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道家文化弘揚中華文化之道

(2022-07-17 06:52:57) 下一個

 

 

我們上一講講到,孔子晚年也是得道之人,隻是孔子死後,儒分為八。莊子三十三篇裏麵孔子連續48次出場,因此講莊子總是離不開孔子。我們咋讀上去,好像莊子在揶揄孔子,實際上莊子用心良苦,試圖把孔子的精神,被雪藏的孔子的精神發揚光大而已,一路是在抬高孔子的。孔子第六次問道於老子的時候,老子說:丘,得也。老子說,孔子,你得道了。在《寓言》篇再次承認孔子是得道之人。說,孔子晚年,受才乎大本,複靈以性,他已經達到本性具足,已經是完全的明心見性之人。

上一講我們講到孔子和溫伯雪子見麵,溫伯雪子是西方的一個得道高人,和孔子見麵以後,孔子目擊而道存。這個寓言故事,其實也是隱藏了很深的東西,這裏麵很微妙地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孔子應該比這個西方的得道高人更高一籌,西方得道高人仍然是“每入而歎”。可是孔子和他見麵之後,沒有任何的成見。把不言之辯演繹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既然晚年入了道,所以莊子是借孔子的求道經曆以及孔子的人生曆程,來弘揚道家文化,弘揚龍文化而已。

莊子說:“假托於仁,托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看似是在講孔子的仁義之道,實際上最終的目的就在遊逍遙之虛,包括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來參悟外教,都是為我所用,都是在來自華夏的解讀,很多的外教,在華夏之所以能夠開花結果,離不開我們的傳統文化賦予它暫新的意義,很多外教在它的發源地幾乎銷聲匿跡了,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可為什麽在我們這能夠發揚光大呢,其實我們發揚光大的無非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精神。隻不過是“假托於仁,托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而已。

就拿莊子的思想來說,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推行的是仁義之道,主張的是墨家的思想,實際上做的卻是兵家和法家之道,所以,莊子的思想雖然在當時是默默無聞的,但是他的生命力卻是斬不斷的,因為他已經無聲無息地滲透了諸子百家。

“假托於仁,托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借用孔子來言道,弘揚被雪藏了真正的道家的精神,這叫做“教外別傳”。我們現在理解“教外別傳”,認為不要向外傳,認為不要接受外在的思想,不要接受外在的文化,這種理解與它的本意已經是大相徑庭了,真正的“教外別傳”是什麽意思?《太乙金華》宗旨裏麵就說:特立教外別傳,接引上根;立足腳跟,方可修真悟性。這就說真正的“教外別傳”是接引上根,接引那些有慧根有智慧的人,立足腳跟,方得修真悟性。

每個人都要回到自身上來,回到根本上來,你才能夠接引上跟,才能夠修真悟性,這才是“教外別傳“的意思。教外別傳,就是外教為我所用,這是一種兼容,是一種包容,真正的思想和文化是可以兼容一切的。一切的思想和文化都要回到我們自身上來。

莊子《應帝王》篇講到,列子向他的老師求學問道,他覺得算命的先生季鹹都比自己的老師高明,但是他目睹了季鹹給壺子相麵四次都沒有相的準確,看了後還落荒而逃,看到這整個過程以後,列子未始學而歸,這個未始學而歸,並不是指的他跟壺子沒有學到東西,是指的他根本就沒有回到自身上去,所以“未始學而歸,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回到了家裏,就幫妻子燒火做飯,對待豬就像對待人一樣,因為心外無物,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當你開悟的時候,你看誰都是開悟的,當你沒有開悟的時候,即便得道的真人就在你的身邊,你也是一葉障目,就像列子總認為外來的才會念經,總認為季鹹比自己的老師更高明。

