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節:日本的工業化陷阱和社會資本被迫流入中國
這樣的結果實際上衝擊了英國對中國貿易的管理。白銀流向日資銀行,假設一半的中日貿易是在日資銀行結算的,那麽至少有年均3000萬兩的白銀盤桓在日資銀行。日本替代了德國變成了吸取中國白銀的吸塵器,他憑借著這個籌碼,一變而為中國經濟這張賭桌上的Major Player,有在上海金融界和英國平起平坐,睥睨匯豐,問鼎莊家的企圖。英國必須認真看待日本的這個挑戰,將日本當作合作夥伴,共同管理中國的金融貿易,大白話就是中國的白銀周轉你得拖上日本一起玩,你自己一個是玩不轉地。這個有點像G2 。但是對英國來說,日本不是個好夥伴,它總是甩開遊戲規則,擅自行動。比如對中國政府的放債。因為日本銀行手中有巨額的中國白銀,那麽銀行團自然要將日本包括進來,不但要請他進來,而且要給他坐第二把交椅。這個對英國人不算個問題。問題是日本人做了團裏的老二後,不照團裏的規矩辦事。那麽團裏什麽規矩?第一,聯合行動,不能單獨行動,否則要這個團幹嗎?第二,債權必須要擔保。不可以不經擔保就借出款項。有疑問嗎?日本人說沒有疑問,這二條都挺合理的。一轉身,單獨向段祺瑞借出了1.45億日元的借款,而且基本沒有擔保,在以後的日子裏,中國人也基本沒還這筆款子。一戰期間到戰後的那段日子裏,根據日本人的估算,零零碎碎向中國各級政府借貸過3.86億多的日元,基本都沒擔保,都收不回來。1929年南京政府清理外債,當時中國外債總額20億元,政府承認16億元,那些不被承認的倒黴債權,估計大多是日本人的。
那麽好,日本人為什麽要這麽幹?這個不合情理,對吧? 日本人又不蠢,挺精明的一個人為什麽要幹蠢事?要理解近代中日關係,進而理解工業化對落後國家的真正涵義,這個地方是樞紐。一句二句肯定說不清楚,要慢慢說。整篇說完了,你也就明白了。
1.工業發展服從貿易需要-英國的啟示
First of all, 什麽是國際貿易?到底怎麽理解國際貿易?這個問題,你無可置疑的要看英國人怎麽做,然後琢磨他這樣做的道理。英國是不追求貿易順差的,他講究貿易平衡,講究國際收支平衡。更大背景上看,英國也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長。你看他的舉措,會看出很多道理。比如英國,工業革命,為天下先。你想當然地認為他是以工業產品來和世界各國交換農產品,從而大賺便宜的。但是你再看英國的貿易收支,大感困惑。英國不是一個長期對外順差的國家。事實上,英國從19世紀初開始,貿易上就出現大量的逆差,他隻是1890年之後對中國是順差,對印度都是逆差。而且英國對外逆差的金額都不小,從1830年的1000萬英鎊到1878年的1.1億英鎊,幾乎年年逆差。1880-1913年均貿易逆差剔除再出口為8000多萬鎊。這個怎麽可能?機器大工業,馬達一轉不就全抹平了?你有炮艦有銀行,有全世界的市場,消除逆差不難呀。所以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為什麽不為?印英鎊好過出力氣幹活,像今天的美國一樣?可那時是金本位,每張鈔票背後都要有黃金支撐,哪裏可以像現在的美國那樣QE無極限?既然排除印鈔,那英國是怎麽來支付這些巨額的逆差的呢?用勞務服務和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姑且按下不表,船運,金融,這些都是英國的比較優勢,曆來是賺大錢的行當。就是說英國人認為用勞務服務比用工業產品來交換農產品合算得多。資源消耗少,利潤率高這是一個,二個,勞務服務不能儲備,沒有庫存,先收錢再幹活,一旦對方失去支付能力也可以從容退出。而工業體係,產能一旦上來了,就必須全速運轉,退無可退。那麽一旦對方失去支付能力,你怎麽辦?你隻有承認債務結算,繼續銷售,賬麵盈利,賺到的錢都在對方口袋裏。特殊情況下,你連個債務結算都拿不到,銀貨二訖之後,你半分錢都拿不回來。
