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水寧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稀缺(2)生命的顏色

(2015-11-16 14:12:58) 下一個

——我們所期待的逐漸遠去,所恐懼的日益臨近。

 

我在黑暗中歎息輾轉,浮想聯翩,主要原因並非為那些罹難者。真正能夠讓我們感同身受的,隻有那種切身的代入。想像著,當自己在咖啡館裏和朋友說笑,或者在音樂廳裏享受搖滾的狂歡,或者在看台上為喜愛的球隊呐喊時,災難可能毫無征兆地臨到。有人扣動了某個扳機,你的世界頃刻間天崩地裂,你從天堂墜落到沒有光亮的地獄。從今以後,你是否還能坦然擁有曾經安寧的日子?

朋友說,因為恐怖事件取消了周末看電影的計劃。我也半開玩笑地接話,以後應該把聽音樂會的危險級別上調到僅次於上戰場。

巴黎的一場恐怖事件,引發了相隔萬裏的加州小鎮的人們心理和行為的改變。也將帶來整個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的動蕩。還有什麽樣的事件能夠產生更強大的效應呢?

這就是恐怖的力量。恐怖分子正在借著散布恐怖,來做到他們自身無法做到的事情。其實,我們一生遇到恐怖事件的機會遠遠小於遇到車禍、地震、意外事故的機會。但恐怖分子刻意用地獄般血腥的場景令我們心靈顫抖。當恐怖經過種種聯想的加工變得栩栩如生的時候,恐怖不再需要借著武器,就大模大樣進入我們的生活,每天在我們的眼前獰笑,在我們的耳邊嚎叫。一點一點地摧毀我們的心靈。

 “吸引力法則”裏提到,我們的關注在哪裏,哪裏的力量就增強。與其反對暴力,不如倡導和平。當我們專注於恐怖時,恐怖就變成比原子彈更加強大的武器,讓我們在它麵前戰栗驚恐,倉促應對。失去彌足珍貴的理性,丟棄“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的信仰,忘記我們怎樣走過叢林進入寬容和接納的美麗花園。我們在慌不擇路中試圖重拾仇視和敵對,不惜以惡還惡,以暴製暴。我們以為,消滅所有製造恐怖的隱患,就可以重新找回我們的安寧。其實,所有的安寧都在我們的內心之中。

是的,所有的安寧隻在我們的內心之中。

我不在說任何行為。不在說反恐措施,不在說接收難民。

我隻關心行為背後的內心,因為心是行為的種子。懼怕的心帶來狹隘、膽怯、冷漠、固守、偏執,甚至仇恨,讓惡之花開滿各處。這正是恐怖主義者所要的結果。讓這個世界冰冷而無情,讓陽光不再傳遞溫暖的信息,讓人行走於繁華卻孤立無助,讓勃勃生機被絕望沉寂代替。

不要讓恐怖主義分子得逞吧。我們可以看清他們的怯懦和愚蠢,藐視他們殘殺同類的惡行。無論我們決定做什麽,無論結果如何,都坦然無懼。哪怕邪惡勝過正義,哪怕野蠻踐踏文明,都不可放棄內心的友愛、仁慈、善良,還有希望和勇氣。隻因為我們,生而為人。

所有的恐懼都隻是在路上。它抵達的時候,也是它消失的時候。就像聽著窗外呼嘯盤旋的風,那暴虐難免在我們心頭回蕩。而當我們迎向風,我們會忘記恐懼,隻管裹緊衣服,一力向前。就像死亡是人類終極的恐懼,因為我們每一天都在走近它。而當死亡降臨時,人卻永遠免除了恐懼。

“……如果死神停下它的工作/永不再臨/將會有無數呼號懇求它前來/解除創傷疼痛/這真是一個/費思量的迷題/你孤獨地站在那裏/死神悄悄走近/在你的耳畔脈脈低語/跟我回家吧。”

這是一首英文小詩的最後一段,我將它簡略地翻譯過來。我剛剛在一間畫廊裏讀到它,是一幅畫的配詩。畫廊裏所有的畫都是出自癌症康複患者之手。詩中流露的劫後餘生的平和安詳,讓我一再回味。

我離開畫廊,特意到商場為自己挑選了一條暖玉色的圍巾,用來搭配身上那件黑色毛衣外套,替換下原來黑白色調的圍巾。讓自己走在深秋蕭瑟的風中,也能感受到生命蓬勃的顏色。那是四月裏梨葉的顏色,雪白的梨花將將凋謝,滿眼都是盈盈滋潤的綠意。每一片迎著陽光的葉子,閃亮通透如明淨的翠玉。

從商店出來,已近傍晚。淺藍色的天幕上,一彎細細的月牙,將整個天空勾勒成一張巨大的笑臉。

因為每一天都在走向死亡,生命才如此美麗。

以此文紀念那些巴黎血案中的遇難者。

 

附注:

我本來將這篇文章的題目定為“恐怖的力量”,但我寧願蔑視恐怖的力量。寫到最後,我忘記了恐怖。

這篇文章雖然因巴黎事件有感而發,也在寫我對於恐懼的看法。我以為恐懼是摧毀我們心靈和生活的巨大力量。

我們以專注來抵製恐懼,如同我們以絕望來期待。這讓“我們所期待的逐漸遠去,所恐懼的日益臨近”。所以,我將此文列為 《稀缺》之“所求即所得”的續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水寧 回複 悄悄話 “以死向生”,這讓我想起常常想到的“聖經”上的一句話:你若先求神的國神的義,這些東西都會加給你。
這是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悖論。但我卻經常能在生活中體會到。所有想要的東西都必須放下,然後才能得到。但這似乎降低了得到的快樂。不過想到快樂永遠無法持久,也就不那麽要緊了。

新年好!(寫完上麵的話,我隻好用“新年好”替代了本想說的“新年快樂”:))
Idontlikeit 回複 悄悄話 從個體和人性來說, 你說的非常的好。我前些日子和朋友討論過, 有一個話題是" 以死向生"的態度來活著, 特別在麵臨生死疾病, 恐怖襲擊和各種天災的時候。隻有極少極少的人能看透, 而他們/她們往往都是親曆者。我的朋友就是這種人。。
謝謝你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