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張女士今年38歲,作為一名客戶經理,平時工作壓力巨大,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失眠情況十分嚴重。加之張女士的飲食習慣很不規律,常常吃些不健康的食物,因此胃病也找上門來了。
因為要趕早高峰,張女士經常不吃飯就直接出門上班,而最近幾個月,她感覺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稍微走幾步就感覺特別疲憊。
因為影響到工作生活,張女士抽空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竟然有點高血糖。醫生叮囑張女士注意調理飲食,適當運動。
剛好張女士因為從同事那裏聽說小米粥可以改善睡眠和養護胃部,於是開始每天堅持喝一碗。剛開始喝的時候,張女士的睡眠質量有了一定的提升,胃部也逐漸緩解了些許不適。
然而,這樣的飲食模式持續了半年多,張女士開始出現了口幹舌燥、頻繁上廁所等情況,到醫院複查,結果卻被告之血糖“飆升”,已經發展成糖尿病了。
張女士疑惑不解,小米粥不是養胃控血糖嗎?怎麽後果這麽嚴重?
一、小小一碗小米粥,營養豐富
相比普通大米,很多人認為,小米的營養價值更高。的確,從營養成分來看,小米粥“名列前茅”。小米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和B2、維生素E、鉀、總膳食纖維、鐵等營養成分。
研究顯示,每天50克小米就可以滿足普通成人每日維生素E、鎂的15%和18%,而且小米粥還含有大部分糧食中沒有的胡蘿卜素。
提起小米粥,可能不少人都會想到“養胃”,那小米粥到底是怎麽起到養胃的功效呢?
首先,小米粥屬於堿性食品,其中的堿性物質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從而減輕胃部的不適感,有助於緩解胃部的酸痛感。
此外,小米粥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澱粉,這些成分可以在胃中形成黏稠的糊狀物質。當小米粥被消化吸收後,這種黏稠物質會覆蓋在胃粘膜表麵,形成一層保護膜。
這個保護膜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減輕胃酸對胃粘膜的刺激,從而有助於減少胃部不適和胃炎等問題。綜合來看,小米粥在養胃方麵具有一定的益處,比較適合胃部較弱或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
除了養胃,適量食用小米粥還有助腸道健康、促進睡眠。
小米粥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在腸道中形成黏稠的物質,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糞便的排出,從而改善便秘問題。膳食纖維還能減少脂肪、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降低某些致癌物質的產生,幫助預防消化道疾病。
而小米粥當中的色氨酸,可以在體內轉化為血清素,而血清素則被認為是一種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的神經遞質。血清素可以調節人體的睡眠-覺醒周期,使人更容易入睡,緩解失眠問題。
不過,小九要提醒大家,雖然小米粥營養價值高,但“養胃食物”本身因人而異、因病情而不同,可能有的人吃著舒服,有的人吃完難受。
另外,小米的品種、小米粥的煮法的不同也會影響其效果,大家要正確看待。
二、每天一碗小米粥,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小米粥雖好,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小米粥就像“糖水”一樣,長期頻繁攝入,可能就血糖飆升了。
之前提過,食物的GI值越高,其攝入後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在《中國食物成分表》的血糖指數表中,小米飯的血糖指數(GI)值是71。
沈群教授團隊的研究則發現,煮成粥的小米,GI值高達93.6,對比大米的83明顯要高。也就是說,如果小米先泡過再蒸,或是煮成粥,雖然口感好了,但會加快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
那是不是意味著糖尿病患者不能喝小米粥呢?實際上,小米粥的營養價值比“糖水”和米飯都高得多。
建議有血糖問題的患者,可以適當吃小米飯,但不建議長時間浸泡再煮。如果本身血糖控製得比較差,則不建議食用純小米粥,易升高血糖。
如果糖尿病患者實在想喝小米粥,可以嚐試以下方法來控製小米粥的GI值,以及降低血糖升高的速度:
1、粗細搭配,做成雜糧粥
在煮小米粥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粗糧,如糙米或全麥,以減緩小米粥的消化吸收速度,降低GI值,也可以使營養更全麵。
2、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一起食用
除了控製小米粥的GI值,還應注意整體飲食的搭配,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可以配合魚、肉、蛋、奶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發揮蛋白質的營養互補作用。
3、用小米替代部分大米來蒸飯
小米飯GI值不高,但鉀、鐵、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的含量均優於大米。作為主食,即使控製血糖方麵沒有太大的改善,仍可以獲得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除了小米粥,糖尿病患者還可以適當吃一些粗糧豆類混合粥,像皮蛋瘦肉粥、魚片粥、艇仔粥、水果粥、青菜粥等用大米作為主料的粥則不建議食用。而粘小米、粘大黃米的消化速度也比較快,也不適合作為煮粥食材。
三、血糖高的人喝粥,需牢記4個原則
此外,糖尿病患者平時喝粥,還需注意4個原則:
一是喝粥種類要“雜”,以雜糧、雜豆粥為主,包括燕麥、玉米、大麥、糙米等血糖反應較低的食材,或混合一半以上的澱粉豆類(芸豆、紅小豆、綠豆等),有利於控製血糖,增加飽腹感。
二是粥不宜過於軟爛濃稠,應急火煮,稍軟即可。對於雜豆雜糧粥也要烹飪得當,避免煮得過爛過稠。
三是在粥中加入蔬菜、肉類等高纖維食物,如香菇、海帶、芹菜等,以促進營養吸收和控製餐後血糖。
四是注意喝粥的速度,慢慢喝、避免大口喝粥,喝粥時間長可以讓血糖升得緩慢。需注意,空腹血糖過高時不建議喝粥,可以先放涼再加熱喝,以利用抗性澱粉減緩血糖的升高。
總結:盡管小米粥有其營養價值,但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而且不進行其他飲食調節,可能會對血糖水平造成負麵影響。血糖異常人群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在飲食中進行合理搭配和控製,以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