舉個現代的通俗易懂的例子,越南胡誌明市第一個外銷住宅,酒店開發區的台灣老板賺得缽滿盆滿,但是跳樓了。為什麽呢,缽滿盆滿的是越南盾啊!他投入的可都是美元。這麽巨額的利潤匯不出去,等於沒有。要麽拿這個錢在越南從此幹下去,子子孫孫當越南人?那你其實是被這個生意綁架了,無形中你的資本轉移到了一個你本來隻是想賺一票走人的地方。清末民初的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多少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想進來賺上一票,然後全身而退,都沒退成,他們的部分資本永遠地留在了中國。為什麽呢?因為中國沒有支付能力呀!比這個更糟,有支付能力,可以跟你銀貨二訖,但是沒有國際支付能力,沒有外匯,沒有自己的貨幣,更不用說什麽本位幣製。就是這點銀塊,你不拿,純用債務結算?你不二傻子嗎?你拿了,堆在庫裏怎麽辦?既不能運出去,也不敢長期存在庫裏。因為中國就這點白銀,你不把它放出去周轉,那你明年就不用做生意了。那麽怎麽放出去呢?滿大街撒錢?有句名言: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一語道破貿易結算的精髓。要我說,我們清末民初的形勢更狠:不是我們的貨幣,也不是我們的問題。你們看著辦吧。嗬嗬,這個要有多大的市場才能“狠”成這樣?全世界隻此一家,別無分號。中國是怎麽“鹹魚翻身”的?上麵章節裏說是因為他完全開放的自由經濟。這裏在加上一條,就是他支付上的原始性,要麽你不來做,要進來做,隻能是這個做法。你能怎麽辦?你除了眼看自己的資本一點點被迫轉移進中國還能怎麽辦?
現在你明白英國不追求貿易順差的道理了吧。可是這個道理他是不會對人說的。你得自己觀察,自己琢磨。還不僅是貿易平衡,英國的國際收支入超都是投向海外的。有學者認為正是英國人遵循嚴格原教旨自由貿易原則,將大量入超投向海外而不是投向本國的工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更新,致使19世紀末期德國的工業利用新技術優勢追上了英國。這說明英國人認為工業發展應該服從貿易需要,而不是像後來的德,日那樣的反過來。這裏,我再狗尾續個貂,即使是海外投資,即使投向工業,英國也隻是順著貿易的生意鏈條上下幾步做投資,碼頭,造船,交通,食品,紡織等等。你從來沒看見過英國人在海外哪怕建立過一個鋼鐵廠吧,[1]英國從來沒有向海外轉移過自己的重化工業能力,除了二戰時轉向加拿大,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戰後他就趕快拿回去了。因為他不追求多餘的工業能力,所以它在貿易上控製得很好,沒有被劫持的局麵。當然這是對世界,對中國1890年以後還是順差的,因而英國資本也是不得不轉移入中國,但是他的速度是溫和的。不像德日那樣急迫。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英國掌握著全球的對華匯款,他的英鎊是全球唯一的真正的外匯,他實際上可以自我創造外匯,這使得他在處理順差匯出問題上比其他國家有辦法的多。
英國人的貿易管理是非常優秀的,細節之處非常值得咀嚼。雖然有些離題,這裏忍不住再說一個:大英帝國的軍隊走遍天下,他的軍餉怎麽發?匯豐代理英國財政部的遠東出納,一年經手的行政費用好幾十萬英鎊。但是它對公職人員的薪水發的都是當地貨幣。香港的發港幣,中國的發銀元,你一旦調去了海參崴就發你盧布。這個估計我們現在都做不到,我們在非洲的維和部隊,其工資一定是人民幣打到國內工資賬戶上。那英國為什麽要這麽做?就是要為當地製造一筆外匯收入嘛! 你的貨進去了,他得有英鎊匯出來才算完成交易嘛,他哪裏來的英鎊? 你必須為他創造出來。這還不光是軍餉,軍費也一樣。庚子之後,帝國主義在中國駐軍,我以前總以為駐軍費總歸是中國支付的。看了收支平衡表才知道,駐軍費計在中國的收入項下,不是支出。而且數額巨大,動輒數千萬關兩一年。中國也因此每年雷打不動地收入數百至上千萬英鎊。這樣的技術設計,他的思路就是為所在國創造一筆外匯收入以達到收支平衡。那麽下一步的問題,國際貿易為什麽一定要平衡,不平衡不可以嗎?不可以的!因為這涉及到支付,一方長期出超,肯定不能持久,按照經典的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總是會自動回歸平衡的,你不去幹預它,那麽它最多以縮量的方式回歸平衡。而縮量違反了全球化這個大趨勢,不是英國人願意看到的。所以必須幹預,上麵的軍餉,軍費就是一種幹預。什麽傳教啦,使團啦,辦學啦,慈善啦都是一種幹預,客觀上讓逆差的一方保持了起碼的國際支付能力。說句大白話,從你身上賺來的必須返回部分給你。天底下沒有賺了就走人的全球化!把國際貿易僅僅當做賺錢的工具來理解是錯誤的,有些東西在它的背後,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世界因此而慢慢大同。
