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 32
文章來源: 豆腐幹2016-08-01 05:12:58

第二小節:日本的工業化陷阱和社會資本被迫流入中國

這樣的結果實際上衝擊了英國對中國貿易的管理。白銀流向日資銀行,假設一半的中日貿易是在日資銀行結算的,那麽至少有年均3000萬兩的白銀盤桓在日資銀行。日本替代了德國變成了吸取中國白銀的吸塵器,他憑借著這個籌碼,一變而為中國經濟這張賭桌上的Major Player,有在上海金融界和英國平起平坐,睥睨匯豐,問鼎莊家的企圖。英國必須認真看待日本的這個挑戰,將日本當作合作夥伴,共同管理中國的金融貿易,大白話就是中國的白銀周轉你得拖上日本一起玩,你自己一個是玩不轉地。這個有點像G2 。但是對英國來說,日本不是個好夥伴,它總是甩開遊戲規則,擅自行動。比如對中國政府的放債。因為日本銀行手中有巨額的中國白銀,那麽銀行團自然要將日本包括進來,不但要請他進來,而且要給他坐第二把交椅。這個對英國人不算個問題。問題是日本人做了團裏的老二後,不照團裏的規矩辦事。那麽團裏什麽規矩?第一,聯合行動,不能單獨行動,否則要這個團幹嗎?第二,債權必須要擔保。不可以不經擔保就借出款項。有疑問嗎?日本人說沒有疑問,這二條都挺合理的。一轉身,單獨向段祺瑞借出了1.45億日元的借款,而且基本沒有擔保,在以後的日子裏,中國人也基本沒還這筆款子。一戰期間到戰後的那段日子裏,根據日本人的估算,零零碎碎向中國各級政府借貸過3.86億多的日元,基本都沒擔保,都收不回來。1929年南京政府清理外債,當時中國外債總額20億元,政府承認16億元,那些不被承認的倒黴債權,估計大多是日本人的。

那麽好,日本人為什麽要這麽幹?這個不合情理,對吧? 日本人又不蠢,挺精明的一個人為什麽要幹蠢事?要理解近代中日關係,進而理解工業化對落後國家的真正涵義,這個地方是樞紐。一句二句肯定說不清楚,要慢慢說。整篇說完了,你也就明白了。

1.工業發展服從貿易需要-英國的啟示

First of all, 什麽是國際貿易?到底怎麽理解國際貿易?這個問題,你無可置疑的要看英國人怎麽做,然後琢磨他這樣做的道理。英國是不追求貿易順差的,他講究貿易平衡,講究國際收支平衡。更大背景上看,英國也不刻意追求經濟增長。你看他的舉措,會看出很多道理。比如英國,工業革命,為天下先。你想當然地認為他是以工業產品來和世界各國交換農產品,從而大賺便宜的。但是你再看英國的貿易收支,大感困惑。英國不是一個長期對外順差的國家。事實上,英國從19世紀初開始,貿易上就出現大量的逆差,他隻是1890年之後對中國是順差,對印度都是逆差。而且英國對外逆差的金額都不小,從1830年的1000萬英鎊到1878年的1.1億英鎊,幾乎年年逆差。1880-1913年均貿易逆差剔除再出口為8000多萬鎊。這個怎麽可能?機器大工業,馬達一轉不就全抹平了?你有炮艦有銀行,有全世界的市場,消除逆差不難呀。所以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為什麽不為?印英鎊好過出力氣幹活,像今天的美國一樣?可那時是金本位,每張鈔票背後都要有黃金支撐,哪裏可以像現在的美國那樣QE無極限?既然排除印鈔,那英國是怎麽來支付這些巨額的逆差的呢?用勞務服務和投資收益。投資收益姑且按下不表,船運,金融,這些都是英國的比較優勢,曆來是賺大錢的行當。就是說英國人認為用勞務服務比用工業產品來交換農產品合算得多。資源消耗少,利潤率高這是一個,二個,勞務服務不能儲備,沒有庫存,先收錢再幹活,一旦對方失去支付能力也可以從容退出。而工業體係,產能一旦上來了,就必須全速運轉,退無可退。那麽一旦對方失去支付能力,你怎麽辦?你隻有承認債務結算,繼續銷售,賬麵盈利,賺到的錢都在對方口袋裏。特殊情況下,你連個債務結算都拿不到,銀貨二訖之後,你半分錢都拿不回來。