莊子說“天下無道,深根寧極而待,天下有道,反一無跡”。當天下不利於弘揚本土思想的時候,那就要雪藏起來,當天下有利於弘揚我們的本土思想本土文化的時候,就會毫無征兆的悄無聲息的就出現了。這叫“反一無跡”。先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這些先知先覺的大德之人,他從來不但心自己的思想不為人知,淵乎其居也。廖乎其清也,雖然他藏得非常的深,深不可測,但是“廖乎其清也”。如果你心一旦靜下來,你自然會參透他文字背後的深意,當你一旦回到自身上去,你會發現不是六經注我,而是我注六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昨天郭偉勝先生的講道還真和金庸大俠的寫作意圖對上了‘號’。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從金庸筆下的人物看其思想的流變
2019-06-24 10:50:00 來源:新沂市檢察院 仲康

  儒、道、釋(佛)墨、法等諸家思想在金庸小說中都有所體現,其中儒道釋三家思想始終在金庸小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三家思想在其小說創作的不同時期各有不同側重,金庸小說思想的流變也大致經曆了一個由儒入道,由道入釋,最後諸家合流的過程。儒、道、釋各家思想在金庸小說中的體現主要借助於人物形象。金庸將各家思想內化為俠客們的人格基礎,又通過俠客們的言行舉止表達或實踐各家思想的精神。

  金庸武俠小說開山之作《書劍恩仇錄》的主人公陳家洛就是按照儒家的精神大義來塑造的。這部書從書名到主人公都是儒生氣十足,講的也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故事。主人公陳家洛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作者這一時期的思想,他文武雙全,風度儒雅,長相俊俏,地位崇高,連他所幹的事業也是“反清複明”的正舉。這一切都符合儒家的標準,就連他的弱點也是所有儒生所具備的:能“謀”而不能“斷”,能“和”而不能“戰”

  胡斐(《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主人公)的人格基礎是在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上加了幾條,即“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哀懇所動,不為麵子所動”。其實還是按著儒家的理想來塑造的,他的所作所為也符合儒家的“義”。雖然胡斐隻略通文字,但並不影響其成為儒家文化的代表。這一時期金庸小說的思想主要以儒家為主。

  《書劍恩仇錄》中雖然提到“莊子”,但實際上從《射雕英雄傳》開始金庸小說才由儒入道。《射雕英雄傳》以“九陰真經”為線索,“九陰真經”起句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此句出自道家經典著作《道德經》。《射雕英雄傳》雖以“九陰真經”為主線索,但這部小說中道家思想並未占主導地位,從郭靖這個形象中就可以明白這一點。郭靖是金庸小說儒家思想向道家思想過度的產物,因此郭靖的身上既有著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儒俠品質,又能隱約窺見墨家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倒是從次要人物全真七子身上可以看出道家精神。

  實際上,楊過形象的塑造,標誌著作者由儒入道的質變。有人說《神雕俠侶》是金庸反叛儒家規範的一次半途而廢的努力,是哲思難以超脫情思的反動之作,其實不然。楊過的至情至性、從心所欲正是對儒家“克己複禮”的反叛。他是與前期的儒俠形象相對舉的,他不顧一切的追求真誠、情愛、個性、自由和自主,而這正是有別於傳統的儒家觀念的鮮明表現。他的一生就是追求自身的個性圓滿。 楊過形象的意義,正在於對這些壓抑個性、拘束人的自由天性,阻礙人的自由發展的不合情理的社會規範及行為準則進行挑戰,其最後獲得勝利則表明了作者對道家思想的肯定。小龍女的衝虛寧靜,也幾乎達到了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所修煉的“玉女功”要訣,即“十二少,十二多”的要決,正是道家修行的宗旨及方法。

