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結束快二個月了,錄取工作也到了掃尾階段,關於高考的話題也漸近尾聲;夏暑溽熱,蝸居陋室,有問兒子複讀事,於是便想來說幾句。反正是閑扯,不幹外人事,故無文責可負。
關於讀書,總覺得人們有幾個普遍性的錯誤觀念,不能說徹底去糾正這些陳腐的理念,但至少要有清醒的認識,才有可能去規避一些社會問題。
首先,讀書不是社會唯一的“事業”。古人說“唯有讀書高”,今人說“知識改變命運”。可見這古今都是鼓勵個人讀書,重視文化教育,這是對的。但是,重視讀書並不等於否定其他行業,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所謂“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耕還列於讀的前麵呢。因為民以食為天,國之大事在於農也。
社會生活的複雜性,構成了社會行業的豐富性;人類社會沒有文化不行,但大家都去“文化”更不行,均究“吃飯是第一件大事”,過去說“書中自有黃金粟”,話雖沒錯,但必須要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社會一定有種糧的農夫。就是到了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也同樣需要農夫驛卒管道工,隻不過比過去的農夫驛卒多了一些現代技術。古代農夫用犁耙驛卒騎馬,現代農夫用機械驛卒駕車而已。
其次,讀書不是界定智商的尺度。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會讀書的人聰明,智商高,這是不準確的。隻能說會讀書的人有著讀書的聰明,但其他方麵未必聰明,甚至還是白癡。人的智商有差異,但不能用讀書來界定;人上一百,武藝周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北大高材生做不了名廚師,當不了馴獸師;就算都是讀書人,但你長於語文,我精於數學,差異很大。本來具備做根雕的高智商,卻硬逼著孩子去考清華,人生不失敗才怪。據說長春一母親曬出她姑娘高中三年的清單,總支出62萬,其中房租10萬,補習16萬,一對一補28萬,結果考了286分。顯然,這姑娘的聰明不在讀書上,也許她的智商優勢在剪紙上,做母親的為什麽不能客觀評估自己的女兒,硬是要勞民傷財一條路走到黑。小孩不能讀書,可以養豬;小孩上不了清華,可以上藍翔。得之失之,禍之福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我自己為例,天性喜歡古典文學,如果能拜在陳寅恪、程千帆門下,說不定能成為古典文學專家;但是,讓我師從穀建芬、金鐵霖,苦學八十年,也唱不好一首歌。無他,智商區間不同也。給我一篇文章,頌之十數過,背下來應該不是大問題;但在一個城市待了二十年,市中心繁華處卻找不著北,你說我是聰明還是愚鈍?
再次,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不是說讀書不能改變命運,而是說,改變命運除了讀書之外,還需要“時也,運也,命也”的客觀條件。可以說,1979年恢複高考第一屆中專生畢業到1995年最後一屆包分配,是中國曆史上“讀書改變命運”的黃金16年,甚至超過了科舉取士的時代。的確,馬雲,雷軍,俞敏洪等成功人士被人們當作“讀書改變命運”的典範;但是,他們如果是80後90後,也許不是這樣的人生。而這樣 “包分配,吃皇糧”的機遇絕對不可複製,隨著社會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讀書改變命運”變得越來越困難;要知道,高考改變命運最關鍵的是將你擁有的資源變現,這是需要客觀條件的。有報道說,15次參加高考的唐尚珺放棄第二次補錄,自稱“夢想跟現實還在鬥爭”;說句難聽的話,這已經是走火入魔了。這裏不作評析,很容易被誤會是對高考“勇士”的不尊重。
這裏還必須要明確一點,讀書與知識不能劃等號;簡言之,讀書可以獲得知識,但知識並非全從讀書中來。所以,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知識一定能改變命運;校園讀書,社會有知識。
最後,讀書的關鍵不是讀而是用。盡管古人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似乎隻要讀書夠多,一切便可OK;事實上,廣義的讀書還包括生活實踐之所得,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也。王陽明力主“知行合一”,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人的主觀世界。行,是主觀與客觀的交融。主客觀世界統一,則知行合一矣。陽明先生雖是從道德修養立論,但實踐出真知是普遍的規律。
在現實生活中,高分低能是今天教育的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學曆高不等於能力強,讀書多不一定會寫文章。知識轉變為能力,要勤於思考,善於總結,還一定要有熱度,有悟性。所謂的高考分數線,並不能說明什麽,能考上都不容易,考上了也不能說明什麽,隻能證明剛剛站在了一個新的出發點。考上了某個學校某個專業,會給我們的將來帶來什麽,這真是不確定的,最終是要看個人的發展與修行。
兩位朋友,各有一子,均是少年才俊,聰明活躍,今年高考僅接近本科線。詢之於吾,吾說服二友,力主一子讀高職,一子複讀。蓋前者讀書的智商已竭,而技能的智商發展空間卻很大。後者讀書的智商全用在《英雄聯盟》中,隻要戒除遊戲,複讀一年,必上重本。我堅信自己的判斷,待之歲月,二位才俊,一個可能會是出色的工程師,一個可能會是優秀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