舉個現代的通俗易懂的例子,越南胡誌明市第一個外銷住宅,酒店開發區的台灣老板賺得缽滿盆滿,但是跳樓了。為什麽呢,缽滿盆滿的是越南盾啊!他投入的可都是美元。這麽巨額的利潤匯不出去,等於沒有。要麽拿這個錢在越南從此幹下去,子子孫孫當越南人?那你其實是被這個生意綁架了,無形中你的資本轉移到了一個你本來隻是想賺一票走人的地方。清末民初的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多少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想進來賺上一票,然後全身而退,都沒退成,他們的部分資本永遠地留在了中國。為什麽呢?因為中國沒有支付能力呀!比這個更糟,有支付能力,可以跟你銀貨二訖,但是沒有國際支付能力,沒有外匯,沒有自己的貨幣,更不用說什麽本位幣製。就是這點銀塊,你不拿,純用債務結算?你不二傻子嗎?你拿了,堆在庫裏怎麽辦?既不能運出去,也不敢長期存在庫裏。因為中國就這點白銀,你不把它放出去周轉,那你明年就不用做生意了。那麽怎麽放出去呢?滿大街撒錢?有句名言: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一語道破貿易結算的精髓。要我說,我們清末民初的形勢更狠:不是我們的貨幣,也不是我們的問題。你們看著辦吧。嗬嗬,這個要有多大的市場才能“狠”成這樣?全世界隻此一家,別無分號。中國是怎麽“鹹魚翻身”的?上麵章節裏說是因為他完全開放的自由經濟。這裏在加上一條,就是他支付上的原始性,要麽你不來做,要進來做,隻能是這個做法。你能怎麽辦?你除了眼看自己的資本一點點被迫轉移進中國還能怎麽辦?

現在你明白英國不追求貿易順差的道理了吧。可是這個道理他是不會對人說的。你得自己觀察,自己琢磨。還不僅是貿易平衡,英國的國際收支入超都是投向海外的。有學者認為正是英國人遵循嚴格原教旨自由貿易原則,將大量入超投向海外而不是投向本國的工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更新,致使19世紀末期德國的工業利用新技術優勢追上了英國。這說明英國人認為工業發展應該服從貿易需要,而不是像後來的德,日那樣的反過來。這裏,我再狗尾續個貂,即使是海外投資,即使投向工業,英國也隻是順著貿易的生意鏈條上下幾步做投資,碼頭,造船,交通,食品,紡織等等。你從來沒看見過英國人在海外哪怕建立過一個鋼鐵廠吧,[1]英國從來沒有向海外轉移過自己的重化工業能力,除了二戰時轉向加拿大,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戰後他就趕快拿回去了。因為他不追求多餘的工業能力,所以它在貿易上控製得很好,沒有被劫持的局麵。當然這是對世界,對中國1890年以後還是順差的,因而英國資本也是不得不轉移入中國,但是他的速度是溫和的。不像德日那樣急迫。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英國掌握著全球的對華匯款,他的英鎊是全球唯一的真正的外匯,他實際上可以自我創造外匯,這使得他在處理順差匯出問題上比其他國家有辦法的多。

英國人的貿易管理是非常優秀的,細節之處非常值得咀嚼。雖然有些離題,這裏忍不住再說一個:大英帝國的軍隊走遍天下,他的軍餉怎麽發?匯豐代理英國財政部的遠東出納,一年經手的行政費用好幾十萬英鎊。但是它對公職人員的薪水發的都是當地貨幣。香港的發港幣,中國的發銀元,你一旦調去了海參崴就發你盧布。這個估計我們現在都做不到,我們在非洲的維和部隊,其工資一定是人民幣打到國內工資賬戶上。那英國為什麽要這麽做?就是要為當地製造一筆外匯收入嘛! 你的貨進去了,他得有英鎊匯出來才算完成交易嘛,他哪裏來的英鎊? 你必須為他創造出來。這還不光是軍餉,軍費也一樣。庚子之後,帝國主義在中國駐軍,我以前總以為駐軍費總歸是中國支付的。看了收支平衡表才知道,駐軍費計在中國的收入項下,不是支出。而且數額巨大,動輒數千萬關兩一年。中國也因此每年雷打不動地收入數百至上千萬英鎊。這樣的技術設計,他的思路就是為所在國創造一筆外匯收入以達到收支平衡。那麽下一步的問題,國際貿易為什麽一定要平衡,不平衡不可以嗎?不可以的!因為這涉及到支付,一方長期出超,肯定不能持久,按照經典的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總是會自動回歸平衡的,你不去幹預它,那麽它最多以縮量的方式回歸平衡。而縮量違反了全球化這個大趨勢,不是英國人願意看到的。所以必須幹預,上麵的軍餉,軍費就是一種幹預。什麽傳教啦,使團啦,辦學啦,慈善啦都是一種幹預,客觀上讓逆差的一方保持了起碼的國際支付能力。說句大白話,從你身上賺來的必須返回部分給你。天底下沒有賺了就走人的全球化!把國際貿易僅僅當做賺錢的工具來理解是錯誤的,有些東西在它的背後,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世界因此而慢慢大同。

 

[1]到了20世紀20年代,英國在印度建有鐵廠,這固然是因為印度有鐵礦,主要地還是因為日本出現了極強勁的生鐵需求。隻有到貿易需求上來了,英國才會進行工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