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人類自出生後大腦就快速發展,20~30歲是大腦發展高峰期,之後開始走下坡,尤其50歲以後年老體衰,大腦功能逐漸衰退,往往容易出現記憶力減退、頭痛頭暈、不易入睡、視力退步、情緒不穩等現象,甚至出現老年性失智症等大腦功能衰退的症狀。
根據統計,全球每3秒鍾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即使現今醫學發達,失智症仍然無藥可醫,目前隻能將之視為一種慢性病,延緩其惡化而已。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種疾病的肆虐,那麽,如何趁早保養大腦呢?
大腦愈用愈靈光,保養大腦的方法,除了持續不斷進行腦力訓練之外,也要維持正向思考和規律持續的運動,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做調整,淨化生活環境,並且避免某些傷腦的行為,才能擁有健康的大腦。
頂尖人士“保養大腦”8大招
根據致力於意誌力與腦神經研究的美國史丹佛大學專任教授Kelly McGonigal表示,大腦“保養得宜”是商業界頂尖人士即使每天必須處理大量事項,大腦的運作依然比一般人更為靈活的關鍵。
1、每天花點時間收納
人的行為會在無形中重塑大腦,思考收納就是一種鍛煉大腦邏輯和歸納能力的過程。養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隻要每天花5分鍾隨手整理,就能免去四處翻找物品,耽誤時間的困擾。
2、每天花10分鍾寫隨筆
書寫可以增加我們腦部的含氧量,同時也能鍛煉腦部、眼部、手部的協調,研究指出:有良好書寫能力的人,與人溝通和自我的表達能力也更強。每天花10分鍾寫“隨筆”,不拘形式內容,就能達到訓練大腦的效果。
3、長時間學習後立刻睡覺
大腦有一種奇妙的功能,能夠在睡眠中處理和加深記憶,所以,最好的學習時間就是睡覺之前。不論是學語言、新技能,或是讀一本新書,在你背誦完一大堆知識後,最好立刻倒頭睡覺,這個方法能讓你吸收得更快。
4、聽力訓練
持續鍛煉聽力很有必要,此因大腦裏麵由神經元組成的灰質,是專門執行思考和計算能力的區域,而聽力退化就會導致腦部灰質的損失。你可以每天花幾分鍾,不看字幕聽一段廣播、演講、CD錄音等,每天重複到完全聽懂為止,並且把音量調小,傾聽微弱的聲音能提升專注度,對大腦有益。
5、自己跟自己對話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發現,“自言自語”能促進思考、穩定情緒、提升學習力,對心智有療愈功效。方法是模擬別人問你--今天開心嗎?有遇到什麽好事(壞事)嗎?有什麽感受?然後自己用完整的一段話來回答自己的提問。
6、找到壓力排解的管道
前額葉皮質是大腦指令和管理的中樞,同時也是意誌力和精神力的來源,在高壓狀態下,會導致前額葉皮質快速消耗。因此,想要保護大腦必須適時排解壓力,例如:冥想、瑜伽、散步、運動、聽音樂等,都是很好的活動。
7、不使用負麵的情緒字眼
大腦灰質主導智力水準和學習力,同時也包括:語言能力、情緒控製、感知能力、記憶等。一些負麵的話語會弱化大腦灰質,不論是對自己或對別人,都要盡量避免一些--“我辦不到”、“又搞砸了”、“糟糕透頂”之類的貶抑、消極、情緒化的字眼。
8、攝取健腦食物
經常攝取一些健腦食物,如:起司等,可以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多巴胺是一種腦內分泌物,對大腦有益,它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舒緩疼痛、提升學習力,而經常攝取一些健腦食物,如:魚類、起司、奇異果、亞麻籽油、黑巧克力等食物,都能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
地中海飲食有助健腦
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對預防阿茲海默症有幫助。所謂“地中海飲食”是源自於1940~1950年代,環地中海地區和國家,例如:希臘、西班牙、意大利南部等地的傳統飲食型態。
“地中海飲食”的重要特色在於食用非精製的天然穀物、豆科植物、大量蔬菜水果、適量的乳製品(起司、優格、奶酪)、紅酒、少量紅肉、魚類、少油炸,以及使用大量橄欖油的一種飲食模式。對於獲取良好的營養,遠離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幫助,保養大腦也是非常好的。
此外,中老年人培養一些需要動腦的休閑活動,例如:下棋、玩桌遊、玩橋牌等,或是培養閱讀的習慣,學習繪畫、書法、插花等藝文活動,都可以達到訓練大腦的目的,或者看一些推理影集、題材新鮮的政論性節目也不錯。
空閑時間不妨自行策劃與親友的大、小旅行,透過自行上網搜集資料、規劃交通路線、行程安排,或者查找旅遊地點的人文、曆史背景等過程,都有助於活化腦力,同時能紓壓、拓展視野,並增進人際關係,達到身心受益的諸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