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2024 (62)
近期,因南海仲裁結果引發的中國大陸極端民粹主義的反美潮一再生事:抵製美貨,抗議肯德基,砸蘋果店(山寨的)……一輪一輪的鬧劇最後使得中共的官媒都不得不出麵批評,百姓之中則爭議更烈,這種對愛國以及對美國的認識也引發了海外華人評議。微信公眾號“國際縱橫”22日轉載了美國鳳姐的一篇題為《不把美國的真相說出來,我就太無恥了》的文章,看後或許能留給人更多的思考。
她首先寫道,自己在美國這些年,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美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國的人,他們遇到一點小事就開始唱國歌、喊“USA,USA”。
然後,她講述了幾個自己的見聞:
前不久美國獨立日快到的時候,美國有一家民調公司做了一個關於美國人是否愛國的民調,結果很多媒體都在報道說,愛國人數創下了曆史新低。
結果我一看這個調查,其實那個民調是問被調查者,是否為美國感到自豪。結果今年調查結果顯示,隻有52%的受訪者對美國感到“極為自豪”,創下21世紀以來的新低。
但是在剩下的人裏麵,有29%的人感到“非常自豪”,13%感到“較為自豪”,5%的人感到“隻有一點自豪”,完全不自豪的僅為1%。
所以,完全可以認為99%的美國人都是愛美國的;但是呢,美國式的愛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又不太一樣,美國人的愛國主義包含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
電影《間諜之橋》中,湯姆·漢克斯有一句台詞很經典:“你是德國人後裔,我是愛爾蘭人後裔,是什麽讓我們今天都成了美國人?是因為《美國憲法》這本規則之書,我們都認同這些規則,我們遵守這些規則,我們才成為美國人。”
那麽,美國的愛國主義究竟是怎樣的表現?
首先,美國的愛國主義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他人”(Respect for Others),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麽“尊重他人”能和愛國扯上關係?
其實很簡單,在一個彼此尊重的環境裏,每個人都會覺得呆著舒服。我在美國做美甲、做餐館服務員,沒有人會因為我的職業歧視我,我服務的客人都會非常感謝我對他們的服務。
我才到美國的時候,英文不太好,客人在餐廳點餐的時候,我經常會請他們重複他們要點的菜,我能看得出來,不少客人其實很不耐煩,但是也耐著性子重複菜單,沒有一個人因為這個事當麵罵我,隻是有些客人會選擇少給我小費。
還有,我在美國提著重物在路上走,會有人過來問是否需要搭把手。在外州,走在馬路上,會有車停下,問是否需要捎上一程。我在外州做餐館服務員的時候,躺草地上曬太陽,把書搭在頭上,一會兒過來一人,問我是否身體不舒服,是否需要幫助。
這些事情看上去是小事,但是呆久了,真的會讓人不由自主的去保護這樣一個社會。
其次,在美國,往往是越愛國、越對美國感到自豪的人,越是毫不留情的批評政府、批評奧巴馬。
其實這也和我們中國一句老話暗合:愛之深,責之切。
而且,這種批評甚至把矛頭對準過愛國主義。
2014年的時候,美國有一個縣(美國的縣和我們中國一個地區差不多)的保守派決定在他們縣通過一項計劃,對美國大學預科曆史教科書進行內容審查,原因是他們認為現在的預科曆史教科書上暴露了太多“美國陰暗麵”,有“反美傾向”。
結果這下子捅了螞蜂窩,那個縣的學生罷課,老師也紛紛以請病假的方式不去上班,表示抗議。學生們聲稱“我們就是要求曆史被完整的教授。好的,壞的,醜惡的,不要厚此薄彼。”“美國曆史中負麵的東西也不一定就代表不愛國,我們需要知道那些事情以便將來不再重蹈覆轍。”而媒體則紛紛對學生的行為表示讚揚,美國很有名的一家新聞雜誌《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 News》)幹脆說這些學生才是“真正的愛國者”。
還有,美國人愛國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動不動就拿憲法來說事。
而且美國人就算做了什麽在中國人看來對不起國家的事情,也都振振有詞的說,我沒有背叛美國,我是在履行憲法賦予我的權利。比如去年德州牛仔武裝抗稅的事情,我們亞洲人看,這簡直就是扯旗造反了,但是人家牛仔不是這樣看的,人家一樣的升國旗,兜兒裏麵揣著憲法,認為背叛國家的是奧巴馬政府。
還有facebook的創始人,他因為美國對富人的稅太高,居然跑到新加坡去入了新加坡國籍,美國有人指責他不愛國,他就說,自己隻是在履行憲法賦予的權利。
美國人的愛國既抽象又具體,抽象是指美國人認為愛國不是具體到愛哪屆政府、或者是愛民主黨、共和黨,愛國是愛美國的生活方式;而具體是指美國人把愛國和個人結合得很緊密,因為美國人很講究尊重個人權利,所以美國人對那些犧牲個人權利為公眾服務的人就會很尊敬。
比如軍人在美國的地位就很高,我自己在紐約就看見過好幾次,軍人搭乘公交的時候,老百姓主動過去和他們握手,感謝他們對國家的貢獻。
總之,我覺得美國式的愛國主義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尤其是“尊重他人”,如果有些國家能把“尊重他人”納入愛國主義教育,相信就不會有那麽多人來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