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文心

語言、文化、思想、藝術
正文

星星之火是怎樣熄滅的 - 讀《黑人對帝國 - 黑豹黨的曆史與政治》

(2025-02-22 13:09:22) 下一個

 



 

2022年,美國的新冠疫情稍有緩解後的一天,我到附近的城鎮車輛管理處去更新駕照,遇到一個多年不見的同鄉朋友,頓感興奮,想跟他好好聊聊。不料他好像沒什麽興趣,沒說幾句話,就對我說現在美國已經大亂,“國將不國”,所以他要搬回中國去了,還問我有沒有同樣的想法。我隻好坦承實在沒有那樣想過。飄蕩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在一個地方長出一點淺淺的根,連搬幾條街都覺得難受,更不用說再搬更遠了。於是,他看我昏聵,坐在火山口上不覺大難將至;我看他神經,直懷疑他是在職場上遇到什麽挫折,或跟老婆鬧到了要掰。我知道他在美國已經三十多年,早就拿了綠卡(也許還入了美國籍),在美國出生的孩子都大學畢業了,於是問起他的工作狀況、家庭狀況,他說“都好,都好”。他除了希望我也認為美國“國將不國”,別的都不想說,也不想聽;而我也不是個善於與人交流的人,最不愛做的就是附和別人的陳辭濫調,於是話不投機;他很快就告辭離去了。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覺得美國已經“國將不國”,搬回中國去了。

 

美國這幾年,的確有“右派”因特朗普下台而發起的“圍攻國會”事件,和“左派”因警察跪死黑人弗洛伊德而發起的多起城市暴亂,很不平靜。不過如果我們對美國曆史多一點了解,就可以知道“國將不國”的結論,沒什麽根據。 讀讀《黑人對帝國 - 黑豹黨的曆史與政治》這樣的書,就可以知道,美國今天的亂象,比起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黑人對帝國 - 黑豹黨的曆史與政治》(Black against Empire -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Black Panther Party)由加利福利亞大學出版社於2013年出版,是一部嚴肅的當代曆史書。顯而易見,作者Joshua Bloom(匹茲堡大學社會學教授)和Waldo E. Martin, Jr.(加利福利亞大學曆史教授)是左派人士,對黑豹黨滿懷同情與讚美。 不過大學出版社所出的書是遵守一般學術規範的,所以即使我們不喜歡他們的主觀情感,還是可以從書中了解到客觀事實。更重要的是,該書對“黑豹黨”失敗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

 

1966年,美國正開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兩個美國加州社區大學的黑人學生休伊·牛頓(Huey Newton)和巴比·塞勒(Bobby Seale)受到越南人民戰爭的“啟發”,宣稱美國的黑人社區,就像越南一樣,是“被美帝國主義占領的殖民地”,號召美國黑人像“越南人民”一樣拿起武器進行武裝“自衛”鬥爭。 按照他們倆人的說法,他們的鬥爭就是“全世界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鬥爭的一部分”。這兩人就這樣建立了美國“黑豹黨”,不承認美國政府為合法政府。

 

休伊·牛頓下了一點功夫學習毛主席著作,對“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論很是佩服,經常在他自己的文章中引用。 黑豹黨的號召是“拿起武器”, 但建黨之初,沒有錢,也就沒有槍。 於是,休伊·牛頓和巴比·塞勒就到舊金山中國書店裏買了一些兩角錢一本的毛主席語錄書到加州大學校園裏去賣一元錢一本,賺了點錢,買到了黑豹黨最初的幾支槍。黑豹黨說馬克思、列寧那些白人的話,沒有毛主席的話聽起來親切。

圖二 休伊·牛頓 -原載1967年某期《黑豹黨刊》



圖三 法蘭西大皇帝拿破侖

 


黑豹黨不是“地下黨”,他們公開活動,公開出版自己的機關刊物《黑豹黨刊》宣傳自己的武裝鬥爭政策。圖二就是發表於1967年某期《黑豹黨刊》的休伊·牛頓照片(直接模仿畫像中的拿破侖)。 1967年,加利福利亞州政府開會,準備討論修改居民在公共場所持槍的權利,“黑豹黨”反對那樣的修改,派出一個武裝分隊於加利福利亞州政府大廈前武裝示威(見圖四),很讓加利福利亞州政府官員們受了些驚嚇 (當時加利福利亞州的州長正是後來的裏根總統)。“黑豹黨”這樣在全美國一舉成名,儼然一顆政治明星。


