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聞 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有建言者: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堆。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質真若儲。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卻無名。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一、 人對道的態度怎樣?
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聽了講道,沒有話說,勤勤懇懇地去修練。
2、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聽了講道,時信時不信,興趣來了,就拿本《道德經》讀讀或背背。如果牌友來了,三缺一,正等你去打牌;舞伴來了,趕快去跳舞,就把《道德經》忘到九霄雲外了。
3、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士聽了講道,人不能自私自利,要助人為樂,舍己救人。他就哈哈大笑,這算什麽道哇,老一套,如果不笑,那就不是道了。
二、 建言者的反映。
有建言者:有愛談別人的人,即背後議論別人的人。
1、對修道者的反映:明道若昧,明白道的人,他能預計事物的發展,別人就說他是瘋子、愚昧;進道若退,修道修德長進了的人,處事為人要忍讓,不與人爭鬥,別人說他沒有用,不去爭先反而退步了;夷道若堆,剛開始修道修德的人,前麵的困難重重,路障成堆。
2、對剛開始修道者的反映:上德若穀,德高望重的人要熟背《道德經》,別人說他變成了書呆子,掉進了深穀;大白若辱,清清白白的人,別人還要罵他、侮辱他;廣德若不足,德越廣博的人,越虛心處下,別人說他越感到不足;建德若欲,建成的德,人家主動做好事,扶老攜幼,助人為樂,別人說他是私欲,表現自己,撈取政治資本。質真若儲,隻有貨真價實的德,才能長期堅持修下去,否則,別人一說東道西,就認為:好心不得好報,算了,不幹了。
三、道的四大表現。
1、大方若足,人分聖人、賢人、善人、好人、壞人、惡人六種,任何人都可以求道,隻要你求,道就有助於你,所以,道是最大方的,隻要你按《道德經》去做,就能滿足你的心願。
2、大器晚成,大器必須精雕細刻才能完成,凡是要做成一件大的事業,必須經過長期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3、大音希聲,最大的聲音是不常聽見的,超新星爆炸,聲音可大嘛,還有比這更大的聲音,如果你聽見了,你也不存在了。
4、大象無形,最大的形象往往是看不見的,宇宙就是道,它有多大、形象怎樣,你看見了嗎?沒有,所以大象是無形的。道卻無名。道確實找不到合適名稱的。
四、對修道者的希望。
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對修道的人,要做到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