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開心

盡興無遺憾,幸福事業家
個人資料
尤其開心US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裔父子溝通公式

(2023-07-28 17:35:51) 下一個

《哈佛爸爸:這一代優秀華人的缺陷, 如何對下一代產生負麵影響?》

https://mp.weixin.qq.com/s/wclWRG8flbx2KCXxr1MnaQ

這篇的切入點非常好。和6、70年代出生和留學的家長溝通,都不可避免地感受苦難的痕跡,還有一些大事件的影響,話題和情緒上都很難應對。

4、50年代出生的家長們經曆物資貧乏帶來的苦難與言語冷暴力,多多少少都會把壓抑情緒傳遞給在美國出生的二代,三代。不是不愛,而是經曆動蕩的大部分家庭成員之間不曉得怎樣表達,無法做有層次的本地化深度溝通。這也會影響各自的職場表現。

我家移民時間還不到20年,尚處於轉型期,各種問題不斷,好在都比較積極,陸續解決。

 

#父子倆,華人一代家長溝通真是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男生。溝通不是迎合,而是了解彼此,解決問題和話題進階。女生們適應能力普遍都不錯,也比較受歡迎。
 
今早喝完咖啡聽爸爸和弟弟做題,聽著聽著睡著了,直到下午我說要喝咖啡,他倆異口同聲問又要睡覺啊!
無論是爸爸,我,還是姐姐,弟弟,我家小學階段全都是野蠻生長。
 
今年暑假我家姐姐給1~5年級小學生講數學,爸爸試了開學將升6年級的弟弟的數學。結果,家鄉方言都飆出來了~ 
中國的方言是瑰寶,但無論家世,其文化中表達方式的粗魯也是非方言區長大的孩子難以承受的,更不用說從小在學校大院兒長大的我。我就膽戰心驚沒能睡上好覺。不是因為弟弟的數學,而是擔心爸爸的態度對弟弟的情緒健康造成負麵影響。
 
老子教訓小子,老媽不能參與。健康家庭各有分擔,媽媽無法取代爸爸,尤其不要在孩子麵前挑戰爸爸的尊嚴。因為兒子以後也要做爸爸。
第一天,我躲到二樓,一下午都不安生;
第二天,感覺好一些,但仍然雞犬不寧,試圖引導氣急敗壞的爸爸換回來一頓懟,沒問出個啥,那就是個地下黨[捂臉];
第三天一早,趁爸爸不在,讓弟弟把題翻出來和他複習,試圖找出症結。
 
弟弟說爸爸說的方式他聽不懂。我家爸爸的數學能力我清楚,高等數學,微積分天天遲到沒怎麽上課,就顧著追女孩兒了(不是我),但出成績的也是他。南方人做生意的,隨便一個人提溜出來賬算得明白著呢,算數絕不可能有問題。問題出現在溝通!
 
明確對弟弟講:你是我兒子,你那麽Nice,從來都很照顧人的情緒,沒有任何人可以對你這樣粗魯的講話。你老子也不行!!! 可以嚐試溝通,如果無法溝通,就躲開這種人,不要被別人的情緒幹擾,這對你就是傷害,你要學會保護自己。生氣消耗精力,緩解情緒需要時間,這就是浪費時間。
 
溝通有幾種方法。1、傾聽,出於對方的需求。你一直都做得特別好,非常Nice;2、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溝通,讓對方傾聽你。這時你就要想辦法讓對方明白你懂什麽,不懂什麽,需要學習什麽,想要懂什麽,以方便對方來配合你的進展。
 
無論爸爸、媽媽,還是教練,最終都是想讓你知道,協助你做到。所以我們是上述第二種情形。爸爸情緒上來時你不要覺得他恐怖而畏懼。你要做的是明確告訴他你不懂,沒理解他的意思。
爸爸很愛你!爸爸是好爸爸,兒子是好兒子。合格的成年人接收孩子的信息後,就會調整自己,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釋。最終會做出一種模版,方便孩子在任何地方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按照同樣的方式去應對。這就是溝通公式。
 
溝通過程中爸爸回來,雖然也不是欣然接受我的調停,但也沒再火上澆油。直到我們把前一天的內容複習完,做了熱身和計劃。我也盡量克製爸爸偶爾帶有方言情緒的插話。
 
這是我們認識近25年,結婚17年以來最成功的一次配合。過去以忍讓包容和遷就為主,更似單打獨鬥。這一次是尋找共同解決方案,三人合一,很進步。
 
之後,父子倆人找到默契,逐漸靠近。直到今早客廳沙發上,把我成功催眠。

7/28 尤其開心 (接姐姐下班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zr 回複 悄悄話 就是學校教出來的迷之自信。自己不懂別人說的,就認為別人說的是沒道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