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傳統魯菜

(2009-02-20 19:26:25) 下一個
中國的飲食文化曆來有“遇水而興,隨水流動”的特點。黃河流域孕育了魯菜係;珠江流域造就了粵菜係;長江流域呢,上遊是川菜係,中、下遊是蘇菜係(以淮揚菜為代表)。三大水係就是如此和四大菜係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它四大菜係湘、徽、浙、閩,無不和湘江、淮河和長江、錢塘江、閩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魯菜係是中國八大菜係之首,應該是毋庸質疑的了。如果說四大菜係分別代表中國的東西南北菜的話(揚—東,川—西,粵—南,魯—北),而且又分別是文士菜、百姓菜、商賈菜、官府菜的話;那麽,代表官府菜的魯菜當然是雍容華貴,氣度非凡的。魯菜曆史悠久,最遲在夏代,山東已開始用鹽調味。黃河的魴、鯉早在西周時期已成為山東人的美味。直至今天,糖醋黃河鯉魚仍是魯菜中的佼佼者,其淵源不可謂不長。而且,這也是古代“南鹹北甜”食俗的有力佐證。魯菜係的雛形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兩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尤其“官山海”以富國的齊國,憑借魚鹽鐵之利,使齊桓公首成霸業。魯菜中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獨具風味,當是繼承古代善做羹的傳統。而膠東菜以海鮮見長,則是承襲了濱海先民食魚的習尚。據山東出土的“諸城前涼台庖廚畫像”,秦漢時期山東的烹飪技藝真可和現代炊事相媲美。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不但詳細闡述了煎、燒、煮、烤、蒸、醃、臘、燉、糟等烹飪法,還記述了烤鴨、烤乳豬等名菜的製作方法。魯菜係在南北朝正式形成。曆經隋、唐、宋、金各代的傳承和錘煉,魯菜逐漸成為“北菜”的代表,以至宋代山東的“北食店”久興不衰。到了元、明、清時期,魯菜又有了新發展。此時魯菜大量進入宮廷,成為禦膳珍品,並在北方各地廣泛流傳。清高宗弘曆在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第5次駕臨孔府(共去8次)時,將女兒下嫁孔子第72代孫孔憲培。同時,賞賜一套“滿漢宴·銀質點銅錫仿古象形水火餐具”給孔府。這促使魯菜係中一朵奇葩——孔府菜得以進一步朝“高、精、尖”的方向發展。經長期發展演變,魯菜係形成膠東(以福山幫為代表,包括青島)和濟南(曆下幫,包括德州、泰安)兩個流派,並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布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膠東派擅長爆、炸、扒、溜、蒸;口味以鮮奪人,偏於清淡。濟南派則以湯著稱,輔以爆、炒、燒、炸,菜品以清、鮮、脆、嫩見長。多年來,我總為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缺乏魯菜這一“八大菜係之首”深感遺憾,建議齊魯有識之士、實業家搶灘上海,開拓市場,惜乎應者廖若晨星。因此灰心喪氣,不再奢望。哪知2006年新春伊始,一位以電視媒體為事業,誓將美食進行到底的任曉輝小姐突然相約去浦東南路379號(浦東大道口)的金穗大廈6樓“老山東”風味菜館吃飯,不覺大喜過望。入得廳堂,看見對魯菜知識的推介,方知主持者悟性甚好。隨著一道道葷素佳肴上桌,比想象得更好,標榜“享樂主義”和“完美主義”的在下,真的挑不出毛病。尚未正式開席,先有一小碟“煎餅卷大蔥”,耳邊仿佛響起《沂蒙頌》的樂曲。又有一碗五穀雜糧粥下肚,立時三九嚴寒天似陽春三月般溫暖。“香椿拌豆腐”,不愧“一青二白”之作。“糖醋蘿卜皮”真是“世道變了”的見證,過去削掉不吃的東西,如今比蘿卜肉更金貴。“老醋蜇頭”,用優質三礬海蜇,洗淨後用醬油、老醋浸泡,入味,崩脆,也是同類菜肴不能相比的。熱菜第一道,叫人眼前一亮——“九轉大腸”,完全是魯菜的Logo。大腸治淨,毫無異味後,先油炸至酥脆,再加醬油及少許糖至軟。此菜因為功夫深,好比太上老君煉九轉金丹,故名。其齒感、舌感俱複雜而有味。上海的“圈子”似不能與之“搭脈”。“蔥燒海參”,也是魯菜名肴。海參髒、腥、無味,先治淨,再用蔥去腥,也是慢慢熟。須知這是遼參、刺參,食材本身金貴,再用蔥去腥增香。質地上,參脆、蔥軟,也是一種“剛柔相濟”。“德州扒雞”,用斤把重童子雞治淨後,拉油,上糖色,下鍋扒煨、燜煮,因用扒火慢煮,煨燉而爛,故名“扒雞”。扒時用五香料包,故又名“五香脫骨扒雞”。此雞香、酥、鮮、軟、糯,真是一絕。“鍋溻豆腐”,先用調料醃漬,夾入餡心,拍粉兩麵溻煎至金黃時,放入調料和清湯,用慢火溻盡湯汁,成菜呈深黃色,入口濃鬱鮮嫩。“金湯翅”,自然水發好的魚翅,用濃雞湯及南瓜混燉,色澤金黃,雍容華貴,與眾不同。“油炸蠍子”,以毒攻毒,據說女孩吃了“沒痘痘”。“幹燒鯧魚”,和川菜完全不同,是拉油後加汁慢慢幹,十分入味。魯菜主食也極講究。韭菜合子,鮮、香可口。包子極大,每人半個就夠,餡是白菜、粉條、肉絲。韭菜餃子也很好吃。還有炸醬麵、打鹵麵,麵麵俱到。真是不吃不知道,魯菜真奇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