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寓言:常德浩先生的“不安”座右銘

(2008-10-18 19:38:57) 下一個

寓言:常德浩先生的“不安”座右銘

醫生手記 (注:此帖隻作寓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常先生在路上走,一隻瘋狗在對常先生狂吠。常先生立刻想起了他剛剛有的一個座右銘:“不安的聲音最好...有些聲音比如粗魯狹隘的聲音, 隻是讓人好笑, 並不會不安...如果不安, 那一定是哪兒不痛快, 不自由 ”……

於是常先生覺得瘋狗的狂吠隻是粗魯狹隘,這是讓人好笑的,他笑了。

瘋狗撲了上來,咬了常先生。常先生感到很疼,但是常先生又想到:“國人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地缺乏的,所以必然導致心理承受能力的無比脆弱。曆史上和現在的種種人物和事件表現出來……比如,…… 不放過‘冒犯’了我的心態是國人的一個典型寫照……漢族就是一個思想上十分小氣的民族,總是放不下一些心中怨氣、冤氣、悶氣、怒氣,總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別人的重視和尊捧。是因為心中沒有力量的緣故……這恰恰是國人思想空虛的直接後果……

因此,常先生認為,即使被瘋狗咬了,疼痛,也是一種對自己德操修養的錘煉。他沒有在意,他甚至在想,如果是共產黨,早就會把狗殺了,甚至於還會誅狗十族,而我不會,因為,我自由人的心靈能應產生一種十分寬容的“尺度”……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動物咬傷後,在潛伏期是無任何症狀的,如不及時采取措施,病情會緩慢漸進。

  

不久,常先生進入了狂犬病的早期,低熱、頭痛、全身發懶、惡心、煩躁、當然了,他也產生了強烈的恐懼不安等症狀。他開始對聲音、光線或風之類的刺激變得異常敏感,甚至稍受刺激立即感覺咽喉部發緊。被瘋狗咬傷的傷口周圍,也有麻木、癢痛的異常感覺,手腳四肢仿佛有螞蟻在爬。

 

常先生依然不忘記網友知凡的光輝評論:“不安的聲音最好...... 如果不安, 那一定是哪兒不痛快, "自由", 得自我批評自我進步一下不是...

現在,常先生自己病了,不正是映照了“人的一生應該在這個“不安”的思索中度過。”-----這句精彩,超凡,脫俗的警句麽?隨著病情進入興奮期。常先生也處於高度興奮的“不安”狀態。他甚至於開始表現出極度恐怖,恐水、怕風,遇到聲音、光線、風等,有時候都會出現咽喉部的肌肉嚴重痙攣。

幾天後,常先生開始在“不安”中變得安靜下來,但是,隨之出現全身癱瘓,呼吸和血液循環係統功也出現衰竭,迅速陷入昏迷,當常先生的朋友,親人得知後急急忙忙請來醫生時候,常先生已經再也不能“不安”了……

當醫生問:“為什麽事發當天不及時去醫院看醫生?”時,沒有人回答,大家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兔死狐悲,很多人都很“痛苦不安”。

作為一個醫生,我也被這種“不安”感染了。不過我的“不安”是:“還有多少瘋狗在害人?還有多少瘋話在騙人?”

20081019

 

罵人,在論壇有啥好?

來源: 常德浩 08-10-18 16:55:32

我寫:我不覺得罵聲有什麽不好?江兄問:罵人,在論壇有啥好?

這是一個值得一說的問題。所以寫一點個人看法。

論壇裏的討論應該是怎樣的形式為好呢?我看法應該是不拘形式。一種再好的形式,一旦成為規則,就會走向反麵。人的本質就是沒有本質。其本質在於不斷的本質出來。也就是說,現在的本質處於流變之中,下一刻就不成其為本質了。因為這個原因,人在此刻給自身定下的規則,下一刻就可能不適應新的“本質”了。一個與時俱進的好規則,必須容納這樣的本質流變。這是一切法律和規則的形而上學。繞這麽遠,無非是說,形式不可在任何事候落入巢臼。

