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2024 (325)
見過世間紛紛擾擾,更是感恩自己今天所有。稍稍聊幾句學醫這些路。姐也算是過來人。
–我是5+6, 5年北醫MD,來美國以後讀書,工作(這些經驗對後來發展有很多好處),生娃,然後3年大內科住院醫,3年fellowship。出來就在一個診所,2年後成為合夥人,已經10多年了,算比較順的。
–如果是985醫學院,有來美行醫願望,可以5+(2-5)+(3-6)。一般出來讀博,或者學統計碩士的期間考板,然後match for residency, 最快的10年就出來獨立行醫了。
–很多印度醫生同事都是在印度5年拿MD (or MBBS), 來美國2年多就進住院醫。
–在美國讀高中的娃,最快的是6年拿MD. 如果真心想學醫,就是要直接申請那些連讀的,最保險,省時間。美國的住院醫應該是國內的規培。住院醫薪水不算低,能養活一家人,現在的住院醫不是太辛苦了,工作量比以前少了很多。
–在美國MD就是博士,不需要再單獨讀博士。有些人喜歡MD, PhD, 那就是4+7 (4年本科,7年MD, PhD).
–在美國本科的應屆生能進醫學院(4+4)的是少數,競爭太激勵,一半以上要gap year好幾年
–醫生是一個成就人的職業。對我來說當醫生的最大收獲之一就是進入一個能人濟濟,同時也溫潤如玉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