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主來自上海,在她眼裏,所有不是上海本地土產的都是鄉下人。我當然就被歸入有“鄉下人”的標簽那個類別。不過作為鄉下人除了要多幹點農活外,別的福利待遇還是不缺的。這不,年頭又有新的福利來了,考慮到我在“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地方呆得久有點傻了,說帶我去看看那個我多年沒去的快活世界。
鄉親們聽說了有點緊張,連忙告誡我城裏規矩多,進去莫談國事,少擺弄鏡頭。這是有道理的,十多年前在新疆經過羅布泊時,我手機都沒掏出來,誰知道那片黃沙之下蓋著什麽國家機密。那地方“朝陽區群眾”多,維穩機構專業素質高。一張風景照可以被國家安全部門認定可能用於軍事地形測繪的目的,輕則限製出境,弄不好得上法庭認領一個那種不可作無罪辯解的罪名,就能讓人吃不了兜著走。
我想我還傻不到那份上,這回我就一拎包鄉下人,跟著瞎逛開開洋葷總不會惹什麽麻煩吧。
P1
P2
P3
P4
P5
P6
到了上海,碰巧有車去嘉定,就是那個在中國近代史有名“嘉定三屠”發生的地方。那支在1645年替滿清三次屠城的其實是由漢人統領的漢人軍團。
走進嘉定看銘牌介紹才知道顧維鈞是當地人。當年在內外交困的多事之秋,顧維鈞折衝樽俎,風華無雙。人說江南,其實多意指江浙,尤其是瀘杭一帶,素為人傑地靈之源。不過老鎮子上的仿古建築群讓人缺乏曆史真實感。倒是相鄰不遠的兩家餅鋪(P5-6)引人駐足,新疆的饢香氣撲鼻,剛出爐的棗子糕已經讓人排上隊了。按多年旅遊的經驗:吃東西挑多人排隊的店,一般不會出錯。那我也去湊個熱鬧,那棗泥糕不甜,可以嚐嚐。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路過南翔,聽說那裏有一對塔挺有名的。雙塔可溯源至公元六世紀的南朝,有古詩稱當年佛教之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雖說有由來,但這雙塔其實是重建1986年的複古物(P7-9)。這類新得無趣的建築,類似2004年落成的要上百元門票的“雲翔寺(P10)”,我就止步與門檻之外了。鎮裏粗糙的仿古街被各色店鋪占滿,老板們各自吆喝推銷他們從豬馬牛羊身上裁下來的各類器官,混著能讓嗅覺麻木的來自天南海北的濃烈香味。出於對添加物的顧慮,我還是抑製了那種"上一當”的衝動。
同行的說那一度有盛名的南翔小籠包也無原來的風味。我看著他有點下撇的嘴角想,既然如此,我還是略過那家始於光緒26年的門店(P14)回城裏裏吧,省得人看我這鄉下人饞得不識好歹。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走遠點,去南邊逛逛。湛江,一座安於扮演不紅不紫角色的城市(P15-18)。近年來,它被人念叨得更多的是因為那些令人垂涎不已的生猛海鮮。當地話中的習用否定語“冇有”在白話語係裏獨樹一幟地具有令人發暄作用。
如果看到建於1903年的前法國公使館舊址(P19)還感到一種世紀遺風的話,那座據說建立1900年的維多爾天主教堂(P20)則新得可疑。看到前門旁邊立一說明牌中介紹1949年的一支由無神論者組成的文明之師將炮彈“一發又一發地準確地打進教堂大廳”“將殘餘的敵軍統統殲滅”。所以今天看到的是實際上是現政權毀掉”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以後的產物,難得的是居然還是新建。
P21
P22
P23
湛江有一入世界地質遺產錄的景色,我從前多次來均與之擦肩而過。這次終於踏入這個因死火山口而形成的湖區(P21-23)。湖區入口有頗為俊朗的郭沬若題字,老先生除了秉聖意留下頌揚文字之外,這也算是他留在世上的另一種印記。
P24
P25
