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到阿姆斯特丹轉機,經過十二小時後,踏進摩洛哥(Morocco),從機場到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超過一小時車程,讓時差罩著而昏昏欲睡恐怕錯失不少景觀。
P1
P2
P3
這是一座不因經濟,軍事,或政治地位卻是因一部電影而揚名於世的城市。40多年前學校的視聽中心不時會找到一些翻錄了無數遍的外國電影錄像帶,然後弄上個很有誘惑力“內部電影”的小告示招攬觀眾。我就是那時花了兩毛錢買張票擠在人群裏站著看完《卡薩布蘭卡》(也有譯為“北非諜影”)。那些模糊的圖像和聽不太明白的英語對話並沒有幫助我弄清人物情節的糾葛,但卻對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那雙含淚欲滴的有傾城感的眼睛印象深刻。也許在這個城市轉悠一下會對那個電影有新的感受。
摩洛哥對中國護照免簽,機場候機樓前拿著中文牌子接人和蹲著看手機的中國人不少。
這是第二次到非洲,這個國家並不像典型的非洲國家,人口中居多的柏柏爾人是深膚色的白種人。其實柏柏爾人的拉丁語源是野蠻人的蔑稱,當事族裔倒是有量小非君子之風,坦然接受這個行之有年的名稱。
近代史中,西班牙和法國在這裏不同的區域經營多年,他們離開後,前宗主國的遺風並沒有就此飄散。或許法國文化的雅致,慵懶和陰柔的風格更能為人接受,這種不動聲色的潛移默化在摩洛哥現代社會生活刻下的鮮明痕跡之一就是法語是比英語和西班牙語更為通用。
P4
P5
P6
2月25日,填海而建的哈桑二世清真寺(P4-6),入選世界規模前三名的清真寺,卡薩布蘭卡的名片之一。那些典型的精細對稱的幾何花紋確實讓人讚歎。人們都期望找到信仰和來世,為了寄托這種追求,就能世世代代驅動資源的投入。在我去過的清真寺裏,論壯觀,在阿布紮比那個清真寺更令人讚歎;論曆史沉澱,伊斯坦布爾的清真寺有更值得細品的韻味。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沿著海濱被“崇洋迷外”地稱為“邁阿密大道”,就可以去到供人緬懷電影《卡薩布蘭卡》主要場景的Rick’s Café(P10-13)。也服了開這店的那位美國人,在電影發行了幾十年後卻還看到商機,順勢開了這門麵,而且仿舊如真。現在世界各地自願來踩坑的遊客都要花心思預約,然後心滿意足地把錢扔進收銀機才認為自己真正到過了卡城。我也是俗人,像真的一樣去電影的實景地,按預約在這家仿舊店裏吃個午餐。有意思的是看見店裏一個跑堂的相貌相當像男主角Rick。不過要是找到一像英格麗·褒曼的女員工,恐怕這咖啡店要請幾個警察才能維持秩序。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離卡城近百公裏的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首都。這城在17世紀的大地震後殘存的古跡是12世紀所遺留的哈桑清真寺和塔(P14-P16),歐達雅城堡(P17-19,Oudayad)。老城堡的一麵可臨海憑風眺望大西洋很有氣勢的拍岸巨浪。法國人挺有情調的,在為戰爭而備的城堡邊還要建一花園(P20),城堡中重建的街道依稀可以看到希臘聖托裏尼島風貌。如果除去刻意模仿的成分,能看出地中海文明的脈絡是相連的。
沿城堡中的小街看到幾幅無名作者的畫作(P23)可令人駐足,能品出幾分畢加索之味。街邊有大概$1一杯的鮮榨石榴汁,朋友說別買,有蒼蠅在盤旋,細看其實是蜜蜂。隻是口感不如土耳其那裏的清甜順口。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離開拉巴特,沿摩洛哥的西海岸向北,約兩小時車程後到達艾西拉(Asilah,P24-31)。一座古寂小城,公元前八世紀腓尼基人建立的定居點,到今天仍然安靜地偏居一隅。千年海潮依舊拍擊著寂寞的城牆,除了牆上刷的新畫和顏色(P27-28),這裏好像已經波瀾不起地度過了許多世紀。不過,有的翻新有點過火了。
P32
路過赫拉克勒斯穴(Hercules Caves)。有點奇怪,在一個穆斯林國家,用一個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命名一個洞穴,有點非主流的幽默感。付約$2門票進去看看,那裏聞名的是一個被浪潮衝擊出來的海蝕岩穴,在天空的襯托下現出形同非洲地圖輪廓(P32)。細看那洞穴的頂部是刮上去的水泥,人為痕跡太明顯了,世皆如此,不必太當真了。那洞穴命名讓人回想起從前見識過一些鄉親們也有類似的雅癖,比方說給某石塊冠一美名為“仙人指路”之類的,很有想象力。有一回在貴州的荔波的小溪邊,山明水秀,那地應該和高老莊沒什麽關係,可有幾個穿戲服的女主攔路推銷“豬八戒背媳婦”情景體驗,就是讓有癖好的男人背一下。我一個朋友不合時宜地嘟囔了一句“就這模樣?!”結果那久經江湖的豬八戒媳婦瞬間變為橫眉立眼的母夜叉孫二娘,言語之間頗為煞風景。
P33
P34
P35
P36
離赫洞不遠處的斯帕特爾角(Cape Spartel),非洲西北端點,大西洋和地中海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的入口。海角處踞於高岩之上的那座燈塔(P34)給人一種俊秀俏麗感。麗日藍天下,不難看到海峽另一麵的西班牙。據說,陽光角度適宜時,海麵可呈碧藍相間的一水界。有點失望沒能看到這一景觀,不過停車場邊一頭大野豬吱吱唔唔地走過來湊熱鬧(P36)。這主可不是等閑之輩,在非洲原野,獅豹都未必敢招惹它。我還是趕緊上車,找人煙稠密之處去投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