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中華名人飲食緣之二十三

(2009-02-21 18:37:28) 下一個
556、郭沫若1962年赴舟山普陀參觀,品嚐以豆製的“當歸麵筋湯”,大加讚揚,題寫五律一首:“我自舟山來,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題目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窩。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因麵筋在湯,於是該菜即命名為“半月沉江”。
  557、王蒙1957年1月與崔瑞芳結婚,婚宴極為簡單,僅是自己製作的雜醬麵。
  558、毛澤東1945年到重慶談判,期間與張恨水單獨約談,並向他饋贈陝北紅棗、小米和一段呢料。他說:“延安翻印過先生的《五子登科》等著作,隻是邊區太窮,沒有版稅製度,這些土特產隻是聊表心意。”
  559、蘇步青原煙癮極大,每天最少得50支。抗戰在湄潭浙大時見同事陳建功戒煙成功,也跟著做。初時極難受,夫人炒了花生米,難受時就抓一把花生米塞到他手裏。十幾天後,竟然順利地戒了煙。他後來說,陳建功兄帶頭,可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夫人的花生米,給了我難熬時解饞,也增加了戒煙信心。
  560、蘇步青1946年參加接管台灣大學,在台灣嚐了赤鯛魚,想起了此物乃專用於日本人婚禮宴席,吟詩一首以記之:“島國南來食有盈,赤鯛風味最鮮清。紅鱗暗憶桃花漲,巨口應吹柳絮行。合是登龍詩彩鯉,莫教彈鋏怨儒生。鳳凰新侶金盤列,好伴扶桑畫燭明。”
  561、蔣介石宋美齡年餐和晚餐通常規定為四菜一湯,其中兩道素菜又常是青菜、豆腐;宋隻吃一兩飯,主要是吃青菜,葷菜隻吃點魚、牛排。
  562、周恩來1975年5月養病期間,常赴仿膳飯莊嚐肉末燒餅。此餅相傳出自慈禧太後創作,在扁麵餅形裏放進沾有香油的小麵球,外刷有糖水,粘上芝麻仁,用爐火烤熟,吃的時候能完整地取出麵球,用來夾肉末。周嚐後建議改進以肉末加筍丁、荸薺、蓮子,再據季節加些什麽,而且要清淡些。後飯莊據此製作,燒餅風味更清淡別致了。
  563、林海音80年代回到闊別40年的北京,親友聚餐南來順,當一豌豆汁(不是豆漿)端到麵前,她眼睛一亮,連喝3碗,後來是不好意思再喝下去了。
  564、杭州樓外樓酒家老板請書家寫匾,多因兩個“樓”字一高一低,關鍵是“外”不平衡,後來由醫生張堅寫了,才得掛上。某日吳昌碩見了,大加讚揚,要他改行,並為之書寫潤例。
  565、蘇步青在1931年偕夫人鬆本米子回國,因她不習慣吃中國乳腐,說太髒了,很討厭。他說這麽好的東西不吃,是不是太可惜了,就動手把那層乳腐皮去掉,加上少許白糖給她吃。這一吃就吃出味道來了,此後愛不釋口。
  566、袁世凱1915年稱帝,忌諱元宵與“袁消”諧音,下令改為“湯圓”。時人恥之,有王嘉樵竹枝詞:才看沉底攸未漂,燈夕家家用力搖,賣去大呼一子兒倆,時當洪憲怕元宵。時店家不敢叫“元宵”,隻喊“一子兒倆”,乃指一個銅板賣兩隻元宵也。
  567、宋美齡通常早餐為一杯牛奶、兩片麵包,還有一小碟用四川泡菜方式製作的芹菜、胡蘿卜。
  568、彭雪楓1943年在蘇北俘獲打內戰的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韓玩起絕食。彭命送去一壺水,韓不絕水,接過就喝,誰知壺裏是雞湯,索性敞開肚子將它喝完。此後亦就不再裝絕食了。
  569、毛澤東50年代末在武昌招待朝鮮貴賓,有隻菜叫“娃娃菜”,是用蘿卜苗葉製作的,他介紹說:“這道娃娃菜,營養價值很高。中國皇帝也吃娃娃菜。蘿卜在中藥書上有地位,叫地參,很補人”。
  570、李石曾講究衛生,乃以豆漿替代牛奶。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在巴黎自辦豆腐公司,銷售各種豆製品。
  571、範明1942年在延安棗園為毛澤東招待就餐。毛請他吃辣椒糊豆腐。當知道關中人比湖南人吃辣椒還凶時,就問道:“怎麽個吃法?”範明說:“油潑辣子夾蒸饃。”毛接著說:“拿辣椒夾蒸饃,比我們辣椒拌米飯還凶。由此可見,關中民俗強悍,敢於把皇帝拉下馬,大鬧西安事變,縛住蒼龍,逼蔣抗日和愛吃油潑辣子夾蒸饃大大地有關係喲!”
  572、趙樸初1986年赴潮州,在吃素席時嚐到潮州特產芥菜,主人惠原上人介紹:“潮州此菜堪稱天下第一,新鮮和醃的味道,均極佳。”趙說:“我小時候讀《千字文》,知道芥菜,但直到80歲才吃到此菜。”無論在哪裏,每嚐到本地菜,總會喚起他對兒時的回憶。
  573、王樹聲與陳賡等在延安慶祝建軍節,八人一桌,上四盆菜。陳賡把一盆紅燒肉藏在桌下,再站起來說,這個桌子上少一盆菜。服務員納悶,隻好送來一盆紅燒肉。他一走開,陳賡就把肉拿出來。因此王樹聲說,與陳賡一起,可以多吃一盆紅燒肉。
  574、陳立夫不吃油膩,但從小到老有吃雞、鴨、豬等腦子的特別嗜好,但不多吃,隔兩星期至一個月才嚐一次。他又喜歡吃小銀魚,晚年視力仍很好。他說:“我用小銀魚炒蛋,每次總有一兩百條吧,那就有三四百雙眼睛的營養,長期下來,視力就保持得好了。”
  575、王樹聲1964年帶領一個有300人的農村工作隊下河北灤縣,生活艱苦,有次改善生活,包餃子,每人可分得20隻餃子,他知道秘書王好學人高體壯,飯量大,不夠,可麵粉有限,定量供應,於是親自找女隊員,要她們每人支援王好學一隻餃子。
  576、趙樸初見有1997年《蘇州雜誌》刊文記他在抗戰時應友朋邀,吃便飯對菠菜肉絲並不禁忌,隻是多挑菠菜而少取肉絲而已。他說這是記錯了,我70年不吃肉葷,曾經誤喝肉湯,飯後還要吐掉,已經習慣了吃素啊。於是他去信聲明說:“此事雖小,但於個人不肉食之曆史中見此誤記,不得不說清楚。 ”
  577、齊白石八九個歲時,往往一頓吃10隻對蝦,再加3個肘子。文懷沙對他說:“齊老,你吃了這麽多要吃壞的。”但齊卻說是吃了有力氣。文因此說:“所以人是沒法比的,基因至關重要。”
  578、吳昌碩喜歡吃兩件:一是家鄉安吉春笱,認為稚嫩可口;另一就是醋魚,每次赴杭州西冷印社,必是上樓外樓嚐鮮美、肉嫩的西湖醋魚。
  579、許世友離不開酒。每當戰役開始前,也要喝酒,但這時喝酒卻十分理智,每次隻喝8杯,別人再勸,他也不喝。以後就滴酒不沾,以便保持清醒的頭腦;戰後豪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