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2024 (325)
《Deep Work》by Cal Newport Part I 讀書筆記:深度工作的意義
一、什麽是 Deep Work?Cal Newport 定義的“深度工作”是:在無幹擾狀態下進行的、認知要求高的任務。這種狀態不僅能放大個人產出,還能鍛煉大腦的複雜思維能力。
— “Deep work is valuable, rare, and meaningful.”
二、為什麽 Deep Work 是有意義的?
作者給出三個層次的理由,我總結為三個關鍵詞:
經濟意義:勝出於“注意力稀缺時代”。在知識型工作中,能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度思考,快速學校複雜新技能的人,將擁有極高的競爭力。
心理意義:更高的滿足感與自我肯定
當我們全神貫注於一個目標、逐漸解鎖難題的過程,是一種“心流狀態”(flow),這比浮躁的碎片工作更能帶來成就感。專注於一份工作,即使你不是那麽喜歡的工作,你的體驗也會很好,完成之後有快感,焦慮指數低。
斯坦福心理學家 Laura Carstensen 用 fMRI 掃描年輕人與老年人在觀看正麵與負麵畫麵時的大腦活動。她發現:年輕人的杏仁體(amygdala)對正麵和負麵刺激都非常活躍;
老年人的杏仁體隻對正麵圖像活躍,對負麵圖像幾乎沒有反應。
她推測,老年人已經通過訓練,使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抑製了杏仁體在麵對負麵刺激時的過度反應。
存在意義:一種現代修行
在一個被“多任務”和“即時反饋”主宰的時代,深度工作反而是一種逆流而上的自我覺醒,是一種選擇了“為意義而活”的方式。
作者承認:某些崗位(如CEO)確實需要處理不斷變化的輸入(郵件、會議、談判)。但這不是說“分心”比“專注”更好,而是說他們所做的決策本身需要高度智慧與判斷力,這正是深度工作能培養的核心能力。所以 “難以自動化” = 深度工作的價值所在。
三、為什麽大多數人做不到?
太多“假忙碌”(busyness as a proxy for productivity)。即時性任務多半簡單,不需要規劃和籌備。人都有選最簡單的事情做的傾向。
注意力的肌肉被社交媒體、即時通訊嚴重削弱
環境不鼓勵專注,而獎賞反應速度
四、我的體會: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很多時候是處在“CEO”的位置,需要隨時應付各種情況。但是這就更需要安排深度工作,學習,生活的時間,培養這樣的能力,有利身心。
深度工作是一種刻意練習,它要求我們像運動員訓練技能一樣,持續投入注意力,獲取反饋,不斷修正。這種模式不隻是做得久,而是做得準、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