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是龍口粉絲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地。我的爺爺奶奶是製作龍口粉絲發家的。父親母親也製作過龍口粉絲。上學前,我到粉坊那裏去玩,看到過龍口粉絲的製作過程。
粉坊在我們胡同南頭,砂河南岸靠河沿。粉房是棟三四間的朝南門的獨院,沒有院牆。屋前院子裏放著好幾口大甕。院子兩邊有兩三個粉漿坑。去玩時大人們老囑咐著別掉到粉漿坑裏。
屋子往南十來米遠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水井上搭著木頭架子,架子有一人多高,上麵盤著轆轤。井架上的木槽子連著水管子。水管子是粗竹管子和鐵管子連接起來的,用木架兒支起,逐漸變低,通到粉房裏。用轆轤挽上水鬥,水倒進木槽子,順著管子流到粉房,流到埋在地裏半截的大甕裏。
進屋門往裏東邊有一盤挺大的石磨。磨盤是帶著凹槽的石頭磨盤,凹槽上有一個口子,口子的下麵有水桶接著上麵磨下來的綠豆泊子。一頭蒙著眼睛的驢,被套在粉磨上轉著圈兒拉磨。一個人專門看著驢拉的石磨,往磨盤頂上的磨眼裏加泡過水的綠豆。還要把滿了桶的綠豆泊子提走倒進大甕裏,添加上充足的水進行攪拌。等沉澱後分離出粉渣,經過幾次換水倒騰沉澱,下麵就沉澱出雪白的綠豆澱粉了。
帶著水的澱粉,要放進一個四角用繩子吊起的白籠布裏濾水。濾過水的澱粉被兜著凝固成一個特大的白色的圓的帶尖的大粉坨子,得有三四十斤重的樣子。看他們男人們往外搬的時候都咬牙咧嘴的。那些大粉坨子被搬出放在院子裏墊高的木板子上晾曬,曬幹後雪白雪白的,就像一個個帶尖兒的大雪球。
母親說豆粕子第一次沉澱過濾出的水是優粉漿,可以用來做稀飯喝。再後麵過濾的水就是作為肥料的粉漿了。粉漿經過簷溝流到外麵的粉漿坑裏。粉渣得抬出去倒進粉漿坑。粉漿粉渣漚到發臭做肥料。製作龍口粉絲賺不了幾個錢,主要是落下了粉渣粉漿做上好的肥料,能讓莊稼長得好。
粉坊進門左邊是燒著煤火的灶台,灶台連著一鋪大炕到西邊牆壁。炕的北邊,有一個放在台上的口徑一米的大盆,高度正好跟人腰那麽高。有五六個人圍在大盆邊上,雙手揣著大半盆的雪白柔軟的綠豆澱粉麵團,口裏喊著號子,有節奏地轉著圈兒。我沒有見過澱粉和麵前的情景,聽說還要加一定數量的明礬。那時小也沒問過。
灶台大鍋裏燒得翻著滾兒的滿滿的一鍋水,一個人正“呱嗒呱嗒”地拉著風箱,歪頭看著灶坑。離水麵一尺高上吊著漏瓢。揣麵那邊時不時地有人揪出大饅頭大的粉麵團,過來放到吊著的漏瓢裏。在鍋台與炕的連接處蹲著一個人,雙手交換著按壓漏瓢裏柔軟的澱粉麵團。漏瓢下麵漏出無數根整齊的澱粉條,落到翻著滾兒的開水鍋裏。鍋台邊還站著一個人,一隻手拿著根一米長的高粱杆,另一隻手拿著兩根長長的粗筷子,扒拉著鍋裏,挑起已經煮得透明的一大縷整齊的粉條,越過很窄的鍋台邊,滑進邊上裝著半缸水的缸裏。缸旁的一個人把缸裏的粉條瞬即撈出來,放進邊上一米多口徑的泥陶大盆裏,揪成一庹長的段兒,搭在有半米多長兩三厘米粗的粉稈上,再放進有水的大盆裏泡著。泡在大盆大甕裏一稈兒一稈兒排好的粉條,再經過多人揉搓洗開,使粉條絲絲縷縷不黏在一起,再拿出去晾曬。
曬粉一般得上午早早開始動手。一撥人抬著鋼絲繩,扛著粉叉木,拿著鋼釺子,來到東沙河,或者西沙河有風的地方。鋼絲繩的兩頭用鋼釺子釘在地裏,然後用粉叉木按著風向把鋼絲繩一段一段撐著架起來,得有十來米長吧。根據漏出的粉條數量,有時得架好幾根鋼絲繩。
這時候是強壯的勞力用裝有兩個木槽子的獨輪推車,把掛在粉稈兒上的粉條推過來。大家拿起還滴著水的粉稈兒,掛在帶有小繩套的鋼絲繩上,一稈兒一稈兒地連著掛上。再用手把垂下來的粉條扒拉均勻,散開晾曬。
粉條掛上了,風一吹,就得趕快去擇粉條,就是把還粘在一起粉條,從上到下一根一根的擇開,幹了就擇不開了。看著風向還要翻稈兒,力求曬得均勻,沒有不幹的地方。這些活兒得好多人一起來幹,我隻看到他們的手快速地捯持著。
好的天氣到半下午粉條就曬幹了,就開始收了。粉條帶著稈兒從鋼絲繩上拿下,三四稈摞在一起,抽出粉稈兒,用事先準備好的壓癟了的高粱稈兒搭成捆兒,整齊地擺放到大粉包裏。
一粉包能裝好多捆兒,裝滿就壓緊用繩子緊緊地捆兩道。再就等著送往龍口港口做交易了。所以叫龍口粉絲。膠東的幾個縣市加工出的粉絲都是送到龍口港口做交易,都叫龍口粉絲。招遠人實在,守信用,所產的粉絲原料純,質量高。
曬完粉條的鋼絲繩下麵,潔白的沙河床上,還有擇曬粉條時掉下來的零碎粉條。這個時候,我們這幫孩子們才能呼呼啦啦地出場,跟在撿粉條的大人後麵,拿著瓢撿人家落下的小碎粉條,拿回家做菜吃。撿不了多少,也就是在瓢底下有一把。
這就是我小時候看到的製作龍口粉絲的過程,想不到吧,大家吃到的“龍口粉絲”製作起來跟“千人糕”一樣地費事兒。現在肯定是不會這樣做了,機械化了。
還有一個事兒,就是通過沉澱過濾出來的“優粉漿”,寫出來給大家看看。
記得那時候大隊上推粉製作龍口粉絲,各家按人頭發優粉漿票。每人發多少也忘了,隻記得提著桶,拿著票去領優粉漿。一個票給一水舀子,提回家做稀飯喝。玉米麵、地瓜麵、高粱麵都能做。數高粱麵做的優粉稀飯好喝,暗紅暗紅的。沒看見母親怎麽做,隻記得母親有時還從菜園裏拔些菠菜回來放到稀飯裏,可好喝呢!我們一頓都能喝上三四大碗,肚子撐的鼓鼓的。
小時候的趣事兒真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