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馬書第12章第3--16節 看自己要合乎中道

(2025-10-28 09:53:41) 下一個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3節首先開始教導信徒彼此之間如何相處。耶穌的新命令就是讓門徒彼此相愛。“憑著所賜我的恩”的意思是保羅用他使徒的身份和權柄,對羅馬信徒進行勸勉。

不要看自己過於當看的,意思就是不要自高,我們一般都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不要自高、也不要自誇,要照著神給我們的信心的大小,看自己合乎中道,“合乎中道”的意思是謹慎的意思,意思類似,看自己要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比自己的實際高。簡單說,這裏強調的意思就是要謙卑柔和!

這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神給我們的信心,是不一樣的,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所以,為了避免出現爭端,我們都要謹慎的看自己的信心的程度,不要自高,要謙卑柔和,彼此和睦共處。就比如關於吃的問題,有的信心很強,什麽都可以吃,有的就較弱,血不能吃,甚至舊約裏不潔淨的動物都不能吃,如何避免在吃的問題上產生衝突,那麽就要謹慎的看自己在這方麵的信心,要謙卑柔和,考慮那些信心比自己弱的弟兄姐妹的承受力,寧可在他們麵前,不吃血和不潔淨的動物。對於神給我們的恩賜,也同樣如此,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恩賜而自高,而是要謙卑待那些沒有這恩賜的人。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裏成為一身,互相聯絡做肢體,也是如此。 

保羅隨後用人的身體的例子來解釋3節的話。一個身體上有不同功能的肢體,我們這些在基督裏的弟兄姐妹,在主裏組成一個身體,我們這些個別的信徒就是這身子上不同功能的肢體,互相聯絡,協調運作!不可以看高自己或是看低別人。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 或做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做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或做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舍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接著保羅具體提出7項恩賜,當然,信徒的恩賜,不止這7項,可能因為7是完全數,代表了信徒的所有恩賜。這些恩賜,有兩個特點:1是得來的,意思是神恩賜的,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我們後天努力來的,而是神的恩典,既然是從神那裏領受的,就不應該自高,而是要謙卑柔和,接納沒有這恩賜的人,一起同工。2是“當照著信心的程度”,即呼應3節“神賜給信心的大小”,謹慎的發揮神給的恩賜,不自高、不自卑,彼此遷就、彼此體諒,彼此配搭。

說預言,是指由聖靈感動說出從神那裏領受的話,包含預告將來的事;

執事,可能並非指長執會的職務,而是指普遍意義上的服事。(馬可福音10:45、羅馬書11:13、15:25、15:31、15:8)

教導是把從神而來的道講解給信徒,教導和說預言有一定的重疊,但重點有不同,教導偏重於講解神的道,預言則偏重於把神的啟示直接宣布出來。

勸化,這個恩賜的含義較廣,有提醒、勸勉、安慰的意思,大概重點在於牧養信徒。

施舍,是拿出自己的錢財幫助別人,誠實的意思是不含自己的目的,是出自甘心樂意的慷慨,是無私、全然信靠神的服事。

治理,指管理教會的人,可能包括長執、各團契小組的領袖、管理施舍等慈善事物的領袖,殷勤的意思是盡職盡責,勤勞迅速,把教會的事情,當作第一要務,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和體力,來完成神的托付。

憐憫人的,顯然是教會的關顧工作,服事的對象是那些年老體弱孤寡無靠的人,甘心的意思和誠實差不多,是樂意、不勉強、不求回報、不給被憐恤的人帶來負擔和不安的意思,甚至包含喜樂的意思。

通過這七項恩賜,保羅勸勉羅馬信徒,要按著你自己的恩賜,甘心樂意殷勤無私的侍奉神,治理教會,彼此配搭,不自高、不自卑,在基督裏發揮各自恩賜,一起做神的好仆人,一個按著神給的信心大小,看自己合乎中道的仆人。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保羅接著講道具體的愛,要誠實愛人,要遠離惡、與善聯合,弟兄之間,要彼此親近象家裏的親人一樣,要把尊容讓給對方,而不是留給自己。

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侍主。

服事神要殷勤,不可懶惰,否則就是沒有好好使用神給我們的各項恩賜。服事主,也要心裏火熱,不要冷冷淡淡。

 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恒切。

信徒在這世界當中,會遇到患難,在等候主再來中,也會遇到患難,因此,信徒要在指望中喜樂等候,也要在患難中忍耐,在忍耐中,恒切的、持久的、不懈的禱告,從聖靈那裏支取力量。

 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信徒如果有缺乏,我們要給與幫助,對客旅我們要積極熱忱的款待(在當時少有旅店的情況下,這樣的款待尤為值得去做)。

 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隻要祝福,不可咒詛。 

對逼迫我們的,不要咒詛他們,而是祝福他們。這裏逼迫我們的,指的應該是因我們的信仰而逼迫我們的各類仇敵。

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而不是嫉妒、自卑,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要有同理心和憐憫心,而不是漠不關心。這裏的人,指的應該是所有的人,包括非信徒。

 16 要彼此同心;不要誌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要彼此同心,不是說大家都隻能有一個想法,而是說,大家要彼此包容,和睦相處,過合一的生活。

同時,保羅在16節和3節進行呼應,再次強調不要自高,要降卑,俯就那些卑微的人,也不要自以為聰明,驕傲看不起別人。3-16節,保羅給出了一個普遍的教導,讓我們不要驕傲,要看自己合乎中道,按神給的信心使用神的恩賜,彼此配搭,和睦相處,像家人一樣彼此相愛,遠離惡事,與善聯合,一起殷勤服事我們的主,並在盼望中喜樂等候,在患難與逼迫中忍耐、關愛他人,成為世上的鹽與光。感謝神!

備注:我的這些”羅馬書讀經筆記“,很多地方參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聖經綜合解讀”,周兆真羅馬書中文聖經注釋,鮑會園羅馬書天道聖經注釋,李思靜博士的一些講道內容、以及其他一些參考書目。非常謝謝這些學者提供的一些見解。求聖靈繼續帶領,使我可以完成羅馬書的讀經筆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