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翁

神說:"要有光." 就有了光. --1.3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1.1
個人資料
正文

來華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2011-06-11 19:51:54) 下一個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 或者譯為明恩普。1845年七月18日生於美國康州沃農(Vernon)鎮。畢業於聯合神學院,和妻子Emma Jane Dickinson結婚後不久,受公理會(Congregational ministry)差遣於1872年來華傳道,初在天津,1877年到魯西北地區宣教,在山東省恩縣龐莊(今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龐莊)建立其第一個教會,先後在此建立起小學、中學和醫院。 直到義和團運動爆發,才離開恩縣龐莊(很神奇,龐莊教堂處在義和團運動的發源地,而未遭到破壞),進入北京使館躲避戰亂,並擔任守門員。他於1926年退休,1932年在美國加州去世,享年87歲。他在中國傳教54年,將自己的大好年華獻給中國的普通農民,以耶穌基督的的大愛,譜寫了光輝的一生。同時寫了大量有關中國的著作,如《中國文明》《中國人的素質》《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的研究》等。就是那個時代的魯迅讀到明恩溥的東西都為之感動。

明恩溥帶著耶穌的大使命,來到4億人口的中國,與中國農民近距離的接觸,真實地了解了中國的國情和民情。也認識到隻有上帝和建立先進的教育才能拯救中國長期封建落後的局麵。正是帶著這樣的使命感,憑著來自耶穌的愛,忘掉義和團民殺害洋教士的痛苦,走進白宮,向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議,將清王朝支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的60%用來在中國興學、資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現在中國最有名的大學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就是這一成果之一。我們不能否認有些極少數宣教士是特務,壞蛋。但是我們更相信99%的宣教士將耶穌的大愛介紹給中國,並將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民主,自由和宗教帶到中國,對中國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相信明恩溥躺在上帝的懷中,看到現今中國的改變,他一定有衷感謝上帝的恩典臨到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