[1]到了20世紀20年代,英國在印度建有鐵廠,這固然是因為印度有鐵礦,主要地還是因為日本出現了極強勁的生鐵需求。隻有到貿易需求上來了,英國才會進行工業投資。
那麽你看英國?他的行為和法,德不一樣吧?他沒有到愛爾蘭大打出手吧?為什麽?因為他還hold得住。為什麽人家hold不住,他還行?那就要去看看他的“生意經”到底是不是bullshit. 或許,這和打贏打輸沒有關係?或許世界上的確有不是強權的真理?
可是利潤考量也有障眼法。比如日本一戰四年,開足馬力大賺其錢,可是有日本學者認為就日本的社會資本總量來看,這四年來的量沒增加多少。就是說根本沒有賺錢。這個說法可以從1918年米暴動上得到印證。要日本人起來暴動得壓迫多大才能夠做到?可是這四年來日本各大公司財閥的利潤都是在20%左右的,報表出來都是靚麗的很。所以後進國家的資本主義大生產到底是增加了全社會的財富,促進了全社會的幸福,還是隻增加了一部分人的財富,促進了一部分人的幸福,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我目前的結論是後進國家的所謂“資本主義大生產”與其說它是一種生產方式,不如說是一種分配方式,它以封建社會所不能想象的效率,對社會財富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動員,然後向一部分人做傾斜分配。這是真正的本土體西洋用,和資本主義沒有半毛關係。而且它實際上在強化封建性。所謂國家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即封建資本主義是也!
利潤考量首先要做的是勞動力市場化,公平合理,在合理的勞動力成本基礎上才能談利潤二字,不然都是虛假利潤,刺刀下的利潤,談何資本主義!用到極致之處連封建都退過了,直接回到奴隸社會。怎麽做到勞動力市場化?在吃飯的壓力麵前,人不是給口飯就肯幹活的嗎?這個就是收支平衡的妙用了。你一味追求出口順差,你追求的其實不是順外國人的差,你隻是順了本國無權勢的底層人民的差,破除之道就是匯率的上升,逼迫你資本轉向進口貿易,逼迫資本去關注底層的利益,因為要實現銷售呀!Ford老先生又不是道德家,人家是個精明的商人而已。所以收支平衡會使得勞動力市場化,在此基礎上通過利潤對全社會的生產進行篩選,如此就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德,日現在都不是這樣的社會,中俄東南亞南美各國就更等而下之了。
說到底,就是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的腦功能的差別,你到底想要什麽?月亮還是六便士?你要什麽上帝就會給你什麽,但是你的得付出相應的代價。人類總體而言是個悲劇。
說到僵屍企業,我的意思是,這種組織隻有資本主義企業的形式,沒有資本主義企業的靈魂,靈魂是什麽呢,就是股東的利益至上,長遠的利益至上,也就是你說的可持續性,貿易平衡的確能起到通過商人進行計劃調節的作用,因為商人對數字和利潤比較敏感,而官員對數字和稅收比較敏感,觀念不同。很多時候這種製度流傳到別處的時候,隻剩下形式而沒有靈魂了,很多情況下是被官員當作工具來用的,比如增加GDP,增加稅收,為小集團創收等等,大而不能倒是因為要維持現狀。。。
說到英法競爭,我看到過英美曆史學家的總結,大意是,英國人比較重視殖民和發展農業生產,這有益於戰爭能力,另外在人才政策方麵兼收並蓄,在宗教方麵比較寬容,什麽呼格諾教徒,猶太人,隻要有能力有技術的都允許定居;法國那邊是重視貿易,不重視農耕,北美殖民地糧食不能自給,又對殖民海外的人員進行背景篩選,政治宗教背景不過關的不許出國:)
河流法國人探出來的多,是因為海邊都被英國人占了,法國人隻能通過河流去開發內地,
即使到了內地也不好好種地,以皮毛貿易為主。
可以說英國人殖民是為了去安身立命,比較踏實和講究實用,法國人去是為了探險和爭霸,
比較虛浮,被打敗是不是可以不出意料之外?
