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歲月

嗬嗬, 想寫自己的一些往事, 整整拖了五年時間, 乘著金融海嘯難得偷閑, 動筆了......
正文

人生隨筆(1) -- 忘年至交

(2009-03-27 00:50:43) 下一個
我的文件櫃裏一直收藏著一張紙幣,是一張二十麵額的美元, 我保存了將近十七年。 它的購買力一定大不如當年我收到的時候,可我覺得它是最保值的貨幣。

92年的夏天, 我在唐人街臨時落腳幾個月後, 輾轉到康州的NORWALK市, 在“長城”中餐館打工謀生適應環境。  

那是我初識吉姆大叔的地方, 那年我十六, 他是五十四歲, 一個黝黑高大,神態溫和的地道美國人, 頭發略顯灰白。 第一次他進來餐廳叫外賣, 因為中餐都是現炒現賣,他就坐在一旁等待, 低頭在紙上寫畫著。 我少年心性好奇,又沒有其他客人, 就湊過去看他在弄什麽名堂。  原來他在解一道益智題, 我略作思考, 就解了出來, 他有些吃驚, 意帶欣賞看了我一眼,又拿出一道題要我解。  雖然我是文科生, 但是美國普通數學益智題卻難不倒我, 三下五除二又解決了。 他頓時對我這小孩有了興趣, 就和我聊起家常, 雖然初來美國, 我的口語並不流利, 不過兩個人還是相談甚歡。  天文地理政治地侃了十幾分鍾,,,,,。

後來, 他成了店裏常客, 大家更熟, 成為忘年之交, 知道他在PINTNEY BOWES郵寄係統任資料主管, 獨身居住康州。 名字叫JIM WHITFIELD JR,  所以就以“吉姆大叔”(UNCLE JIM)稱之。 我因為頭腦靈活,外向又狡黠, 他就叫我“小蛇”(SNAKE)。 他常常在我工休日帶我出去遊玩吃飯, 美國的麥當勞, FRIENDLY, 紅龍蝦餐廳, PENNY’S, DINNER等連鎖餐廳都帶我嚐個遍。 而且每次在和他風趣幽默的交流中對這個陌生的國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知道了很多美國人思考問題的立場和價值觀,  算是上了“走進美國”的生動一課。 他知道我節約開銷, 很少電話回家, 就常常讓我用他的電話掛回家中和父母聊天, 一解鄉愁。 

那時候生活重壓之下, 連自己的生日也忘了, 生日那天吉姆大叔興衝衝的把我從餐館叫到他車上, 遞給我一個信封, 打開一看, 原來是一張生日賀卡, 和一張二十元的紙幣。  他慈祥地說:“我也不知道你們生日喜歡收什麽禮物, 你就自己看著辦, 嗬嗬”。  那時候我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個小皮箱, 晚上下班回家, 就把卡和紙幣珍重的放在箱底, 一直保留至今。

後來我又到處打工求學, 離開了康州, 但是在開始的兩年, 隻要我在紐約附近的州縣居住, 我總會在節假日到他家聚聚, 打打牌, 玩玩一些智力遊戲。 吉姆大叔喜歡中國最簡單的撲克玩法“爭上遊”, 他說這是很有謀略和智商的GAME。 ( 嗬嗬,可能他在普通美國人中堪稱算術高手, 在中國人裏隻能算高中水平吧!) 

再往後, 學習畢業, 參加工作後, 事務漸漸越來越忙, 大家相聚就少。 不過吉姆大叔還是被邀請參加了很多我人生的重要場合: 9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 01年公司年度餐會上發言, 08年的入公司名人堂和我的美國入籍儀式觀禮等等。 

他收入頗豐, 曆年來資助過不少各國移民少年人, 口頭禪就是:“和我的同齡人呆一起很無聊, 和年輕人一起成長很有趣。”  但是, 其他族裔可能肯能比較人情淡薄, 隨著年輕人們成家立業, 也比較少來探望他,他現在年過七十, 孓然一身, 雖然退休生活富足, 但難免寂寞。 華人念舊, 加上我的業務出差經常在康州, 每次經過NORWALK, 我總會電話致意或請他一起共進一餐,匯報一下近況, 侃侃當年故事, 把那張在藏在心底永遠保值的紙幣拿出來展開熨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