圖四 黑豹黨在加利福利亞州政府大廈前武裝示威

 

 

 

1968年,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死傷慘重。很多年輕人不願上前線送命,極力反對當時實行的征兵製度,國內各種反戰遊行、示威如火如荼。黑豹黨的星星之火,借了反越戰的東風,有了燎原之勢,在二十個城市中發展了支部。兩年後的1970年,則更發展到六十八個城市支部。那一年,《紐約時代》上刊登了1,217篇關於黑豹黨的文章。同時, 黑豹黨的年度經費達到了1百二十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約7百萬美元)。

 

那幾年,黑豹黨跟警察進行了多場槍戰,雙方互有死傷。當時的美國聯邦調查局長胡佛稱黑豹黨是美國國內安全的最大威脅。

 

除了武裝鬥爭,黑豹黨也搞了很多救濟窮人的活動,如學童免費早餐之類,但另一方麵卻用武力逼迫當地商家“納貢”,與黑社會收“保護費”沒有區別。說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世上沒有真正免費的午餐。

 

在國際上,黑豹黨得到很多支持。休伊·牛頓於1971年率領黑豹黨代表團訪問中國,受到周總理、江青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熱情款待。 關於他的中國之行,休伊·牛頓寫道: “我在中國感受到的是自由的快樂,就像搬除了心中沉重的石頭…我感到生命中絕對的自由”。但有些出乎休伊·牛頓的意料,毛主席沒有接見他的這個美國黑人學生。此外,越南總理範文同也曾接見過黑豹黨代表團。北朝鮮、古巴、阿爾及爾政府都跟黑豹黨有些關係。

周總理接見休伊·牛頓

 

 

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黑豹黨就因各種原因內鬥、分裂。主要領導人有的被抓進監獄,有的在與警察槍戰中身亡,有的甚至被同夥或別的黑人組織殺死。比如休伊·牛頓就被另一個自稱馬列主義的“黑人遊擊隊家族”組織殺死。也有的,放下武器,立地成佛,做生意去了。

 

美帝國內的黑色星星之火,未及燎原就已煙消雲散。

 

該書作者認為,聯邦調查搞了很多陰謀活動來滲透、破壞黑豹黨的組織和信譽。 我看這方麵鐵證極少,大多出於該書作者的猜測。 我想,麵對一個否認美國政府的合法性,在實際行動中以武力對抗政府執法的組織,聯邦調查局自然是要消滅它,隻是所用的手段不能非法就是了。至於聯邦調查局有沒有采取,采取了多少非法手段,倒是很值得研究。希望以後能讀到那樣的書。

 

該書作者也認為,隨著中美關係改善,毛主席去世,中國對黑豹黨幾乎完全失去了興趣與支持。越南、古巴、阿爾及爾的情況也類似。黑豹黨完全失去了國際支援。 同時,黑豹黨的政策麵臨一個根本矛盾: 人和錢的來源。搞活動要人,“武裝鬥爭”的策略很能吸引貧窮的黑人青年。但搞活動也很需要錢,那些熱衷於暴力的人大多都是窮人,不會帶錢入夥。那些有能力出錢支持黑豹黨的人卻是反感暴力鬥爭的。黑豹黨要爭取有錢的人捐款,就不得不淡化“武裝鬥爭”。但這樣一來,就讓“黨員”們很不爽。於是常常有“黨員”不顧黨的政策出去搶劫甚至殺人,被抓後卻希望黨來營救 - 那就是請律師, 更是花錢。沒多久,黑豹黨就玩不轉了。

 

最重要的是該書作者認為:最根本的是美國政府對較溫和的反對派作出了讓步。尼克鬆政府上台後,一邊加大“維穩”力度,一邊大大減少征兵幅度,並逐漸撤出越南。這樣一來,美國人不再害怕上前線送命,也就沒多少熱情遊行、示威了。 同時,政府也采取一些措施,緩解種族矛盾。黑豹黨曾經借到的“東風”,被尼克鬆這樣的高手,“化”掉了。於是,黑豹黨的命運就注定是失敗了。居廟堂者,真是很該借鑒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