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22 (2)
2024 (1)
人生模板(中)
喜歡看到在意的人為自己受苦,那是人所以為的價值體現。因為人們會把受苦與愛等同,又把被愛與自身的價值等同(這個話題也許會在解構愛的時候細寫)。其實人也甘願為所愛的人受苦,隻是必須要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之下,這個前提就是,如果能夠換回足夠的價值感。什麽是價值感?簡而言之一個字“值”。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值”。你的付出與所得匹配。
靜以前看過三毛編劇的《滾滾紅塵》,也是一個很“值”的悲傷的愛情故事。影片的結局是,女人拿到一張逃離大陸的船票。她將男人誆到碼頭,然後眼睜睜地看著他被蜂擁的人潮永遠帶離自己的視線。當然影片也暗示了如果男人知道實情必不會獨自逃生。灑脫如三毛仍然落入窠臼,無法正視那骨感的現實。既然原型是張愛玲和胡蘭成,那麽你如何能指望這故事感天動地呢?張胡演不出悲劇。
悲劇本身也是人為打造的,真正在悲劇裏的人就隻剩下求生了。太多不得不分開的理由,太多辛酸的無奈,太多命運的捉弄。似乎除了人沒有錯一切都錯了。既然人沒有錯,就盡可以去哀怨去回味去扼腕歎息去設想無數的可能。以至,去愛上悲劇本身。隻要想一想盡力伸出卻無法握住的手不斷回眸卻越來越遙遠的距離。心碎也是一種詩意,隻要值得。
母親當年為了靜對強子的不離不棄十分不理解。她問,如果你生病他會不會同樣地對你?這話的確在靜的心頭紮了一根刺。強子說,我自然會的。靜也信他,但仍然不免鬱鬱。很多事如果沒有得失就無所謂悲劇。開始追問便找不到去做的理由。世人所愛的悲劇創造不出傳奇,依然是一種交換,等價的。
也許還有人愛憂傷的氣質。一種置身於雲霧之中的淡渺眉宇間難以抹去的輕愁,不免讓人生出想要上前去撫慰的憐惜。隻是誰能真正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陰影和鬱積呢?若心情不肯走到陽光底下陽光也無法走進雲霧深處,如何能夠指望那裏長出燦爛的花朵?
還有什麽愛上悲劇的理由?因著不忍心看到一朵花漸漸地枯萎就在最好的時候狠心剪下來讓美麗定格?這樣的荒謬其實無處不在。假作勇敢而明智的舍棄,不過是不敢放任生命的自由流動。無論理由多麽荒誕,下意識地戀上悲劇卻常常是悲劇發生的緣由。因為意識創造生活。
如果你想要無花果,就必須去認真地清除每一根蒺藜的枝條。
在滾滾紅塵中尋一份自在逍遙。靜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屬於世界。為什麽不自己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