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去哪裏了?這是理論力學的能量視角問題。
牛頓力學研究的位置、速度等等在量子力學現象中測不準。而從理論力學的能量視角可以發展出量子力學的研究方法。
前文提到:生命科學隻能研究演化,智力科學需要研究進化和退化;活力、衝突、競爭在邏輯上比能量更複雜,但也隻能帶來生命演化。科學邏輯和智力新科學的研究也需要新視角研究進化和退化。
最近洛克菲勒大學學者發表論文:A humanized NOVA1 splicing factor alters mouse vocal communications,介紹用NOVA1基因的人類變種I197V增強小鼠使其聲音變複雜,並提到智力因此演進的可能。
其實鸚鵡可以模擬人類說話聲,人類可以教黑猩猩手語、身體語言、鍵盤輸出等語言表達方法,但鸚鵡和黑猩猩的智力仍有較低的上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智力上限又在哪裏?
所以,腦和智力研究需要更嚴謹、有效的邏輯。人類智力怎麽進化和退化,是不是要舍魚而取熊掌,沒那麽簡單,連科學邏輯都無法給出結論,需要生命邏輯和社會邏輯。
而科學邏輯需要找出準確、有效的抽象給生命邏輯和社會邏輯留好合適接口,λ演算和拓撲學的抽象不夠。這些接口也不同於生理層次的腦機接口,但跟人機藕合研究密切相關。
達·芬奇式的創意、創新也不夠。伽利略抽象了運動和靜止的本質,建立物理學。生命科學和智力科學比物理科學更複雜,需要不同參照係,不能停留在廣義相對論的參照係理論上。而用邏輯研究邏輯、用測量研究測量會造成比哥德爾語句更複雜、更廣適的問題。
1949年腦白質切除術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錯誤七十多年沒有糾正。
歐盟的旗艦研究Human Brain project早就如我事先分析那樣失敗了,連鼠腦、貓腦都無法模擬。美國奧巴馬倡導的moonshot項目BRAIN initiative無法研究mirror neuron現象和自由意誌、集體意誌問題。
馬爾薩斯模型及改進型和認為人口控製類似火箭控製都是數學和控製理論的嚴重錯誤。移民有複雜的社會和文化問題需要解決。全球化失敗了,文明正在向何處去?這些議題跟自由意誌、集體意誌問題有什麽關係,需要什麽樣的邏輯體係來解決?
L4全自動駕駛技術實際上無法驗證。所以現在自動駕駛定義和測試方法都有嚴重問題,需要更嚴謹、有效的科學邏輯作糾正。提醒過2023年底兩輛Waymo無人汽車在幾分鍾內撞上同一輛卡車,但以前長期測試都沒測出來。說明模式演變可以使小概率問題變成大概率嚴重問題。
計算機神經網絡無法模擬鼠腦和貓腦,就不是生物神經網絡的科學模型,不是物理學。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計算機神經網絡研究是不是指鹿為馬?
需要研究新的科學邏輯、生命邏輯、社會邏輯,並找出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精確智力上限。
通用人工智能AGI無法實現。腦模擬也不可能成功,但調整方向後繼續研究可以幫助理解更有效的人機耦合機製。Meta等等公司應該從事這些研究來理解語言模型的局限以及元宇宙前景如何。
研究新科學,不能按名利場上的潛規則辦事。如果科學走錯方向,美國和中國的薪水都得跟第三世界競爭。而印度跟中國的競爭是不是龜兔賽跑?
蘇東坡自愧不如前人。其實當時的伊斯蘭黃金時代在幾何光學和醫學等等方麵引領發展,宋朝科技已嚴重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