我說的自由也是如此。自由不等於沒有限製。但限製決不能在任何時候超越自由,改變自由的性質。

罵人這個問題就是自由與限製的一個好例子。先說罵人意味著什麽?罵,可以是惡罵、怒罵、笑罵和有質量的罵等。給人的感受輕重不同。但關鍵問題是罵人涉及罵與被罵兩方。缺一方不可,任何一方的不同理解都可以影響到“罵”的程度和性質。比如有人罵我是一條狗,一個流氓,一灘屎,等等的時候,如果我確實被激怒了,那麽這就成了對方在罵人。但如果我不在乎呢?我實在不在乎別人將我比作狗、流氓和屎,我覺得沒什麽大不了。那個時候,對我而言,對方的罵就不成其為罵了。當然,這隻是對我個人而言,可能我臉皮較厚。我隻是舉比較極端的例子,並不要求同學們都成為“厚臉皮”,風吹不入,雨打不進。我想說的是,人的接受程度確實有不同,抗罵能力也有不同。不容易對所謂的“罵”定出標準來。

我一直鼓吹自由人的概念。這裏也涉及對待批評和尖銳責難的態度。自由的心靈其重要性在於自由帶給心靈的力量。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們以後可以多討論自由。這裏我要說的是,自由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是真正力量的來源。你可以沒有這個力量來生活,你不會因為沒有力量而死去,就好比你不會因為沒有思想而死去一樣。你照樣可以身體健康地活下去,盡管你會因為缺乏這個力量而變得精神脆弱。國人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地缺乏的,所以必然導致心理承受能力的無比脆弱。曆史上和現在的種種人物和事件表現出來的內在精神,我常常感覺是對於“脆弱”這個語詞的注解。比如我想到漢語裏一個十分氣壯山河的說法“犯我大漢者,雖遠必銖!”。你膽敢侵犯我這個無比偉大的民族,好小子,你逃到哪裏也難保狗命!至於犯什麽不重要,什麽是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你“冒犯”了我,那我就不能放過你。

這種你“冒犯”了我,那我就不能放過你的心態是國人的又一個典型寫照。似乎生活的全部意義就是發現這種“冒犯”,讓自己被激怒,然後找一個氣壯山河的理由,跟你幹到底。生活終於有了目標,它好像不再是空虛的了。很遺憾,這恰恰是國人思想空虛的直接後果。

而一個有著真正自由思想的人,他不會再去走這條狹窄的道路。世界的廣闊是心靈開拓出來的,不是靠追殺仇人和異見者的成功鑄造出來的。一個依靠後者來書寫曆史的民族,肯定是一個小氣的民族。漢族就是一個思想上十分小氣的民族,總是放不下一些心中怨氣、冤氣、悶氣、怒氣,總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別人的重視和尊捧。心中沒有力量的緣故。

自由人的自由心靈是裝不出來的。一種罵對你是罵,那就是罵,你假裝不是罵,也不能裝得很久。比如我讀到李世民的時候,所謂中國曆史上的明君,他心中其實並沒有自由的力量。他算是有點氣度的人了,還能容忍魏同學罵幾句。但如果不是李太太跪下來勸他的話,魏同學的腦袋也要在罵聲中被李同學砍下來了。另外毛同學也是,裝的很民主很願意聽梁同學的意見的樣子,沒過多久就給人家顏色看了。這一點還比不上唐朝人。

故此,以自由人的心靈來應對“罵”,那就會產生一種十分寬容的“尺度”。這個對論壇很重要,對一個號稱自由的論壇那就是如同血液般的不能缺少了。

我常常喜歡“罵”不懂得去爭取心靈自由的同學為“賤人”。有些同學不高興,有些同學知道我實質上是在“泣血痛柬”。這樣的罵聲,我還希望能從別人那裏常常聽到呢。不是說我罵就可以,或者對自個兒的罵聲如何欣賞。而是說罵聲中一樣可以有真理和比較精辟的思維。我們要學會透過罵聲去看到這種精辟。我常常這樣去看別人的罵,找一找,有沒有。沒有?沒有也沒什麽大不了。有?那就如獲至寶了。謝都來不及呢。

昨天我上一貼,說起“一個自由的論壇一定會興旺和繁榮,而興旺和繁榮依靠的是自由。讓我們容忍、歡迎、理解和認可不同的聲音,哪怕這些聲音讓你不安。” 知凡評論道:“不安的聲音最好...有些聲音比如粗魯狹隘的聲音, 隻是讓人好笑, 並不會不安...如果不安, 那一定是哪兒不痛快, "自由", 得自我批評自我進步一下不是...” 她說得好!我要在論壇聽到的,就是這個讓我不安的聲音。“不安”看來應該成為我的座右銘,人的一生應該在這個“不安”的思索中度過。那得依靠同學們的罵聲才能做到。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