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
(2009-02-18 10:36:01)
下一個
說起蓮霧這種水果,也許有些人會感到陌生,有的雖然吃過,但是對它的了解也不是很多。蓮霧,是祖國大陸2005年開放進入的一種很熱銷的台灣水果,在台灣,菠蘿、榴蓮、楊桃、木瓜、番石榴、蓮霧六大水果中,蓮霧號稱“水果皇帝”。它的模樣十分好看:水靈靈、紅撲撲、滑溜溜,形狀像一個掛著的鈴鐺,把它放在桌上頗像個蓮台,也許與蓮台之形狀有關,故被稱為蓮霧。蓮霧之名,美在飄逸而浪漫,比起英文名稱“蠟蘋果”(Uaxapple)靈秀得多。
蓮霧的祖家在馬來半島,盛產在爪哇。據載,台灣蓮霧是17世紀時,侵略台灣的荷蘭殖民主義者從爪哇引進的。舊時,台灣同胞做佛事活動,喜歡用蓮霧作供果,因而蓮霧還有個出家別名叫“南無”。1875年福建巡撫王凱泰巡台時,寫下的一首描繪蓮霧的竹枝詞就提到南無:“南無知否是菩提,一例稱名佛在西。不染雲霞偏染霧,慈航欲渡世人迷。”蓮霧是一種適宜在25℃左右生長的熱帶水果,每當采收季節,抬眼望果林,不同品種的蓮霧多彩多姿,各自顯露出乳白、青綠、粉紅、深紅等顏色。有的像小搖鈴,有的似翠玉墜,有的如倒圓錐,它們的表皮富有光澤,玲瓏剔透,惹人生愛。蓮霧的果實中空,狀如蠟丸,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到台灣擔任海防同知的孫湘南寫過一首題為《香果》的詩,描繪了蓮霧的肖像:“但有繁須開爛漫,曾無輕片見摧殘。海天春色誰拘管,封奏東皇蠟一丸。”
蓮霧結果較快,一般在栽種的翌年便能結出少量果實,以後逐年增加,一株種植15~20年的蓮霧果樹每年可采收三四百公斤果實。台灣的蓮霧有深紅、淡紅、粉紅、白色和青綠色五種。台灣栽培最多的是改良的粉紅種,以味甘果大(3個果可達半公斤)為特點,一年可結二三次果。據了解,目前全台灣蓮霧種植麵積為7800公頃,年產約92000噸,其中屏東、高雄二縣產量占到總產量九成。台灣蓮霧中最好的一個品種名為“南洋粉紅神”,又叫“黑珍珠”。其特點是大、紅、脆、甜。台灣蓮霧的美味令無數人為之傾倒。
蓮霧,果肉呈海綿質,性味甘平、無毒,潤肺、止咳、除痰、涼血、收斂,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瘡出血、胃腹脹滿、腸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用果核炭研末可治外傷出血,下肢潰瘍。蓮霧鞣質和葉酸的含量不低,在食療上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消腫等功效,對改善高血壓幫助甚大。尤其是葉酸,一般蔬菜雖富含葉酸,但高熱烹煮後則被破壞,但蓮霧是生食,故成為補充葉酸的理想食物。蓮霧熱量低,既可滿足口腹之欲,爽脆甘甜,又不必擔心體重增加,故成為深受歡迎的減肥水果之一。食欲不佳者,飯前30分鍾先吃一些蓮霧,可開胃促進食欲。如果是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則需蘸鹽巴吃,可明顯改變狀況。
蓮霧在閩南、台灣宴席上常用作冷盤,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味中微帶點酸,水分雖不太多,但卻有一股蘋果的清香,食後使人齒頰留芳生津。蓮霧除了鮮食外還有許多簡便吃法,如切片撒上鹽粉少許或適量砂糖,是風味獨特的食療冷盤菜。在蓮霧中心挖個洞,塞進肉糜,用猛火蒸約10分鍾,是台灣著名傳統菜譜,名曰“四海同心”。用蓮霧切片放在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和小黃瓜、紅蘿卜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蓮霧不易保存,如果不經過保鮮,三四天後就不好吃了。通常以鮮果生食為主,也可鹽漬、糖漬、製罐及脫水蜜餞或製成果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