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說:"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從新修建十字寺的設想

(2016-04-19 19:09:22) 下一個

1。十字寺曆史

      位於北京市區西南約48公裏處的房山區周口店鎮車廠村西三盆山坳裏的十字寺遺址,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原寺是建於東晉建武元年(317年)的佛寺,唐代改為景教(基督教的一個支派)寺院,早期名稱為崇聖院。遼代改為佛寺,應曆二年(952)至八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重修,元順帝賜名十字寺,恢複景教。明清時又為佛寺。

      1919年有個叫哈丁的洋人來到這裏。寺中的兩塊石刻上清晰的“十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從此掀開考古和研究十字寺。這是自唐代635年基督教進入中國以後唯一有遺址,碑文和古樹的文物。     

2。由於年久失修,目前隻剩下山腳下的遺址.

以及下列文物:

A)坐北朝南的寺廟地基和遺址

B)一棵枝繁葉茂的古銀杏樹(樹圍5.24米(m,下同),樹高約30米)

C)漢白玉石碑2通,一為遼碑,碑文正麵上方橫書:“三盆山崇聖院碑記”,碑高204厘米(cm,下同),寬91厘米,厚20厘米。另一為元碑,碑額頂端一圓球內刻有十字,左右各有一條石雕雲龍,正中刻有“敕賜十字寺碑記”。元碑中記:“解像教攸興,其來久矣,有斯利益,是以修崇都城西百裏有餘地名三盆山崇聖院。”這裏的解像教,無疑是指不拜偶像的景教而言。碑高307厘米,寬92厘米,厚20厘米。但碑文是明嘉靖十四年乙未歲(1535年)“具實抄寫前文”(見銘文)重刻的。D)碑附近左右兩邊有漢白玉雕龜跌石2個,石柱礎4個,有直徑48厘米的圓柱基石一個。另有兩塊漢白玉大理石十字石刻現存於南京博物院,該石刻花紋精美,十字清晰。其中一塊石刻正麵上方為一十字,下側刻有古代敘利亞文,經專家認定內容為聖經經文,意為:“仰望他,寄希望於他”(參看《舊約聖經•詩篇》34篇5~6節)。石刻右側一麵雕刻一束菊花,左側一麵雕刻一束冬青草。另一塊石刻正麵有十字,但無文字,有桃形的兩顆心相對望。經分析,初步認定為位於原景教十字寺正殿東南和西北角的兩塊抱柱基石。

這些文物常年曝曬在日光下。

3。從新修建基督教遺址十字寺的設想

      鑒於目前國家撥到十字寺的資金有限,我們將采取私人出資,同國家文物管理單位緊密合作的方式,從新修建基督教遺址十字

一。出資方負責分期將原來的五間殿宇建起,殿宇陳設西方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曆史,並把暴露在日光下的文物保護起來,共人們參觀。

二。出資方定期居住在此,並且同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共同維護,和管理。具體細則可以雙方商訂,有效期50年。

三。中方合作單位:國家文物局;直接的管理單位:房山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

4。交通

目前交通非常方便,2005政府將柏油路修到三腳下。公車路線:

       六裏橋東,乘836(天橋--大韓繼,快車)到周口村路口下車。(70分鍾)

       從周口村路口乘 “房38路” 到車廠村公交終點。(30分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