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我在香港的兩年工作經曆

(2007-09-26 02:46:50) 下一個

回國發展是文學城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本人曾寫過一篇“談談我的兩年海歸經曆”, 講的是我在上海的工作經曆。其實,在到上海以前,我還在香港工作過兩年。這篇文章我想談談我在香港的工作經驗和體會。

在去香港以前, 我已經在新西蘭做了兩年的IT工作,有一點海外的工作經驗。2000初的時候,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已經開始破裂,但在香港還沒有明顯的跡象。我也就是看看網上以及報紙的招聘廣告,隻花了2個星期,就有了兩個job offers。 我選擇了一個做網絡安全台灣背景的公司。公司得到了一大筆風險投資,剛把公司的總部從台北遷到香港。 當時是那些網絡公司燒錢最狂熱的時候。我們的辦公室在一個香港中環的一個新寫字樓的60多層,我坐在桌子上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香港維多利亞海港的無敵海景。光辦公室的租金,平均到每個人是每月1萬多港幣。我在這個公司幹了不到一年時間, 由於公司新來的一個上司暗地裏排斥我,我就走了。

第二家是剛成立不久的B2B電子商務公司, 在香港也算是外資企業, 員工為1/3洋人,1/3香港海歸,1/3香港本地職員。工作的氣氛是中西結合,工作壓力也不是很大。但我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香港同事的明爭暗鬥很厲害。表明上同事之間關係好好的, 但在私底下互相拆台的事情很多。我基本上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辦公室的政治鬥爭我是那一邊都不參與。但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要真正做到與世無爭是很難的。我在這個公司幹了1年多一點的時間。我離開這個公司的原因,還是因為辦公室的政治鬥爭。於是2002年過完春節我就去了上海

有許多人可能會問,去香港工作的簽證和收入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你的公司是一個正規的公司,你有海外學曆加上兩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曆,香港的移民入 境事務處一般都會給你工作簽證。我因為在香港工作了兩個單位, 申請過兩次簽證,一點問題都沒有。現在香港希望吸納更多的人才,估計簽證應該比我在2000年初的時候更容易一點。

我在香港的兩個公司的收入都是40萬港幣左右的年薪, 這是在香港正規IT公司低級經理級別的收入。我一個人在香港生活的話,租了一個studio,每月房租7500港幣, 這是我最大的開支。其它吃飯,交通等費用並不太貴,我每個月的開銷是1萬港幣左右。娛樂基本上就是有時候到深圳去玩玩。用錢節省一點,一年可以剩下20萬港幣。 當時,我就是衝著這20萬的收入才去香港工作的。

另外在提一下,差不多同時去香港找工作的,我還有兩個在新西蘭的朋友, 背景根我也差不多,在新西蘭有學曆,原來的在新西蘭的工作單位也不錯, 他們兩個人原來分別在5大會計事務所工作,其中一個人後來到了香港的麥肯錫谘詢Mckinsey作Business Consultant, 年薪100萬港幣,另一人在香港的PriceWaterhouse Coopers, Manager職位,年薪跟我差不多。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上網搜索了一下我以前在香港工作過的公司名字,不幸的是,我隻能找到有關這兩個公司的很久以前的信息, 其公司的網站已經不複存在。我工作的這兩個公司均為20多個員工的正規公司。 但是,如果一個公司內部有那麽多的政治鬥爭, 這樣的公司最終倒下去也是不足為其的。當然,這個這兩個公司都是網絡泡沫高潮時的出生的,隨著網絡泡沫的破裂,公司關門了也是能夠想象得到的。

總的來說,我對香港的印象是不錯的。香港的社會必較有次序,比較有安全感。市民整體素質也比較高。無論是政府還是私營及機構,辦事效率挺高。畢竟這個社會被英國人管理了100多年,管理製度方法很西化,比較公平等等。但是對於香港公司辦公室內部的政治鬥爭,我是很不喜歡的。也許我運氣不好,正好碰到了兩個這樣的公司。

本人現在住在新西蘭。 這是一個環境優美,社會公平,次序良好的國家。我曾經到過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出差和旅遊過。但我最喜歡的國家還是新西蘭。如果你要問我現在是否還會選擇去香港工作,我的回答是NO。香港的生活環境太擁擠了,普通人的生活質量並不高。我不會拒絕去香港旅遊觀光,但要讓我住在香港工作生活,我可能再也無法適應了。

轉載本文請注明:轉載自蔣海明的網絡創業營銷博客http://www.jianghaiming.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