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斷乎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
保羅繼續使用運動員賽場上賽跑的場景來論述他的思想,外邦人和以色列人是賽場上的兩個運動員,救恩是他們到達終點的獎賞。這裏的失腳和跌倒,顯然不是同一個意思,跌倒表示完全的爬不起來,或再也爬不起來,而失腳隻是暫時的,可以爬起來繼續奔跑。保羅的意思是以色列人暫時的失腳,並不意味著神會讓他們永遠爬不起來。神的意思反而是因著以色列人的過失(剛硬拒絕福音的心),而轉而把救恩給到外邦人,使得外邦人先跑到終點。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使徒常常先去猶太會堂,在以色列人拒絕他們之後,他們便轉向當地的外邦人,從而把福音傳給外邦人。
雖然有些以色列人暫時跌倒了,但他們並沒有徹底爬不起來,而是看到那個外邦人居然先跑到了終點(這個外邦人本來不知道獎賞是救恩,神反而給了他救恩),這個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以為這救恩的獎賞一定屬於自己)便憤怒,爬起來,繼續奔跑,最終也跑到了終點,與那個外邦人一起得到了那救恩。
主耶穌上十字架是猶太人拒絕主的福音的結果,但祂被釘死,死而複活,恰恰是上帝的救贖計劃,這計劃包括所有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當大多數猶太人拒絕之後,福音自然轉向外邦人,外邦人得到救恩,又會反過來激勵一些不信的猶太人(不是全部),讓他們回轉,和外邦人一起得到救恩。
12 若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保羅進一步論證,如果以色列人的過失和缺乏,可以讓外邦人得到富足(救恩),那麽當以色列人也豐滿起來,外邦人豈不得到更大的富足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保羅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強調他想表達的意思。豐滿和過失、缺乏相對,應該指的是他們爬起來,繼續奔跑,最終也到達了目標,得到了救恩的獎賞。究竟以色列人的得救,使得外邦人得到何種的富足,保羅沒有說,可能指的是更多的外邦人會因以色列餘民的得救而得救。
豐滿這個詞,指的應該就是以色列餘民,得到救恩,可能既包括悔改信主這樣的轉變,也包括餘民人數的豐盛!
13 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職分,
保羅接著用自己的身份,來例證12節的觀點,他的聽眾是外邦基督徒,已經得了救恩、到達了終點的外邦人。而外邦人得到這救恩,是神通過象保羅這樣的以色列人傳給他們福音,從而使得他們信主的;保羅說我既然是外邦人的使徒,我就非常敬重這職分,而這職分有一個很大的目的隨即在後麵提及。
14 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
這目的就是可以通過保羅的職分,激動一些(不是全部,一個是保羅的傳福音的範圍有限,另一個是隻有以色列餘民才能得救)以色列同胞,讓他們重新站起來,繼續奔跑,從而也跑到終點,得到救贖的獎賞。
15 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複生嗎?
這裏重複12節的意思,因著以色列人失腳,外邦人卻可以與神和好,那麽他們也跑到了終點得到救贖的獎賞,豈不是如死了的人又複活那般美好嗎?
