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唐朝一封離婚協議書說起

(2023-06-22 05:31:29) 下一個
 

生活中,離婚是不愉快的事情但盡管如此,古今中外,世上還是有離婚的夫妻。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夫妻為人倫之一,婚姻大事,概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沒有任何主動權。結婚之後,女子有所謂的“三從四德”,男子也有守約之責,除了所謂的“七出”之外,一般是不可隨意休妻的;盡管這“七出”是歧視女性的霸王條款,但多少限製了男人的胡作非為無法無天,至少不太敢富貴休妻,男人想做陳世美,古代倫理是絕對不充許的。中國曆來就不是法治社會,但是以道德倫理節製私欲,有時遠勝於法律。今天,人們早已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縛,多以自由戀愛而最終結合;論道理,現代先談戀愛再結婚的婚姻遠比古代先結婚再談戀愛的婚姻要牢固得多,可事實則恰恰相反,現代尤其是近些年來這離婚率直線上升,乃至人們調侃說,“離婚了嗎”成為了日常問候語。而且今天夫妻一旦反目,有時竟不如路人,幾乎都雙雙鬧上法庭,不聽調解,不服判決,恨不得將對方置之於死地而後快。古人說“一夜夫妻百日恩”,今天的離異者有幾個能念及夫妻情緣,顧及兒女份,做出一點點高姿態?更有者,有雇凶殺夫殺妻者,人性墮落如是,真是令人不勝欷歔。

偶然讀到一封離婚協議書,確切的說是一紙“休妻書”,因為在幾千年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中,隻有夫休妻,絕不可能有妻休夫,在“夫權”至上的古代,唐人這份“休妻書”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古人休妻竟是人情味濃,離婚甚至還有些浪漫,若不是有這一紙“休書”為證,今天的我們幾乎不可相信

下麵我們來看看這份離婚協議書:

宗敏謹立休放妻書

蓋說夫妻之緣,恩深義重,談論共被之因,結誓稍遠凡為夫婦之因,前世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冤家,故來相對,妻則以言口,夫則側目生嫌,似貓鼠相憎,狼羊一處。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掃蛾眉,巧呈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生歡喜三年衣糧就柔儀,伏惟娘子千秋萬歲。

於乙醜年四月三日立此書       趙宗敏畫押

這份休書,向我們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一是休妻者認為男女結合,乃是前世所結姻緣;而今日離異,隻不過是緣已盡而已;姻緣論是古人婚姻觀的重要內容之一,休書作如是說,常態也。二是今日夫妻日漸情淡,乃至水火不能相容,責任不在男女某一方,雙方都有過錯,妻子嘮叨,丈夫色難,夫妻已無恩愛,隻有狼羊敵視。在男尊女卑的時代,男性有這種認識實在是難能可貴的。綜觀現代婚變,就算妻子了無過錯,有幾個丈夫會承認自己夫德有失?最讓人感念的是第三層意思,既然緣絕情斷,妻子返回娘家,不僅奉送“三年衣糧”,而且還送上自己美好的祝願,離婚之後,期盼妻子“重梳嬋鬢,美掃蛾眉,巧呈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再嫁之後,一定要忘卻這次失敗婚姻的不愉快,要“解怨釋結”,別把今天的埋怨鬱結帶到新的家庭,夫妻恩愛,“更莫相憎”;從今“一別兩寬,更生歡喜”。真個是人雖去而情猶在,緣己斷而義不絕,這那裏是在寫休書,似乎是知己好友的深情祝福。

時代不同了,離婚也正常,隻是,凡可離可不離時,是否可以不離?夫妻相處時間長了,日久生情有之,但日久生厭也有之;問題是這“生厭”的根源是由於對方的確可憎,還是心有外遇而頓覺對方不順眼?前者尚可理解,後者則愚之甚矣過莫大焉。於男人而言,世人萬千,妍媸雜然,美女當前,誰都悅之;但悅之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此君子之道也。且夫年青貌美都是暫時風景,青春不可長駐,花紅難有百日,以短暫的生命逐不斷交替更新的美景,豈不愚哉!於女人而言,慕他人多金而投懷送抱,或惑於外人的甜言蜜語,喜新厭舊,朝秦暮楚,得“小三”之惡名,世人恥之要明白,對方悅己,色也;然春風秋雨,紅顏易逝,今天這個男人為汝美而棄前妻,明日則可因她美而棄汝輩,道理極簡,汝應知之。

憶昔故鄉父老嚐言:“前世修來同娘肚,萬世修來共枕眠”,今生為兄弟,乃前生修緣,而今生為夫妻,乃萬世結緣;想來這夫妻真是不容易,萬世之修好,實在不應毀於一念之私欲。人非聖賢,豈無瑕疵,既然已為夫妻,互相多些諒解,無論你再找多少個,絕對沒有完美無缺者,隻是每個人的優點缺點不同而已。托翁有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對於這句名言,很多人其實理解錯了,這“相似”不是說一樣的歡聲笑語溫馨幸福,而是指凡是幸福家庭其之所以幸福的原因是一致的;而導致家庭不幸的原因倒是複雜的。家庭幸福的原因是什麽?還是用托爾斯泰的話來回答:“幸福不表現為造成別人的哪怕是極小的一點痛苦,而表現為直接促成別人的快樂和幸福。照我看來,它在這一方麵可以最為簡明地表達為:幸福在於勿惡、寬恕和熱愛他人。”退一萬步講,你硬是要離婚,能不能做到“情已斷而義不絕”,如上文的趙宗敏老老大哥一樣,好聚好散,感於情義,分些錢財,送上祝福,也算是夫妻一場,人去恩留,互道珍重,德莫大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江郎山閑話 回複 悄悄話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