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說:"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個人資料
正文

基督教教理形成簡史(20):真的腐敗

(2016-03-22 09:27:59) 下一個

在基督教整個2000多年的曆史中,真正腐敗的教皇極少極少。但是因為他們是神職人員,世人對他們的衡量標準也極其高,從而形成一種錯誤的印象,認為中世紀特別黑暗。天主教教廷從1309年搬到法國南部的Avigon,到1409年又回到羅馬,這期間被稱為“巴比倫被擄”時期。以後為了約束和監督教皇,教會委員會(The councile of Constance)成立。但是這種監督機製並沒有特別有效,特別是對改革家胡思的迫害,對教皇的約束也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亞曆山大六世教皇(Alexander VI,1431-1503)最具有代表性,這位出生於西班牙的教皇,被認為是文藝複興時期教廷腐敗墮落的象征,行為最為放蕩和不擇手段的教宗,他在政治上也擁有超出尋常的野心,並以大肆斂財和為私生兒子(至少5個為人熟知的私生子女)所進行的處心積慮的謀奪而臭名昭著,但他卻並非這些劣跡的首創者,他的前任們諸如西克斯圖斯四世、英諾森八世之流為他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亞曆山大六世高大英俊,聰明,有雄辯的口才,他的講道常常使女性著迷,這就為他有多的情婦埋下誘惑。他一生有眾多的私生子。但是這樣的人往往聰明能幹,他也作出許多貢獻,比如教皇子午線的界定,成功解救西班牙和葡萄牙日益尖銳的矛盾,這也是為什麽後來巴西說葡萄牙語,而智利說西班牙語。這個人最後死因不明,有人說他被謀殺,有人說他被上帝懲罰而死。正如聖經上說得【林前五5】「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上帝有時要把某些人提前接走,而為了拯救他的靈魂。同時也並非提前被接走的基督徒,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要有屬靈的智慧去辨別。
  利奧十世(1475-1521)上台後大興土木,任命拉斐爾為工程總監,繼續修建教堂。可是錢從哪裏而來?他們從聖經中找依據,那就是“贖罪”,出售贖罪券。他有句名言:“既然上帝讓我們作教皇,那我們就好好享受吧!”盡管利奧十世出身高貴,沒有個人品德問題,但是他把教廷修的光輝燦爛,讓意大利文藝,藝術達到頂峰。從而也使金錢短缺,迫使許多人離開神的教導,走向世俗化。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宗教改革浪潮來勢凶猛,誰也擋不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