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2024 (62)
黃帝素問,《六節髒象論篇》中記載:“腎者,主蟄,封髒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華”,有榮華外露之意。
頭發的營養來源於血(所謂“發為血餘”),但頭發的生機,根源於腎氣。
腎氣的表現從毛發外觀顯露出來,青壯年腎氣豐盛者,頭發茂密光澤,年老體弱,腎氣虛弱者,往往毛發枯萎脫落。
清朝慈禧太後相當愛漂亮,到了七十歲的時候,頭發還是相當油黑亮麗,每日內服滋補人參、珍珠等,還利用多種藥草如柑橘花、零陵草、辛夷、玫瑰等製成洗發水、護發素,定時梳刷頭發,保持頭發的彈性光澤。
落發的原因千百種,絕不單靠幾種食物或藥品就可解決,更何況飲食必須有節製,凡是適當即可,不宜過量。
1、五穀雜糧的重要性:
三餐至少有兩餐食用五穀米。現代人愛吃麵包、麵條、精致白米,甚至於為了減肥,不吃米飯隻吃蔬菜及蛋白質。
遠古時代民智未開,不懂得種稻,神農氏教導百姓耕種,辨別草與穀,周官有五穀、六穀、九穀之名,詩經有八穀、百穀之詠誦,可見穀類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素問藏氣法時論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經益氣”。
五穀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麻、黍、稷、麥、豆;也有稻、黍、稷、麥、菽之說,分別養肝、心、脾、肺、腎五髒。
自商周以來,地官掌管土地及人民辨別不同的土壤地質,職方式掌管地理分辨各地所屬特有的穀物,教導百姓如何種植及收割,穀物的早熟或晚熟,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來祖先遵守大自然的規律吸取上天賜給我們的天地精華,孕育深奧文化以養身養性,我們怎能不吃穀物,珍惜上天賜給我們的寶貴恩典呢?
每每勸落發的患者食用糙米,五穀類的營養百分之九十以上存在外殼及胚芽,把外殼胚芽去掉之後,吃下去的白米不但營養喪失,還會增加酸性體質及熱量,難怪白飯吃多了不舒服。
五穀米最簡單的作法以糙米為基本必須占有百分之六十,煮之前浸泡一小時以上。
其他綜合穀類可以買現成的五穀米或十穀米等等,有各種穀物混和而成的。
現成的五穀米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另外加上黃色小米百分之十到二十,有些人喜歡薏仁、黑豆、紅豆者,可以加上百分之五左右,視個人體質而調整。
2、山藥
山藥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在《本草綱目》中有“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之說。
它富含18種氨基酸和10餘種微量元素,及其它礦物質,所以有補益脾胃、補中益氣、健脾補虛,益肺滋腎、益氣養陰、益心安神等作用,是現代人熟悉的藥食兩用養生好材料。
山藥的吃法很多,把吃剩的五穀米和山藥燉煮成粥當早餐,或是山藥排骨煲湯,不但美味又可補腎養發。
3、五菜為充
豌豆苗、韭菜乃是養生好蔬菜。大多數的蔬菜對身體都好,除了少數幾種比較寒涼的蔬菜(如苦瓜、竹筍等),不適合虛寒的體質之外,建議多多食用蔬菜。
上述素問所提五菜為充,五菜指的是韭、藿、薤、蔥、葵;有些蔬菜目前已經很難見到,然而對應相屬腎水的藿菜究竟是什麽呢?
大家一定好奇,據一些文獻推測今天的豌豆苗可視為過去的藿菜。豌豆苗目前市麵上容易取得,準備新鮮豌豆苗300到500克,切成小段,快速川燙或清炒都很好吃。
韭菜可以養肝,韭菜是大家熟悉的青菜,韭菜炒蛋、韭菜炒肉絲、韭菜炒豆幹等等都很好吃,自己在家裏料理相當方便,補充纖維素且養肝,不失為家常好菜色。
4、肉類以豬肉對養腎最佳
蓮藕排骨湯補虛、滋陰對於養生長壽是很好的。
五畜為犬、羊、牛、雞、彘;當中彘屬水,五髒又以腎屬水,彘是大豬,可說是今天的豬肉,豬肉有補虛、滋陰的作用,其實對於養生長壽是很好的。
蓮藕排骨湯:把排骨先川燙去血水,加入蓮藕、大蒜、生薑、蒜頭、及其他喜歡吃的蔬菜如菜頭、玉米等皆可,想讓湯汁更甜美一點,可以加一點洋蔥,大火之後用文火慢滾一小時,最後加入一點胡椒即可。
5、五果為助
五果指桃、李、杏、栗、棗。其中與腎同類相屬的是栗。提到栗子,大家可能會想到糖炒栗子,其實栗子要補腎,最好生吃,孫思邈在“千金方?食治”有說:“生食之,可治腰腿不遂。”
生吃有調氣的作用,但是難消化。
蒸炒後食用雖香甜,又亦壅滯氣機。提醒大家,別把栗吃多了,脹氣又黏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