被丟棄、被收納,含有被動的意思,意思是神的作為,這和前文神不會棄絕他的百姓有些矛盾,因此,也可以翻譯成主動的意思,並結合賽場的語境,即翻譯成“他們落敗、他們贏得比賽(賺得成果、救恩)”,這樣可能更為合理一些。
這裏的死而複生,並非指末世複活,而是保羅所用的修辭性說法,用來強調以色列人悔改信主的可貴性。
16 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
16節用了兩個異象來總結11-15節的論點,異象不同,所指涉的意義是一個,即以色列人是被神揀選的,分別為聖的族類,神既然和他們的祖先立約,神的話就絕不會落空!神也絕不會棄絕以色列人,新麵和樹根都表示開始的、基礎的部分,全團和樹枝,表示在基礎部分之上的其餘的部分,前一個是聖潔的,後一個也就是聖潔的。如果,把樹根理解為祖先亞伯拉罕,可能就更容易理解這個異象,亞伯拉罕是神合意的器皿,被神稱義的聖潔的人,那麽他的後代也都是這樣的人了。當然,保羅這裏使用的概念仍然是一個整體民族的概念,而不是指每一個以色列人。
總之,這裏的總結,依舊是11節那個論點,即神不會棄絕祂所揀選的百姓,因為神和這百姓的祖先亞伯拉罕有那美好的應許,神是信實的,祂的應許絕不會落空。
17 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
舊約常把以色列人比作橄欖樹,保羅也是沿用這個習慣。這裏的橄欖樹,是經過神悉心培育的果實豐盛的、尊貴的家橄欖。當主耶穌來之後,有的以色列人因拒絕耶穌,成為被神折下來的幾根枝子,成為那部分失腳的以色列人。而本來是果實貧瘠細小、卑賤的野橄欖的外邦人,卻被神接在斷裂處,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的供應。這個橄欖枝必是亞伯拉罕的象征,野橄欖也因為主耶穌基督的緣故,成為亞伯拉罕的兒女。
18 你就不可向舊枝子誇口。若是誇口,當知道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
既然如前所述,那麽外邦信徒就不應該向以色列人誇口,即看不起以色列人(包括信與不信的),如果你想誇口,就要想一想,是樹根托著樹枝,而不是樹枝托著樹根,即是亞伯拉罕托著以色列人和外邦信徒,而不是外邦信徒托著亞伯拉罕。即便是外邦人被神揀選,也是通過猶太人把福音傳給他們。又怎麽能輕看這些以色列人呢?
19 你若說,那枝子被折下來是特為叫我接上。
可能外邦信徒會以為,不信的以色列人被折下,就是為了把外邦信徒接上來。這樣的想法,有道理,但不完全,因為折下不信的以色列人,接上外邦人,是為了讓折下的外邦人發憤,從而激勵他們爬起來,繼續奔跑,最終也獲得神的救恩。
20 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懼怕。
19節說的有一定道理,不信的以色列人因著不信被神折下來,而信主的外邦人,因著信,所以站立得住。但是,信主的外邦人不可自高自大,認為自己已經取代了以色列人的位置。因為之所以站立得住,不是因為外邦人做了什麽,而全然是因為上帝的恩典,外邦信徒反而要懼怕,因為有些以色列人因不信而被折下來,所以信主的外邦人也會因著自高自大、不順服神,也可能會被折下來。
21 神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也必不愛惜你。
神既然對原本是尊貴的家橄欖即不信的以色列人不愛惜而把他們折下來,也必然不愛惜那些原本卑微的、但卻一味自誇、自以為義的轉離耶穌基督的外邦人。
22 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隻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裏;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
因此,神的恩慈和嚴厲是神的兩方麵的屬性,祂對那些不信的(跌倒的)以色列人,是嚴厲的,會把他們折下來。而對那些信主的外邦人,則是恩慈的,會把他們接在橄欖樹上,把他們由卑微做成尊貴。但這些外邦人要小心啦,你們要長久的在神的恩慈裏,否則,這些外邦人也會因不信而被神砍下來。
23 而且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夠把他們重新接上。
並且這些不信的以色列人,仍然有被重新接上的機會,條件是他們的不信不是長久的,當他們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的時候。神是讓人死而複活的神,祂可以砍下枝子,也就可以再把他們接上去。
24 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
野橄欖是被神砍下,接在家橄欖身上,這是逆性的操作,但神可以做成。何況,那些被砍下的家橄欖的枝子,把他們接回到他們原本的橄欖樹上(順性的),對神來說,必是更加容易。
這一段論述,告訴我們,之所以部分以色列人不信,而一些外邦人卻信了主,神是為了激勵這些以色列人,讓他們憤怒,從而激起他們的心誌,讓他們爬起來,繼續奔跑,和信主的外邦人一起,到達終點,得享福音。因此,這些跌倒的以色列人,有機會被神接回去。而信主的外邦人,不可以輕看以色列人,無論是信或不信的以色列人,都不可輕視,否則,信主的外邦人,也可能因此而得神的懲罰,被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