日本的銀行從一開始就是個奇葩。基本就是大藏省下麵的工具。大藏省要錢,要很多很多的錢,建設祖國呀,銀行就必須負責製造金錢。早期的日本銀行存貸比倒掛比比皆是。人家金融決定經濟,日本是經濟拖著金融前進。至於僵屍倒是未必,日本銀行的利潤還是蠻高的。stretch這麽厲害,利潤怎麽會差,就是不能出一點事,一個關東大地震銀行業垮成一片。戰前日本金融業就是這樣顫顫巍巍地走過來的,反正政府是後盾,垮也垮不到哪裏去。
英國我沒有專門研究,隻是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注意到英國的行為和誰都不一樣,繼而思考了一些原因。我覺得貿易也好,經濟也好關鍵是可持續三個字。大當然好,要可持續,大才有追求的價值。否則就是幻覺。怎麽才能做到可持續?自由,不幹預。英國人骨子裏是順其自然的哲學。不光是經濟。其他方麵也一樣。比如殖民北美,當初英法競爭,法國遠遠領先英國,地盤大,人數多。要什麽給什麽,要人,一下去了幾個步兵團,要女人,全巴黎的妓女召集起來,願意去的都被賜姓“徳”,稱作國王的女兒。 反觀英國呢?就是一家一戶式的,村落式的,一小塊一小塊地在海邊上,從不深入大陸。你注意到了嗎,北美的河流法國人探險出來的很多。 英國人不care這些就是弄塊地,靠海,耕種,過日子。結果如何?可持續,複利的威力啊!所以關鍵不是小大。要說工業能力的擴張,英國也有過,英國的鐵路建設能力就大大地過剩了,這個沒辦法的,英國地小,沒法不過剩,過剩了不也得向全世界擴張?不過也就是鐵路,我還沒有注意到英國其他工業能力有擴張的例子,說明什麽?他不過剩。同樣是島國,差不多的人口,為什麽日本一動就過剩?英國貿易是麵對整個殖民地的,那日本貿易也是麵對中美歐印的,又沒有什麽貿易障礙。思考到最後,我的結論是收支要配平,自然情況下收支不平總會引起商人的反應,你不去幹預他,讓他自然走平,實際上你在做自然篩選,不合理的被淘汰,合理的繼續play,有了自然篩選,怎麽還會有過剩? 利潤關就過不了嘛!一般後進國家,如日本般的全方麵趕超,幾十年就建立了全麵的工業體製,門類齊全,這肯定沒有經過自然篩選,你不可能每個部門都具有比較優勢,怎麽可能,人家不要吃飯了嗎?沒有篩選,沒有優勝劣汰,才會成為僵屍,但凡有一丁點篩選,你在成為僵屍的道路上分分秒秒都已經完蛋了,哪能像現在那樣大而不倒?
會要求什麽,關稅,厘金?
好像這些都已經擔保出去了吧?
還有一種可能是當時日本的銀行已經成為僵屍企業,是軍閥政客財閥的工具?
說到英國不在海外建崗廠,想起當年英國也不許北美殖民地建鋼廠鞋帽廠,
不允許技工移民海外,肯定是有保護本土高端工業的考慮;
另外像米國禁止向中國出口高技術,盡管這能賺很多錢,這些完全是政治方麵的考慮。
撇開軍用技術不談,各國也有保持產業領先地位的考慮。
貿易似有獲取更多資源,為本國工業尋找市場的作用,
英國本土比較小,所以本土工業的規模受限,擴張的動力不那麽強,追求人上人,小確幸即可?
日本因為有征服滿蒙中國以致東亞的野心,所以要追求大?
關於管理逆差順差的問題,我倒是覺得有種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感覺,
看過一本講尼克鬆關閉黃金窗口前後活動的書,似乎總統更關注的是政治方麵的事情,
對具體的經濟金融不是很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