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馬書10:14--21--以色列人悖逆的責任在他們自己

(2025-10-13 21:56:52) 下一個

為什麽以色列人要建立自己的義呢?以色列人跌倒的責任是什麽呢?

 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保羅再次采用漸上高峰的修辭手法,指出人(應該指的是以色列人)沒有信主耶穌的,自然也不會求祂;而沒有聽過主耶穌的,自然也無法信祂;第三,沒有傳福音給他們的人,自然也沒法聽見主耶穌的福音。最後,沒有奉上帝差遣的,自然也不會有傳福音的人。

因此,最重要的根本性的問題是:沒有奉上帝差遣的人進到以色列人中,他們自然就不會信主耶穌。

正如以賽亞書52:7 所說,傳福音的人腳蹤是何等的佳美,但現實是以色列人無視這樣的奉差遣的人。因此,他們的責任是在自己,不接受奉差遣者傳給他們的福音。

16 隻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16節和15節形成顯明對比,宣告並非所有人都聽從福音,並引用以賽亞書53:1作為證據,表明在以色列人中,信主耶穌的人不是很多。

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17節做了一個小結,表明信主耶穌是從聽福音而來的,而聽福音是從耶穌基督的話來的。

而實際上,以色列人並不聽從由耶穌基督而來的福音,因此,信主的人,必然不會很多,餘數而已。

 18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保羅用詩篇19:5 表明被差遣傳福音的聲音已經傳遍天下,那麽以色列人就不可能沒有聽過。

19 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道嗎?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

保羅引用申命記32:21摩西的話,不成子民的、無知的民,指的都是外邦人,外邦人惹動了以色列人的憤恨,觸動了他們的怒氣,必是因為他們相信了福音的緣故,而以色列人既然被激怒,就表明他們知道福音,但是卻不真的接受福音。

 20 又有以賽亞放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向他們顯現。” 

保羅引用以賽亞書65:1-2的經文,再一次宣告外邦人得稱義的福氣,他們沒有尋找主,也沒有訪問主,但主卻讓他們遇見,向他們顯現。

21 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頂嘴的百姓。”

但是以色列人,雖然神整天招手呼籲他們,信那當信的主耶穌基督,而他們卻是悖逆不服從,頂嘴不承認。這裏既強調以色列人的頑梗不信,也暗含神的憐憫、寬容和忍耐!

保羅在21節加以總結,宣告以色列人雖然神長久的忍耐、憐憫、呼召他們悔改,並且已經讓他們聽到、知道祂的福音,但以色列人卻悖逆、頂嘴,隻顧建立自己的義,而全然不顧神的義,因此,他們有今日的局麵,責任並不在神,而在於他們自己。

9:30--10:21,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一是神的信實,祂對自己的話負責,神的話絕不會落空,祂可以忍耐以色列人的悖逆,也自然可以讓外邦人進入祂救贖的恩典之內,這些都是祂當初的應許,既然應許了,就必然會成就。第二是信的重要,以色列追求律法好行為,以為可以得到律法的義,卻反而得不著,因為他們忽略了信的重要性,他們不明白“因著信耶穌基督,而不是靠好行為,才能得著神的稱義”的真知識,從而好行為卻成了他們得救的絆腳石。第三是保羅的誠信,他沒有因為以色列人是他的同胞,就為他們的悖逆開脫,甚至掩飾,而是把真知識告訴他們,將神的主權和不偏待人的公義、憐憫高舉在信徒麵前。第四是保羅宣教的使命,再次明明白白的說給羅馬教會,並勉勵他們和保羅一起,做那腳蹤佳美的傳福音的奉差遣者。

備注:我的這些”羅馬書讀經筆記“,很多地方參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聖經綜合解讀”,周兆真羅馬書中文聖經注釋,鮑會園羅馬書天道聖經注釋,李思靜博士的一些講道內容、以及其他一些參考書目。非常謝謝這些學者提供的一些見解。求聖靈繼續帶領,使我可以完成羅馬書的讀經筆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