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7年9月12號談話記錄:談錫永:密意說空(三)《入楞伽經》說七種空

(2022-06-10 22:07:22) 下一個

2017年9月12號
一、
[url=http://mp.weixin.qq.com/s/UDQpTNJjO8j-EKtcMOF0Ywhttp://mp.weixin.qq.com/s/UDQpTNJjO8j-EKtcMOF0Yw]http://mp.weixin.qq.com/s/UDQpTNJjO8j-EKtcMOF0Ywhttp://mp.weixin.qq.com/s/UDQpTNJjO8j-EKtcMOF0Yw[/url] 
談師談佛 || 談錫永:密意說空(三)

內容:

三、《入楞伽經》說七種空

 

在《入楞伽經》中,佛對大慧菩薩開示七種空,這七種空必須依“本性自性空”來理解,因為七種空是依密意而成立。

經中,大慧菩薩請佛解說什麽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自性相。可是,佛卻先對大慧說空,然後才對無生、無二等作答。而且於說空前,佛還先說:“空性實無非為一遍計自性句義。”先鄭重指出這點,即是說,“空”、“空性”隻是言說,是故不應執著。為什麽要施設這個言說呢?佛亦解釋說:“以人執著於遍計自性,故我說空性、無生、無二、無自性。”這樣說時,便說出兩點密意:一者,凡是名言施設都是遍計自性,都隻為執著於遍計自性的人而施設;二者,空性、無生、無二、無自性等,其實同一意趣,所以能知其一,便知其餘。因此佛便隻對空詳細作答,其餘無生、無二等實可由空義引申而得了知。

佛說七種空性,是為:一者,相空;二者,諸有自性空;三者,無所行空;四者,所行空;五者,一切法不可說空;六者,第一義聖智大空;七者,彼此空(彼彼空)。今依經文解說如下——

1)相空,依經言:“此謂諸法無有自相、共相。”一切法的自相、共相,都隻能在識境中成立。依彌勒的說法,相,隻是二取顯現、名言顯現。心識是能取,外境是所取,所以由心識取外境而成顯現,即名二取顯現;人於成立二取顯現時,同時生一概念,於是依概念建立名言,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由是即成名言顯現。名言顯現在識境中真實,但心識若離識境,入智識雙運境界,便知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無非隻是基於二取而起的名言,而二取則實基於業力,人與犬業力不同,由是人所見的彩色世界,小狗則見為黑白,但犬所聽聞的聲界,人對其中許多聲音則一無所聞,所以這些識境自性,唯依本性說之為空。

用熒光屏的比喻,即是:住在熒光屏影像世界中的人,見一切法有自相共相,若離影像世界,則見一切法無非影像,而且這些影像還依業力所起的二取而無定相。這樣來看相空,便即是依本性自性空來看一切諸法的現象為空。

這樣來說相空,亦是由“唯心所自見”而說,所以是基於如來藏的說法,因為是離世間名言與句義而見,故同時亦是由觀修而得的決定見。

 

2)諸有自性空,經言:“此謂一切法於其自性中無生。”這即是說,一切諸法都不能由其自性生起,火非由火性生,水非由水性生,由是在識境中可見一切法的生滅現象,但實無自性可見,若悟入智識雙運界,便知生滅唯是無自性的影像,由是即可決定為無生。

蓮花生大士曾舉一喻:一隻烏鴉伏在井欄邊,當人窺視井水時,便見有烏鴉生起,及至烏鴉飛走,窺井的人便說烏鴉滅去。由此烏鴉喻,便知識境中所見的隻是鴉影,可是他卻將影像執為真實,而不知所見的實非烏鴉。由此比喻,即可悟入無生。

需注意的是,釋迦在這裏說一切有法的自性空,並未依緣起而說,因為緣起亦是施設,這施設雖然為觀修之所依,但卻並非佛的密意,若依密意,即是由一切諸法於本性自性中無生,決定一切諸法

 