在湛江的霞山區,走進一家標明無廚房的“冇廚宴”歺廳裏大快海鮮朵頤。在桌子中央的一口深鍋放進水和幾把米後,待開鍋之後,把盛著新鮮泥蜢,沙蟲,明蝦,花蟹,龍蝦,蠔,海螺,大白菜的大碟子次第放進蒸鍋裏。盛海鮮的瓷碟底部都有數個小孔,蒸出的各種海鮮水一滴不漏地滴進下麵的稀粥鍋裏。從按時自動升降的蒸鍋蓋下取出熟的海味,再加進新的海鮮,邊蒸邊吃,結果,不用煎炒燜焗燴,無油鹽醬醋,蒸出的恰到好處的鮮香海鮮(P24-25)僅沾著蒜蓉醬來回於手口之間,談笑間,美味盡祭入五髒廟中。末了,從那鍋匯集各種海鮮精萃汁的老火粥的舀上一碗如湯似羹的無米稀粥,加些許芫茜,蔥和胡椒,那股香氣有奪味之功,不需勞動齒頰即可直下五穀輪回之地,酣爽淋漓。此等境遇,實在應與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同列為人生美遇,失之當引為大憾。
席間隻顧吃,把讓手機先“吃(照相)”的基本原則給忘了。可見人欲在人生很多時候總是優於其他約束的.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五十年前踏足過的南國形勝之地一肇慶七星岩(P26-31)。文革時砸掉的題壁又重新刻上,文人墨客像孫悟空一樣總喜歡在自己到過的地方留點印記。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千年石場變成風景名勝恐怕也隻有廣州附近的蓮花山了(P32-38)。所謂“口吐蓮花”是意指語言美妙,這裏可是把奇勢之石當蓮花養的。
P39
P40
P41
P42
P43
廣州的城標已經從上世紀的海珠橋(P39)演化到廣州塔(小蠻腰,P40-43)。此塔造型挺別致的。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同樣是中國近代史的標杆之一的黃埔軍校(P44-45)被圈進軍事禁區,然而走進軍校舊址的禁區街道兩旁卻是密密麻麻的小店鋪。
從前說,天下名山僧占多,這老黃曆如今得重新編。80年代去虎門炮台也是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從“軍事禁區”的鐵絲網那個被人扒開的口子裏鑽進去的;後來去張天師煉丹的羅浮山也是被赫然標為“軍事禁區”;那時青島和北戴河最好的海灘也是“軍事禁區”。按說,這是“人民共和國”,禁或不禁什麽是要得到公民的認可的。
到中山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P46)看到那裏展示的那兩句箴言(P48-49)。當孫先生翻開這個古老國家的近代史時,他有前瞻性地立下當代公民社會的路標。
P50
P51
在蘇州拙政園(P50-51),想找個人少一點的角度拍攝絕非易事。穿著漢服加運動鞋的女孩到處都豎起兩個手指在擺拍,古今中外之風都全了。隻是園林寓意的藏拙,退思,致遠,清幽,寧靜卻無處可覓。此園如此,其他的園林想必也相去不遠,不去也罷。
P52
P53
P54
P55
P56
P57
建成於十世紀宋代的虎丘塔堪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高47米的塔頂中心線偏離塔基2.3米(P52-53)。導遊講劍池,試劍石,天下第三泉(P55-56)的傳聞,好像真的一樣,至少芸芸眾生都愛聽編造的曆史,輕鬆。
記得40年前到過這裏,周圍就是一片農田。現在卻讓一條繞丘小河給圍上(P57),難得地方官又找到一條生財之道。
P58
P59
P60
P61
P62
P63
因詩而揚名的寒山寺,從前古人的書法碑刻多被今天的達官聞人之筆墨擠到邊上,幸虧這寺中的牆還寬,題刻者那長串官銜還夠地方寫。圖60那座重建的城門恐怕也無法告訴現在的遊客當年被毀的曆史了。
夜宿蘇州金雞湖畔。夜裏遙望蘇州廣場以那座被稱為秋褲造型的樓房(P61-63),雨夜中的燈光勾勒出的線條讓人想起北京那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