薩、瑞士佩萊蘭山,和墨西哥洪納卡特佩克等地擁多處有度假別墅。其中在弗洛倫薩的度假別墅,是一所弗洛倫薩的名勝古跡,以其優美的花園著名的卡蓬裏山莊(Villa Capponi)。據弗洛倫薩旅遊手冊介紹,卡蓬裏山莊始建於1572年,在被亨利·克利福德在1928年購入之前,曾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太後的祖母蘇格蘭夫人的別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本人對卡蓬裏山莊懷有深情的童年記憶。克利福德教授家擁有卡蓬裏山莊五十多年,在1981年他父親去世後才賣掉。



卡蓬裏山莊

 


克利福德教授對亨利·詹姆斯情有獨鍾,其來有自。 亨利·詹姆斯是個美國人,但長期居住在歐洲。他的小說中主角多半都是客居歐洲的上層美國人,著眼於新生的美國文化和古老的歐洲傳統的交流。克利福德教授的童年正是在那樣的環境中度過。 他的父母對孩子的文化教育是從零歲開始,帶著他們實地在歐洲古老的城市中居住、漫遊、上博物館。那種生活正是亨利·詹姆斯的小說所描寫的。


據載,亨利·詹姆斯也是卡蓬裏山莊的常客。也許亨利·詹姆斯還是克利福德教授父母的朋友,也就是說亨利·詹姆斯或許還是克利福德教授童年記憶中的一位家中來客。不難想象,克利福德教授在閱讀亨利·詹姆斯的小說時,能感受到格外的溫馨。

雖然克利福德有著深厚的歐洲文化修養,卻選擇了中國曆史為一生的職業。他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入海軍服役,常駐台灣海峽,可能常上岸到台灣漫遊,對中國曆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學習漢語。退役後,他還曾在明德大學的中文學校正規學習中文,然後又到台灣進修中文約兩年(那時美國人不能去中國大陸),能講非常標準的普通話。他覺得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了解中國、研究中國。

他於1961年獲哈佛大學曆史博士,研究近、當代中英關係史,以及“洋人”在中國尤其是上海的狀況,出版了四部這方麵的曆史學專著; 還“業餘”寫過一部美國人在中國的長篇“驚險”小說。

他在明德大學創立了“東亞研究”專業和“中文學校”(一個暑期強化語言培訓項目),在幾十年裏為這兩個部門傾注了不少心血。


他雖然出身於很富裕的家庭,卻沒有任何傲慢自大的缺點;相反,接觸過他的人都說他非常正直、單純、謙遜、待人熱情,廣受學生愛戴。


八、九十年代的一天,克利福德教授在任副校長時接到一位素不相識的中國人來信,說他的父親解放前曾在明德大學讀書,回中國後吃了不少苦頭,現在他的兒子想到美國來留學,希望明德大學能錄取他的兒子。克利福德教授非常同情他們,安排錄取了那個孩子,還為他在明德大學的中文係找了一個助教工作。 


這樣一位富家子弟,一生致力於學術、教書育人,卓有成就。 退休後,七、八十歲高齡還在免費有聲書網站勤勤懇懇地為聽眾無償錄製了79部有聲書。最後一部完成於他去世前數月,那時他已經快88歲了。真是為了文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克利福德教授身上具有的是真正的開明貴族氣質。真正世傳的貴族,不會像爆發戶的富二代那樣熱衷於穿名牌衣裝開豪車招搖過市,淺薄地對人顯示財富、權力和優越感。真正的貴族會為那樣的舉止感到羞恥。真正的貴族知道寶貴的不是金錢,而是傳統、文化、教養、和精神。克利福德教授的謙遜是一個真正的開明貴族的謙遜。


克利福德教授留下的79部有聲書是給所有愛文化的人共有的寶貴遺產。


我很惋惜在他去世後才得知這世上曾有過他這麽一位君子。我想,以後有機會時,要到佛蒙特州他的墓地去獻上一束鮮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ScottGu 回複 悄悄話 孔子說勤懇教書育人的子夏是小人儒,符合孔子政治理念的才是君子儒。孔子的禮有嚴格的等級觀念。
浮世文心 回複 悄悄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漢書》曰:“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要而言之,複禮之道在藝文。崇文如克君者,不亦君子乎?

浮世文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是。關於中國人“君子”的概念,寫一本書也不為過。不過,那怕是去問孔子,他也肯定會說這位是君子。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不僅僅是漢語中“君子”的語義複雜,還有中英翻譯中的“不可譯現象”。
浮世文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謝謝覺曉, 在Librovox上發現Nicholas R. Clifford,覺得像找到一個充滿寶藏的山洞。打算也去聽聽他所讀的Henry James之外的那些不那麽有名的作家。

在海外的中國人愛談“融入主流”,也太“崇洋媚外”。“主流”,不就是“大眾”,西方的“大眾”那怕的確比中國的“大眾”高明一些,也還是相當有限。而Nicholas R. Clifford這樣的人就絕對是在“主流”之外。我是肯定希望能多接觸到Nicholas R. Clifford這樣的“非主流”,而不是去“融入主流”。
浮世文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謝謝覺曉。我運氣很好,開始讀(實際是聽)Henry James就湊巧是“The Portrait of a Lady”, 印像極好。據說那是他比較早期的作品,句子還不太長,意識流還不多。此外還聽過幾本,也很喜歡“Washington Square”(據說是最容易讀懂的一部);不喜歡“The Turn of the Screw”。建議您從“Washington Square”開始。同時,一個好的朗讀者也很幫助我們理解。您可以上Librovox去找Nicholas Clifford朗讀的“Washington Square”。同時,Henry James的很多書,包括“Washington Square”都可以在Geutenberg網站免費下載。文字與有聲書同時讀聽,效果最佳。

“The Europeans”我還沒有讀過。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我讀過Henry James的The Europeans。長句子、心理描寫,難讀。
去年撿到四本他的傳記(另有一本),厚。不知哪天開讀。
ScottGu 回複 悄悄話 Gentleman給女士開門,不同於儒家君子。翻譯得小心。不知道《詩經》向往在水一方的君子,是否那種gentle?華語君子的語義演變很複雜、很細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