3)無所行空,依經的解釋是:“此謂諸蘊即是涅槃,無始以來於彼實無所作。”對這解釋,即應依如來藏而知。一切諸法(例如“諸蘊”)實依於智境而成顯現,所以一切顯現,應該說是於法性中自顯現。由於涅槃亦是於法性中自顯現,所以便說諸蘊即是涅槃,諸蘊與涅槃平等,由是於諸蘊即無所行,亦即實不能對諸蘊有所作為,既不能作意令諸蘊生滅,亦不能作意令諸蘊改變,由是即可由無所行來建立諸蘊的空性,一如於涅槃實無所行,是故可建立涅槃為空。

這樣來建立無所行,恰恰便是禪宗的理趣,亦是無上瑜伽的理趣。無上瑜伽於證入寂滅時唯有直指教授,並無正行修法。這樣建立無所行空,行者於修學時,便需無作意舍離而成舍離,道名言即稱之為“盡”。然而,無所行亦隻是名言,所以行者亦不應對無所行有所執著,亦即不可求盡而盡。此如讀完小學,便自然而然“小學盡”,這時連“盡”的概念都不曾生起,如是始為無所行空,否則便是誤執“無所行有”為空。

4)所行空,依經的解釋是:“此謂諸蘊實離我及我所,唯於因與行相互和合時起用。”這裏說所行,是說諸蘊之所行,人之觸境、覺受、思維、行為、分別,即是諸蘊之所行,基於我及我所而生起,若離我與我所,則不能說諸蘊有所行。

然則,諸蘊何以能起功能呢?這是因為:“因”與“行”二者合和起用。這即是說一切法於心性中自顯現,實在是以藏識(心)為因,與業(行)相互和合而成自顯現。依如來藏智識雙運境,即知心性自顯現無非隻是識境自顯現,所顯唯是影像,一如窺井唯見鴉影,如是即可由本性自性說諸蘊所行空。

為什麽要依諸蘊,既說無所行空,又說所行空呢?這是因為涅槃必須蘊滅,若行人作意令蘊滅,則應知無所行空,是即知對諸蘊的一切作意實無所作;然則,如何能令蘊滅?唯有任諸蘊於所行空中自然盡,是即無舍離而舍離。

所以釋迦說這兩種空,實在是為觀修如來藏的行人建立,不是理論,唯是修持。

 

5)一切法不可說空,依經的解釋是:“此謂遍計自性無可言說,因而一切法即於不可說中空。”這個解釋已經很明白,遍計當然隻是識境中事,若依密意,對此實無可言說,亦即實無可建立,所以,其實連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等都無可言說,亦不成真實建立,由是一切法依遍計自性,即可由“不可說”而說之為空。

這樣成立空性,是徹底否定依識境而建立的一切法,是故不可依名言而執著。但若在識境,此一切建立則可視為真實,一如我們建立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之可視為真實。

此外還應了知,佛的言說都是為執遍計自性的人施設,所以依緣起來說空便無非隻是遍計,必須悟入真實才能悟入空性、必須現證真智才能現證空性,這才是不可說空。

成立這個空,實亦為觀修而說,因為一切觀修都需離言而成現證,此即於不可說中空,亦即唯依諸佛密意而空。

 

6)第一義聖智大空,依經的解釋是:“此謂由聖智得內現證,於中更無由一切顛倒所生之習氣。”這即是證入如來法身(佛內自證智境界),亦即證入一切諸法的本性,由本性自性即可說為空性,這才是畢竟空。

說“更無由一切顛倒所生之習氣”,即是說佛於起後得智時,雖然由後得智觀察識境,但此後得智實不同凡夫的心識,由於心識盡,所以顛倒所生之習氣亦盡。近代有些學者,研究佛見到的識境,是否與凡夫所見的識境相同,他們有些人依自己的宗見,說釋迦隻見到兩度空間,這便是不知道佛智與凡夫心識的區別,其區別隻如經言,佛智無顛倒所生習氣,凡夫心識則有此習氣,隻此一句便足,否則說得愈多愈錯。

