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年10月31日,德國的牧師和大學教師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針對天主教的贖罪卷(自己犯罪後拿錢贖罪),和煉獄(人死後暫時居所)之說再也不能容忍了。他寫下95條反對贖罪卷等天主教教理有關大字報貼在教堂門口,從此掀開羅馬天主教的改革運動。其實這份大字報並非是要倡導宗教改革,他隻是以討論的方式探討贖罪卷的教理。當時信眾都認為通往天堂的鑰匙在教會手裏,因為聖經馬太福音16章耶穌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它。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是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一個人如果在教會中沒有把罪洗淨,死後會進入煉獄,經過煉獄之熬煉才能進天堂。馬丁路德反思:如果贖罪卷能把人的罪洗淨,那耶穌還為罪人被釘十字架幹嗎?人如果靠自己能洗淨罪惡,上帝的恩典表現在哪裏?馬丁路德再次讀羅馬書,保羅的因信稱義教導再次打動他。我們的罪隻有靠耶穌基督才能洗淨,凡信靠他的,他就賜永生。如何才能算信耶穌?那是另外一個神學話題。贖罪卷讓教會和牧師變得極其富有。感謝被大夥燒死的改革家胡斯,基督教的偉大之處就是它會總結教訓,不犯同樣的錯誤。這次從國王,到教皇,一直到教廷委員會都主張路德撤回那95條來解決爭議。1521年4月18日馬丁路德站在皇帝查理五世,和貴族們麵前,在Worms城市拒絕了。他說:除非聖經有明顯的經文證明我錯,不然我不相信教皇或者教廷委員會,因為以前他們把改革者胡斯燒死,犯過錯誤。馬丁路德的堅持,基督教的精神,讓天主教的改革拉開序幕。神學理論探討在各國展開,瑞士的慈濟理(Zwingli),法國的加爾文(Jean Calvin),加入這場改革當中來。當時天主教麵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聖經正典的確立不清楚,這讓馬丁路德找到這個漏洞,於是馬丁路德開始按照他能找到的證據確立聖經的正典(有爭議,有些人認為聖經正典已經確立。如果已經確立,馬丁路德豈不是篡改聖經嗎?辯論者會說:不,是馬丁路德回到正確的正典上去)。目前擺在新教(改革宗教或歸正教)麵前的聖經經文比原來天主教用的聖經經文在舊約部分少了7篇。其中為死人禱告的舊約書卷馬加伯一,二書就在那被除去的7篇之中。馬丁路德以後新教用的聖經舊約部分是猶太人在主後大約90年確立的,它隻包含39卷書。可以理解,由於大多猶太人不信耶穌,不認為耶穌是彌賽亞,所以凡是能指向耶穌是彌賽亞的書卷都被排在正式經書之外,新教稱之為“偽經”或“次經”。馬丁路德由於受到曆史的局限性,無法考察到原文,保險起見保留了舊約39篇。1947年死海古卷在昆蘭山洞發現,那些被認為是“偽經”或“次經”的殘片是真實的。天主教的正典經文確立是在1547天特大會上才正式確定,舊約46篇,新約27篇。而新教聖經舊約收錄39篇,新約一樣27篇。新教爭論是靠不住的,因為如果天主教已經關閉聖經正典,它不可能在馬丁路德教改後在天特大會上再次定義。問題來了,耶穌死後的門徒時代用什麽聖經? 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這個譯本包含新教稱之為“偽經”或“次經”的書卷。
附錄:
新教舊約:39卷
天主教:39卷加七卷次經
東正教:39卷加七卷次經,再加「以斯得拉一書」I Esdras、「瑪喀比三書」3 Maccabees、「瑪喀比四書」4 Maccabees、耶利米書信 Letter of Jeremiah、瑪拿西禱言、詩篇1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