  從《倚天屠龍記》開始,金庸小說歸向了佛家的禪宗。《倚天屠龍記》以“九陽真經”為主線,而“九陽真經”是寫在禪宗的根本經典《楞枷經》的夾縫中。《倚天屠龍記》中既有儒家思想又有佛家思想,同時還能看到道家的影子。例如“武當七俠”就是標準的儒俠,而張三豐則是道家代表。但是在主要人物張無忌身上更多的則體現的是佛家思想。張無忌天生一副慈悲心腸,他有血海深仇,但最終卻放棄了。他的一生是“無為”的,這種“無為”看似與道家精神暗合,其實骨子裏卻透著佛眼與慈悲心。他武功雖高,性格其實頗為優柔寡斷,萬事來之,往往順其自然。他練“九陽真經”是無意的,習“乾坤大挪移心法”是從小昭之請,至於奉勸滅絕師太不要再造殺孽則是地道的佛家心腸。他一生浩劫叢生,但對人對事都是一片慈悲心腸。

  如果《倚天屠龍記》還隻是有慈悲心腸的話,那麽在《天龍八部》中則是用佛眼慈悲心觀照終生百態。《天龍八部》書名即來自《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岸龍女成佛。”其中雖有愛,但已不是“神雕”之愛,更多的是病態之愛(如段之愛、紫之愛、遊之愛);其中亦有惡,但惡者均為可憐人,是環境逼使其作惡(如段延慶、葉二娘)在這部小說中人人都是受害者,又幾乎人人都是作惡者。 這一時期的金庸小說表現了濃鬱的佛家思想,《天龍八部》正表現了作者眼中那種慈悲為懷的佛法大義,代表著金庸小說對佛法思考的最高水平。

  《鹿鼎記》為金庸小說封筆之作,也是其小說集大成之作,代表其思想的最高境界。這部小說已將儒、道、釋、墨、法諸子百家融會貫通。故最後的《鹿鼎記》近於無色無相,所以眾人眾說紛紜。同樣對於小說的主人公的韋小寶我們也很難將其歸類。韋小寶肯定不是好人,但將其說成是壞人又似乎有點牽強。因為《鹿鼎記》中陳近南說:“乖孩子,你向來就是好孩子。”而九難師太則認為這孩子倒挺老實的。這些顯然都是對韋小寶的誤讀。其實最懂韋小寶的還是康熙。韋小寶和康熙看似有雲泥之別,一個大字不識幾個,“韋小寶”這三個字放一塊還大概能猜出來,一旦分開隻有字認識他,他不認識字的份了,一個滿腹學問,諸子百家都有所涉獵;一個是英明聖君,一個是混混流氓;一個出生於金碧輝煌的皇宮,一個出生於藏汙納垢的妓院。實質上他們卻是一個人,骨子上他們是相通的,他們都在是同一種文化圈孕育成長起來的。如果說康熙是傳統文化孕育的精靈,那麽韋小寶則是這一文化產生的怪胎。

  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局限性。金庸小說前期的人物大多繼承了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例如郭靖的為國為民、令狐衝得率性而為、張無忌的慈悲心腸……在這些人身上我們很難找到缺點。然而真正的人,真正的文化,決不是隻有優點沒有缺點的。在康熙和韋小寶身上既有著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又有糟粕的地方。在康熙和韋小寶身上可以看出各家思想的影子。在康熙的身上能找到儒家勤國為民,道家虛懷若穀,佛家普濟眾生的思想,當然我們還可以從中找出墨家和法家的影子。在這裏小說的思想已不像前期那樣涇渭分明可以看出哪一家思想占主導地位,也沒有明顯流露出讚成哪家思想或反對那家思想。在這裏各家思想混為一體互為表裏,我們亦很難分清哪些是儒家思想,哪些是道家思想,哪些是佛家思想。在這裏小說對各家思想都有所批判,呈現出一種儒道釋諸家合流的態勢。

  金庸小說所反映的諸家思想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嚴格地按照各家的經典進行一一的引證、對照。因為人物的個性生動活潑,豐富複雜,不是任何經典的概念所能框定的。因此我們隻能對其小說的思想流變作一個大致的考查。總的說來金庸小說從第一部《書劍恩仇錄》到最後一部《鹿鼎記》,其思想的流程大致呈現一種由儒入道,由道入佛,最後儒道釋諸家合流的曆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