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法說顯現都是藏識境界

(2022-06-07 14:34:07) 下一個

佛法說顯現都是藏識境界

這裏給大家更正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大乘佛法不說緣生,佛說緣生是識變,佛法說顯現都是藏識境界,藏識境界一定是識變境界,這是佛在《入 楞伽經》裏講的。我們的所學都要依佛說,學佛要依緣起,你是你媽生的, 你的生死跟背景沒關係。觀世音菩薩在行深般若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照見緣起性空。但是從佛覺的視角來說,到我們認知的緣起已經是第三重境界了。聽明白了嗎? 深般若是從心識看根識,唯識變現不是眼耳鼻舌身意能認知的,色聲香味觸法僅是根識在緣起裏的定義。

我給大家講過,杯子是物質的,使用杯子的我們是精神的。依人類認知杯子是物質的,你我是精神的。但如果把現實放在變現境裏,杯子和我都是 我夢出來的,做夢的我是活的,夢裏的一切就都是活的,在境界裏不存在有機跟無機的區別,也不存在精神和物質的對立,聽明白了嗎? 但是如果你的認知落在夢境裏,你就落在緣起裏,就落在二元對待的世界裏了,根識的你 就認為這世界是緣起的,萬物是有因果的,你是你媽生的。但是夢境裏的你是你媽生的嗎? 夢境裏的你是你自生的,就連夢境裏的你媽都是你生的。我們講這些放在緣起裏叫做悖論,是荒謬的,但它的確發生過。現實中的我們認為都是媽生的,但是一旦現實是虛幻的呢? 在夢境裏就變成我可以生我媽 了。佛法都是在境界中談,境界裏包含我們認知的真實,同時也包含虛幻。

學佛既然要解脫生死,就一定要學會從生命實相來看,不能從生命現象來看。從實相看現象,現象就變成了識變的果。在唯識今學裏,陳那、護法的法係裏講的是阿賴耶識,唯識古學真諦就不同了,瑜伽行古學講第九阿摩羅識,建立九識淨識,第八阿賴耶識就變成了果識。聽懂了吧? 世界是由第九識變現的,第八識不是因就變成了果,佛法講的非常有意思,叫果不生果。 夢境裏的你也在創造,工作中也有增減,但做什麽都是虛幻的。這個能接受嗎? 夢境裏的你還可以生孩子,也可以吃飯、做遊戲,但實際什麽都沒發生, 而夢境裏這一切確實發生了,當你醒了以後隻有吃飯的相,沒有吃飯的實質, 因為夢裏的你已經是果,果不能再生果。因為做夢的你是識變現因,夢裏的你是果,果怎麽能再生出果呢?但是落在夢境裏的你不認為自己是果,反而認為自己是因,所以你認知的緣起有因有果,我們認為的一切都是在因果緣起裏發生,在佛看都是虛妄分別的幻相。

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宇宙看銀河係就是一些光點而已,從銀河係看太陽係的地球,甚至連一個光點都看不到,因為地球本身不發光,隻能反射恒星 的光,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地球人在一次大戰、二次大戰死了多少 人?這個業力雖然很大,但所有的業力能逃出地球的引力嗎? 地球人再壞能影響到火星嗎? 能影響到太陽係外的宇宙嗎?這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你再浪費水,水能逃脫地球的引力嗎? 水要能逃脫地球的引力,這世界早就沒水了。地球有自轉、公轉,這是常識,從宇宙來看地球的我們同樣也是果, 地球已存在多少億年,現在科學講,如果把地球的存在濃縮為二十四小時的 話,人類是在最後幾分鍾才出現的。把人類的出現放在宇宙來看,結論完全是果,而且是果不生果。但是落在地球上的我們看就不一樣了,我們認為自己是因,我們在吃飯,我們在聽課、寫作業,更大的視角下我們就變成了果。 大乘佛法既不否定因也不否定果,佛看因果是同時的。我們的根識隻能認知到緣起,所以我們的世界是有因果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的時候,照見的是兩重世界,菩薩既有根識的認知, 同時還具備心識的覺知,既有境覺又有境相的認知。我們的心識是先造了一 個境,生活就跟夢境一樣,我們先造了一個夢境,然後我們就在夢境裏麵安住。所以我反複強調,夢中的你不是在床上待著,夢中的你是住在夢境裏。 同樣文殊菩薩不是在五台山待著,文殊菩薩是住在他的自證境裏。佛的境界是遍在的,同時也包含五台山,但不能說五台山包含菩薩的證境,那樣文殊菩薩就相當於五台山的山神了。文殊菩薩不僅在五台山示現,也在別的地方示現著。換句話說,要是按我們的認知,在地球上蓋一個寺院就夠了,為什麽會有很多的寺院存在? 因為佛菩薩不是僅住在寺院的塑像裏,佛菩薩是住在自證的境界裏,境覺能涵攝境相,從我們這看佛菩薩是個體,從兩重看, 緣起裏所有的一切都是幻,生命的實相不是現象界可以定義的,聽懂了吧? 學佛不能用現象界的科技、外星文明來定義生命,那就會出錯,因為根識永遠擺脫不了個體認知的視角,個體境相的視角認知不到一心境覺。

學佛依相依理很難跳出個體的視角來認知生命,隻能認知現象,認知不到實相。要想覺知到實相,必須得把你放下。我舉個例子,我們都看過武打 片、反特片,影片中經常有人從樓上跳下去摔死了。在後續製作花絮裏,我們知道演員從窗子跳下去,底下會有一氣墊接著,要是沒有氣墊托著,演員跳下去直接就摔死了。聽懂了嗎? 同樣,如果生命僅是根識認知,學佛就是 冒險; 如果根識認知後麵還有一個心識覺知的境界,解脫就變成了遊戲,學佛不會有危險,身後邊還有一個墊子接著你。

大乘佛法講的是法報化三身,在化身後麵有報身接著,在報身後邊有一 心接著,所以覺知是不會死的。人死覺知不是斷滅,死變成了遊戲,覺知轉換的遊戲。死對修行人來說,變成了一種新生活的渴望,是一種驚喜、一種期待。所以佛法修學不叫死,叫往生淨土。沒有說我念佛要死在極樂世界, 沒有這麽說的,那樣就沒人念佛了。往生在我們這裏就是死,在佛法叫生。 從夢醒來說,床上的你醒了,夢裏的你就不在了,不同層麵生死的定義完全 不一樣。

生命的實相不是眼耳鼻舌身意能認知的,眼耳鼻舌身意認知的色身香味觸法,佛說不是真實,這才是《心經》要表達的內容。以前很多大德解說並沒有涉及到唯識變現,在過去中國文化也不允許,聽明白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