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國人,不管做什麽的,恐怕誰都知道孔子“三十而立”的話,是語出自《論語·為政》,孔子雲:“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對於這段話,人們有著不同的詮釋和理解。其實,這是孔子對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應該追求或達到的理想境界,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意思就是我十五歲立誌於大學之道,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孔子在這裏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這一思想境界來說,整個過程似乎可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四十歲到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說的是這個意思,但後人往往把這段話當做追求人生事業來理解,認為“三十而立”就是指三十歲應成家立業了。事實上,三十歲成家可,立業則難已矣。固然,許多人生,在三十歲的時候,已被人稱為“成功人士”,還常有十幾歲就創業輝煌的報道。但是,人們不太明白,事業與人生是兩碼事,事業的成功不等於人生的成功,事業的成功很容易,而人生的成功則異常艱難。古今中外,許多人於事業很是成功,但其人生未必是成功的。事業的成功不受年齡限製,人生的成功則相反,不到一定階段,成功難矣乎,嚴格的說“人生成功六十始”。
日本佛學大師朽原泰道,2008年他已是101歲的老人。可是,他說:“我的人生是從五十歲才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折返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段:50歲以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裏,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波,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墊定,職業也已經完成,這才到實現自我、創造自我最有價值的階段。”在朽原泰道看來,人要到了五十歲之後,才能真正的認識自己,才能正確的去關照他人,能夠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看待這個社會上的一切,去理解人生太多的悲歡離合、成敗功過。斯時,知道客觀世界是複雜的,所以自己便單純了;認識到人類社會是狂躁的,所以內心便平靜了,而也隻有平靜的心態,人生才可謂成功。
佛說,人生即苦,緣何如此,就因為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與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客觀環境使然,心不由己,主觀貪欲使然。大致人的一生,一歲左右是無奈的年齡,連想喝一口水都得靠父母是否意識到;十歲前後是受苦的年齡,因為人生中唯一的天真與遊戲階段,統統被成人無情剿滅,成天被壓迫著做自己根本不願意做的事;二十歲呢,是迷茫的年齡,對外麵的世界似乎什麽都懂但又實際上什麽都不懂,有生俱來的誠實與坦率常常被社會所譏誚。到了三十歲,便到了煩惱的年齡,雖然有職業,但小媳婦難做,沉重的壓力讓你幾乎喘不過氣來;雖然成了家,但又多了一份沉重的責任。四十歲是痛苦的年齡,工作的壓力更大,晉級晉職的大山橫亙在你麵前,讓你身不由己的去攀越,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家庭壓力亦然,上有老,下有小,白天晚上,疲於奔命,正是“箭在弦上,騎虎難下”。五十歲是壓抑的年齡,能知天命,可社會不一定需要“知天命”,有了經驗,卻由不得你做主,還得看別人眼色行事;也許四十歲以前能忍受旁人眼色,到了五十歲依然能要承受“欲說還休”的尷尬與壓抑,內心無疑多了許多艱澀。隻有到了六十歲,才算到了“隨心所欲”的年齡。到了這個時候,經濟條件日漸趨好,父母在,可以讓他安享晚年,子女長大,成家就業俱已安妥,心中去了許多牽掛。更重要的是,人已不在江湖,沒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真話可以說,有真情可以抒,不用有許多的忌諱與顧慮。今天的社會,許多領導幹部退休之後,便一反往日的謹慎與矜持,敢說真話,敢辯真理,就因為退休之後,淡出江湖,沒了顧忌而已。
人生到了這般地步,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成功人生,隻是芸芸眾生,大多不能把握機遇而錯失成功。要知道人生的成功絕非尊位,位再尊你也得黯然離去;也絕非金錢,錢再多你也隻能“日食三餐,夜眠八尺”。那麽,人生的成功是什麽,是平和寧靜的心態,是睿智豁達的胸襟,儒家所謂“樂知天命”,道家所謂“清靜無為”,佛家所謂“四大皆空”是也。不到六十歲,就算你冰清玉潔,那塵世的喧囂是不可能讓你達到這樣的境界。
然而,可惜的是大千眾生,人到六十,卻沒有幾個能有如此悟境,有權者戀棧,退了下來,沒有了前呼後擁,頓覺得天地昏暗,痛感世風日下,人情淡薄,全然忘了昨天自己是如何冷淡前輩的。於是,食不甘味,夜不安寢,不出三月,須發皆白,齒搖眼花,垂垂老矣。殊不知寒暑易節,自然之理;生老病死,宇宙之則,如此不智,愚之甚矣。而有錢者又異常地怕死貪生,貪婪更甚,日夜隻想著守著大把銀鈔,越看越愛越吝嗇,終老甘做守財奴,以至“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為也”。且日夕擔憂身不健、命不長,於是動輒亂投醫,迷信瞎用方,殊不知越是怕死越出鬼,與其揪心的活著,不用瀟灑地享受人生。沒錢沒權的人呢,尤“賊心不死”,成日怨天尤人,恨生不逢時,事不逢人,埋沒了滿腹文章韜略;於是“倚老賣老”,唯我為尊,一切看不慣,橫挑鼻子豎瞪眼,隻覺得這世界沒有了自己,地球絕對會停止轉動。要知道人生本來就是平庸多,己之不達,多與自我有關。哲人早有睿語:“人生的悲劇就是性格的悲劇”,自己無能,毋庸怨人。而且更應明白,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沒有你,地球也會照樣轉的。人啊,什麽時候都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個東西,老的時候則更不要自戀。如此種種,比比皆是,怎麽能成就自己成功的人生。
到了六十歲,應該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榮辱不驚,甘苦自得,以平靜的心態看待成敗,以寬容的胸襟麵對善惡。爐邊煮茶,眼前無不樂事;燈下讀書,胸中了無塵滓。白天橫臥草地,看雲卷雲舒;晚上靜坐窗前,聽清風蟬鳴。想睡便睡,思動便動,不勉強,不霸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問收獲,隻管耕耘,也許無心揷插柳,柳竟成蔭;不求回報熱心助人,扶持青年,獎掖後學,想必有意栽花,花必繁妍。倘若手中有些餘財,子孫給一點,稍留一點做善事;室中有藏書,兒孫願讀留兒孫,兒孫不肖送他人,千萬別讓可讀的書去讓不讀書的子孫當廢紙賣。平日少用腦,多用力,少勞心,多勞身,飲食無須忌諱,想吃什麽便吃;起居不必死板,飲食睡眠適意,隨心所欲,順其自然,清清白白,和和美美,活多久算多久,不怕死也不等死,不欠冤枉債,不做虧心事,心底無私天地寬,坦蕩真誠諸事美。老年人說你不討嫌,中年人說你還不癡,青年人說你可為師,孩子喜歡你,笑你老頑童。等到大限到時,一定含笑謝幕,不發喪,不排場,一把火臭皮囊灰飛煙滅,拋骨灰入江流無影無蹤。如此,我就真正擁有了自己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