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讀書、音樂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個人資料
五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混沌的童年(15): 結束語

(2015-01-24 18:19:17) 下一個

來西方後發現,每隔幾年就會有一些優秀的文學或文藝作品麵世,這些作品講述的是二戰屠殺猶太人的曆史。在中國也是如此,有很多講述抗戰和南京大屠殺的文學或文藝作品。這麽多年過去了,人們為什麽會如此“懷舊”?就是因為現在還有人否認或者不相信大屠殺曾經發生過,還有人對這段曆史一無所知,納粹的符號還處處可見,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魂還在回蕩。悲劇是“人”造成的。 “人”還在,“流著相同的血”,有著相同的文化傳承,所以曆史的悲劇很有可能重演。

遺憾的是,在文革悲劇發生的華夏大地以及海外的華人社區,關於這段曆史的觀念十分混亂。尤其是近年來,社會記憶流失得如此之快,雖然才過去幾十年,一些年輕人對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完全不知曉、拒絕相信,甚至認為那隻是個跳跳舞、唱唱歌的時代。感謝文學城建立“文革紀念館”,使我們有機會發表個人和家庭的記錄,警示後人。雖然我一直很支持建立這樣的平台,卻在寫個人經曆前從來沒有過具體的行動,想等待退休以後再說,也擔心寫不好。去年夏天,在兩個同輩親友患癌症相繼去世之後,突然有了一種緊迫感:老一代的幸存者所剩無幾,待我們這一代目擊者離去,曆史更是個可以讓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了。還是乘我們的記憶尚存,留下點滴記錄。不怕寫不好,忘記才是可恥的!

始料不及的是,自己在寫《混沌的童年》2“外公在哪兒?”時,就像重新經曆那段慘痛的曆史一般,邊寫邊流淚,還沒寫完已是悲慟欲絕。由於隻有晚上才有時間寫,致使我連續幾天徹夜不眠。感情和體力消耗之大,在其後的幾個星期裏,既不能再寫下去,也不能再上文革紀念壇看文章。

幾個星期後,終於緩過勁來。我也想明白,正是因為這揭開傷疤的疼痛和流血,才應該鼓起勇氣寫下去。前輩人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能讓更多的人不再經受類似的苦難,經受寫作的痛苦是值得的。我要感謝紀念壇裏所有的貢獻者和“文學城”裏所有的支持者,他們的勇氣和同情心是一股巨大的、正義的力量。但我還是把寫作順序作了調整,將發生在文革初期的外公之死放在最後寫,而且避免在晚上動筆。

在寫“外公之死”時,除了悲痛,還有悔恨。當年外公死時,正是抄家、自殺的高峰期,在我們住所的周圍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自己還跟著四合院中的大孩子們去看熱鬧,想到的隻是屍體有多麽的可怕。唯獨沒有想到的是,在氣絕前這些都是鮮活的生命,有過怎樣的人生?怎樣艱難地決定拋棄生命和親人?而他們的親屬們又是怎樣地忍受著屈辱、掩飾著悲痛、艱難地活著?

寫個人經曆,我本著記錄曆史和歌頌人性的思路,因而貴在真實地記錄“好的、壞的、醜的”(西部影片“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當然我不可能記錄文革期間的所有大事件,而隻能通過自己的感受映射出當時的曆史背景。如果所有的目擊者、受害者、和知道她/他們經曆的下一代都寫下他們的回憶,就有可能完整地還原曆史。本著真實,要寫下自己在文革開始時的愚蠢:學“國罵”、興奮地慶祝“最新指示”、唱紅歌、圍觀別人家的災難等等。雖然大環境是“壞”和“醜”,那個時期也有人性的美好:出身好的表舅媽、後達裏的老師、好心鄰居,還有合肥郊區那些貧窮善良的人們,正如狄更斯所說的:“黑暗裏的燈光更顯明亮”(“There are dark shadows on the earth, but its lights are stronger in the contrast.”)。

我把童年定義為小學畢業,所以這份記錄就到了尾聲。童年結束了,中國又“混沌”了好幾年。在我看來,被洗腦、不能支配自己的命運、看不到前途,就是“混沌”所在。我自認為在1973 年搬回北京時,頭腦已經清醒了很多,但是,精神上反而更為痛苦和壓抑。我相信這也是多數同輩人的經曆,所以在北京的我們於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門廣場相遇了。

明年將是文革50周年祭。按照葉劍英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上的說法:文革整了一億人,死了二千萬人。這兩千萬人中,從普通老百姓到國家主席,無一例外地成了踐踏生命的犧牲品,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如果兩千萬個生命還不足以讓一個民族吸取教訓,這個民族能有前途嗎?就不會再入歧途嗎?

“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即便這樣,解決問題的途徑絕對不是回到文革:“錯”加“錯”從來不等於“對”!這也是我們要留下文革記錄的另一個意義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五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注冊很麻煩' 的評論 : 謝謝觀看。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不是沒人看,是因為沒有被推薦到精選上,我在城裏十幾年了,很遺憾今天才看到你的博客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我寫的三篇有關鎮上文革的事,隻有一篇上了精選,點擊隻是一千多,而那些胡亂寫幾個字的,點擊4、5千,由此看出,沒多少人願意了解那一段曆史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