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醫生的分享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體驗分享
個人資料
burpeejum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醫生的身心靈成長日誌-馬欣教授直播筆記

(2025-05-20 19:53:03) 下一個

《開竅與智商》聽課反思筆記 – 05/07/2025 馬欣教授父母學直播

非常感謝馬欣教授和布朗尼的分享,讓我在每次直播後都能結合筆記進行認知行為式的反思與內化。本次主題是“生活方式醫學與北美職場”,引發了我對自身學習模式與身心成長的深度思考。

一、課程核心觀點回顧
教育的本質:真正的教育是心靈成長,而非知識灌輸。重點是培養理解力、記憶力、推理能力與良好習慣。
情緒的根源:孩子的厭學、焦慮等,往往源自杏仁核的過度激活。家長的理性引導是關鍵。
父母的誤區:強勢控製或溺愛都會破壞孩子的自主性。成熟的教育應當注重“身心靈的同步成長”。

二、自我反思與生活應用

關於學習力與終身成長
我的學習能力是強大的。醫學訓練、自學計算機、轉行藥物研發、考board、完成fellowship——每一步都體現了我對新知的熱情和堅持。
學習曆史、政治,是我近年“心靈成長”的延伸。醫學本身就是人文、哲學、文化交織的科學。
深度學習需要時間和空間。即便旅遊,也要給自己“自主探索”的時間,而非趕行程。

學習的策略與方法
學得越多,腦子越靈活,觸類旁通能力越強。
堅持“學就要學透”的原則,讀完一本書,掌握背後的第一性原理。
睡眠是學習的重要部分。學習越多,越要保障優質睡眠,讓知識在大腦中固化。
聽覺、邏輯與聯想記憶是我的強項,要主動利用,多做總結筆記,變“輸入”為“輸出”。

行動計劃
診所科研團隊每月4–5場多專科會議,我要積極參與、記錄筆記、主動學習,與團隊溝通。三個月內,我的認知深度與溝通能力將明顯提升。

三、關於情緒調節與學習能力

杏仁體管理:安撫大腦的“情緒中樞”,減少焦慮、恐懼、挫敗感,才能激發出真正的學習力與創造力。
關係環境的優化:以輕鬆、溫暖的姿態與人相處,我更容易謙卑下來、不再害怕犯錯,從而更願意去欣賞、鼓勵他人,創造正向氛圍。
當前EMR項目推進順利,就是一個例子。和過去相比,我現在學得更開心,帶團隊也更從容,是內在成長帶來的變化。

四、身心靈的協同成長

健身讓我體能增強,但隻有身心靈共同成長,力量才不至於被誤用。
這兩年心靈上也同步成長了:愛做家務、喜歡親近自然,這讓我體會到一種有“歸屬感”的力量,比一味追求高強度運動更適合我。

終身成長,是一條身心靈並進的旅程。自己成長了,才能真正影響他人、成就他人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