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Gu

暖風熏得遊人醉?不公正,更大災難很快會落到別人頭上。有幾人能趁火打劫、笑到最後。依賴計算機語言模型,是智力退化的標誌。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新月能否再次升起,還是被平庸之惡扼殺?

(2025-02-21 12:38:18) 下一個

新月派自己不是新月。1949年腦白質切除術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錯誤七十多年沒糾正。同行評審的邏輯基礎有嚴重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科學革命和科學邏輯。

學術界應該正視數學和科學上的兩片烏雲:馬爾薩斯模型及其改進型和認為人口控製類似火箭控製都是數學和控製理論的嚴重錯誤;計算機早就能模擬核武器了,但計算機神經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遠不能模擬鼠腦和貓腦,達不到鼠和貓的智力,根本不是物理學,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然指鹿為馬。

這些問題說明前沿大學的研究和教育有嚴重失誤。需要更嚴謹、有效的科學邏輯。邏輯不同於數學,也超出物理科學的範疇。智力進化和退化不同於生命演化。需要研究智力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的不同參照係。

Steve Jobs的NeXT、通用汽車的土星項目、郭台銘的富士康、Elon Musk的Tesla,他們的工廠自動化夢想離無人還有多遠?工業自動化一直在成長,但增速低於預期。無人汽車需要處理開放環境問題,遠比工廠自動化複雜。而鼠和貓得適應野外競爭,更加複雜。

李飛飛學過藏醫,後來搞起“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有自由意誌嗎?黃仁勳先生能接近通用人工智能AGI嗎?需要研究計算機在結構、係統上的智力上限。台灣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會有後勁嗎?

其實清朝早期就知道伽利略彈道,還有戴梓仿製火器,但不懂科學。而首批中國留美幼童詹天佑耶魯大學畢業,成了出色鐵路工程師;當時耶魯大學工科很強;洋務運動在實用技術上有長進,在邏輯和科學上仍薄弱。後來的1952年上海交通大學把自己的強項鐵路專業分出去,成立上海鐵道學院。一個專業的黃金時代也就幾十年。

早說過:語言模型很快會變成效用不大的commodity。依賴人工智能和語言模型會使人智力退化。人工智能泡沫一旦破滅,計算力就會嚴重過剩。物理科學和生命科學上本來就已經不大的準入門檻和差距會很快消失。如果抱殘守缺、小修小補、固步自封,很難長期保持比第三世界國家更高的生活水準。

熵趨勢很難避免。丘成桐教授說計算機的發展印證了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觀點,這是低級錯誤;Gerard't Hooft教授的跨學科邏輯也有本質錯誤。這些邏輯錯誤跟丘教授對歐幾裏得《幾何原本》及以後邏輯體係發展理解有誤有關。

古羅馬的二、三流學者無法逆轉熵趨勢,所以救不了古羅馬。Elon Musk如果連鼠腦、貓腦都模擬不了,也不知道為什麽不能模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生命智力,他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就不會有太多進展。

美國的關鍵問題是科學邏輯和經濟學出了嚴重錯誤。分析人工智能問題和經濟學錯誤需要更嚴謹有效的邏輯、科學基礎。

困在地球上,美國很難應對中國、印度的持續挑戰,在熵趨勢下世界遲早會掉進複活節島出現過的曆史陷阱。而在太空時代,人類會大大加速演化,有更加嚴峻的複雜性需要研究。先治理和開發大沙漠吧,“沙漠之父”遠山正瑛是日本人。美國不缺二、三流學者,缺少伽利略、牛頓、達爾文這樣的思想家。

阿富汗前總統加尼曾是研究失敗國家和轉型的重要國際機構要員,曾有傳言會出任聯合國秘書長。所以,治理和開發撒哈拉大沙漠、麵對非洲的未來發展,要小心誇誇其談製度和失敗國家的“經濟學家”們。

人類不得不用邏輯研究邏輯,會造成很多比哥德爾語句更重要、更廣適的問題。事實上,科學基於測量。但用測量研究測量,也會有困難。這是量子物理詮釋問題的困難之處。這些跟人工智能和經濟學有什麽關係?、

我在博文《從新的科學邏輯和智力科學理論看無人汽車、語言模型的本質問題和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不可能》中增加了針對丘成桐和Gerard't Hooft兩位教授觀點的分析。是以前公布過的內容。

能看出新意的,可以告訴我。資質不夠,或不願對希帕索斯和伽利略感恩而心態不正的人,就不必勉強了。

繼續文明的發展,需要更高的境界。蘇東坡認為王安石有晚唐氣息,他的《桂枝香·金陵懷古》是野狐精。但蘇東坡自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寫至“多情應笑我”,已自覺不著邊際、比不上前人、意興闌珊。

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有個關鍵問題:“誰主沉浮?”正確答案是自然規律主沉浮,並不是人。不是任何一個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還有個重要問題:“萬類霜天競自由”。什麽是自由,人類有沒有自由意誌?他的《七律·到韶山》藝術水準高不高,我不懂;但寫得很有勁道。隻是“遍地英雄下夕煙”出問題了,原因就在“誰主沉浮?”的答案裏。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