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我找回一些信心 劉海鷗
最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知識分子”這個稱謂怎麽全和壞蛋攪在一起?我是說“分子”這個詞好像為壞蛋專有,且看:地主分子、富農分子、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資產階級分子、小資產階級分子、封建階級分子、犯罪分子、階級異己分子、異見分子、流氓分子、投機倒把分子、腐敗分子、敵特分子、叛亂分子、裏通外國分子、通敵分子、危險分子、盜竊分子、詐騙分子、暴力分子、貪汙分子、盲流分子……舉不勝舉。唯獨混跡其中的知識分子 “鶴立雞群”, 還不算階級敵人,但是也和封建階級,資產階級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見老毛論知識分子),所以文革中把知識分子排在敵人的第九位,“臭老九”本是“分子”應有之義。
查查知識分子的來源,說是舶來語,可人家說的是Intellectual, 看不出分子的意思。再查,知識分子的正式使用起源於1921 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上。嗬嗬。
我絞盡腦汁想一個“正能量”的“分子”,幾天幾夜,終於腦子裏跳出一個詞“積極分子”,街道積極分子,入黨積極分子……但問題是,這樣的“分子”的社會功能很簡單,一句話就可概括:“我是黨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你想當嗎?
還有沒有好的“分子”了?大家幫我找找吧!多一個“好分子”,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就多了一份信心!
這詞或許是40年代來的。分子應該是是說哪一類人。
在中國“知識分子”主要還是褒義,隻有文革時代完全相反。
聽您這樣說,我隨意想了下,用分子來表達一類人的詞還有
積極分子(褒義),不法分子(貶義),破壞分子(貶義)。
其中積極分子用得應該最多,至少在我讀書時常聽同學說。由此可見,分子這詞本身是中性,海鷗不必對此過於過於糾結
也就是在中國文化裏有一個專門的階層,這是西方國家沒有的概念。
而當你自己希望社會把你特殊對待時,就難免人們把你single out,特殊對待了。
知識分子階層是個非常換繆的概念,無奈這是中國文化的內容。這個階層的特點是得勢就是幫閑,失勢就是流氓,屬於敲邊鼓的角色,但希望自己是個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