唯識假相派便有此毛病,他們的宗義認為,心識的行相一定是平麵,當看外境顯現時,受無明習氣影響,所以眼識所現便成立體。佛的無明習氣當然已盡,因此,佛所見的世間便應該是平麵影像。此為唯識假相派論師法勝(Dharmottara, 750?-810?)之所說,即是依宗義而成的執著。倘若釋迦所見隻是平麵世界,那麽他連走路都有問題。此唯識宗義,唯依識境,因此便有平麵與立體的爭論,若將離識境的一切概念,說為無顛倒所生習氣,要點便在有顛倒與無顛倒的區別,平麵立體的識境問題根本不存在。

 

7)彼此空【注1】,依經的解釋是:“此謂若一法於此無有,人即謂於彼亦空。”依此解釋,即是“彼此空”,前人則譯為“彼彼空”。依西藏密宗的道名言,可以說是他空。佛在此有所舉例:“於鹿母講堂中無有象、牛、羊等,對諸比丘眾,我可說講堂非無比丘,堂之空僅無彼(象牛羊)等而已。”這即是講堂本身不空,隻因為無象牛羊等而說為空,有如我們說,沒有人住的房子是空房子,所以是他空,他(彼)指講堂本身以外的事物,於講堂中無有。

自性空。既然無生,便當然無有實自性。

釋迦這裏說空,亦實在是據如來藏思想而說,依如來藏,唯有從一切法無生、隻是影像,才能成立本性自性空。若說一切法無自性所以空,則隻是言說,並非了義,因為說為空的,是外加在一切法上的“自性”。當我們說瓶無自性時,空的其實隻是瓶的自性而非這個瓶。自性空而瓶宛然俱在,豈不等如說鹿母講堂無象牛羊?為了不墮入彼此空的他空見,所以說無自性空的學者,便需要加以界定,說凡無自性的法都不可說為實法,既非實法便亦不能有實相,依此界定才避免了彼此空的他空。

瑜伽行派所說的空,不依無自性而說,而是以無有本體、無有本質而說,所以便沒有彼此空的問題。觀修如來藏是瑜伽行中觀,將一切諸法說為影像,便正是建立無本體、無本質的空,影像的自性如何,根本不在觀察範圍之內。因為沒有人能看到實物的自性,連自心所起的行相,亦不能觀察到它的自性,所以無自性空,空無自性,隻是佛的言說,用以去除遍計,若依觀修,則說無本體實較無自性為方便。

釋迦說此空最下。亦即說他空最下。不過,西藏覺囊派所說的他空,卻不同釋迦此處所指。覺囊派隻是認為:勝義不空,外加在勝義上的事物則空,由是而成他空。說勝義不空,即不同講堂不空的例。講堂是現象,勝義則絕對不是識境中的現象。因此我們不能沿用釋迦在這裏的說法,來否定覺囊派的他空。

由《入楞伽經》說七種空,即可知如何據如來藏思想,了知本性自性而說空,這才是依諸佛密意而說的空,並不是由施設自性而說空。讀者可能質疑,龍樹亦說自性空,此則需知,龍樹亦是隨順遍計自性的凡夫而說,不能因為他說此名言,便認為這名言真實。或認為龍樹不知本性自性,此實不應理,因為釋迦亦常說自性空,不能說釋迦亦不知本性自性,需知這盡是未離遍計的言說,並非密意。欲知密意,必須由對此七種空的比較而了知,當了知時,便不會執著於無自性。

 

【注1】筆者於《入楞伽經梵本新譯》中,譯此為“相對空”,並說明此為意譯,前人譯為“彼彼空”。此意譯的根據,是因為此空實依“彼此”而建立,由於彼此是相對法,所以意譯為相對空。當時不敢將之意譯為“他空”,則是因為西藏覺囊派自稱依“他空見”的緣故。覺囊派所依,不同這裏之所說,若將之譯為他空,則易起混淆。現在覺得譯為“彼此空”較妥。

 


龍師:依大唯識,試論相依理下的密意說空,與變現理下說空的異同,寫好作業分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