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人飲食緣之五十九
(2009-02-11 17:54:07)
下一個
1723、戴逸在文革中去江西餘江五七幹校,分配在養豬班,任務是喂20多頭永遠也喂不肥的“老頭豬”。為了讓它們長肥,他買來多本《養豬指南》,但仍沒有把豬養肥。
1724、楊成武在長征中於毛兒蓋繳獲了犛牛幾十頭,綿羊五六百隻。雖然無鹽,全團還是飽餐了一頓,還分給其他兄弟部隊,剩下的牛羊殺掉煮熟,一塊塊切開,再把它串起來做成了肉幹。
1725、唐金龍過草地時,數日未進食,餓極。出草地後,急向藏民購二十隻雞,兩個“鍋蓋”(每個重五斤),與李文清等四人聚餐,狼吞虎咽,一掃而光。半夜,四人均腹脹如斛,於地打滾。一人竟脹死。唐後來回憶:長征途中,差一點餓死,又差一點脹死。
1726、曹聚仁抗戰時初至豫西,在一家比較好的人家住下,吃飯時招待所用食油,說最多時也隻用三錢。曹以為一隻菜肴用三錢油不錯了。不料隻是湯麵上浮著七八滴油而已。原來“三錢油”,乃是用線穿了一枚製錢,向油壺口浸了一下,提出來能滴二三滴油,就是一錢油。
1727、舒蕪1973年冬赴廣州中山大學,時為舊友的楊榮國正因批儒紅得發紫,留他吃午飯。後胡希明聽說找了楊,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過去找的都是些右派,現在找到這位大左派,也許不同了吧。”又開玩笑要他可刻一閑章:“曾蒙楊榮國賞飯”。
1728、聶紺弩1968年關進北京半步橋模範監獄。監獄一周兩次改善夥食,每次每人都可分到一碗好肉,主食也是白麵饅頭或大米飯,平時也有西紅柿蛋湯和炒菜。他後來回憶說:“當我在半步橋吃得滿嘴是油時,不免偶然想到,如果全國農村都吃到這種夥食,那將是什麽情況?”
1729、邵洵美在上世紀30年代初上海國際飯店未建之前,每年過生日,都要到那時上海最大的西菜館“一品香”。因為屬虎,還要在那兒訂做一隻像真老虎大的奶油老虎,作為生日蛋糕,擺在一隻玻璃櫥裏,四周綴滿紅綠電燈(當時還未有霓虹燈)。
1730、唐納1953年在法國巴黎與友人合辦川菜館取名“明明餐館”。他說:“取名‘明明’,一是我的生意童叟無欺,賬目明明白白;二是兩個人合夥經營,也要明明白白,絕不做欺友之事;三是我現在終於明白了人生是什麽!”
1731、曹禺抗戰時在成都,常往“不醉無歸”小酒店吃四川小吃。他後來回憶吃麻辣火鍋的情況:把肉往紅色的油鍋裏一涮,再吃就辣乎乎的,讓你感到渾身發熱冒汗,卻吃得舒服;回鍋肉又香又不膩人,也是我最喜歡吃的。因而90年代在北京住醫院時,還要買麻辣醬,用作擔擔麵調料。
1732、劉心武用電腦寫作一般是在晚上十時至淩晨四時,但從不吃夜餐,也不抽煙,隻是不停地喝綠茶,據說是為了促進新陳代謝,使腦子保持清醒。
1733、吳瑞山將軍一生嗜酒,戰爭年代水壺中裝滿烈酒,行軍途中以酒代水,直到古稀之年,每日仍必飲六杯白酒。
1734、劉青山在抗戰中任縣委書記時,很長時間在後北曹村的地窖裏藏身,晚出朝歸打擊日本鬼子。每天吃的是三隻糧糠摻半炕的幹餅子,一砂壺冷開水。但在抗戰勝利後當了冀中八分區中共地委書記,回到該村,村民熱情湊錢打酒買菜招待,敬酒時,劉卻用筷子指著盤裏燒雞,說雞色不正,是隔夜的,硬是不吃,村民隻好趕上幾十裏路另買一隻。解放初期,劉當中共天津地委書記,大冬天非要吃韭菜餡餃子,又嫌韭菜辣胃,逼得廚子趕到北平郊區四季青暖房買來韭菜,且在每個餃子裏摻進一整棵韭菜,包的時候,把韭菜白露出來,等煮熟了再抽出韭菜,使餃子隻留下韭菜鮮味而吃不著韭菜了。
1735、許世英比於右任大六歲。每逢於生日,總是坐著輪椅由人推著向於祝壽,壽禮也總是用一張大紅紙包著四隻大蘋果,意為“四季平安”。
1736、於右任某日以羊肉與魚同燉招待友朋品嚐。朋友稱讚此菜味美,且香氣四溢,並稱:水裏魚與陸地羊搭配烹飪,可算是一大發明。於說:“非也,古書都有此法。”眾人想不出典故。於笑說:“古人造的‘鮮’字,不就是魚和羊合成的嗎?”
1737、韓紅1979年在北京讀小學,與靠賣冰棍為生的祖母相依為命。每天中午,祖母把冰棍箱推到小學門口叫賣,她就坐在小推車上吃從家裏帶來的午飯。在小學時她便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9歲就正式加入合唱團,因而她常說:“我的歌聲是從奶奶的冰棍箱裏飛出來的。”
1738、陳三立民初在南京與有“江南酒徒”之稱的顧石公為友,每逢正月初七,便至鑒園剪韭菜、挑野菜,以薦春魚,宴請嘉賓,作挑菜令。當賓主盡醉時,顧便借酒發泄。後顧死,陳有《哭顧石公》詩回憶:“吾愛顧石公,罵座滋婉孌。酣嬉淋漓餘,角出輒飲滿。”
1739、張大千18歲時遭綁票,匪首見他文筆好,竟要他當“軍師”,為防逃跑,隊伍外出,就令一廚師看管。由此得以觀摩和幫助燒菜,後來竟成名廚,以紅燒獅子頭、紅油豬蹄和菌菇燒雞尾為看家菜。
1740、何應欽一生認為:夫妻之情遠勝於權力和錢財。他有兩條非成文規定:一是每天必要和夫人聊會兒天;二是每天至少要和夫人一起吃一頓飯,要麽是早餐,要麽是晚餐。
1741、金洪義為清真飯館廚師,因從他鋪賣爆牛肉,十分鮮嫩,由此從牛肉爆烙可以自由掌握火候,比整煮都要方便,於是用平鍋製作,將餃子改成鍋貼,並多次配方做餡,終於製成了“牛肉鍋貼”,因為姓金,被稱為“鍋貼金”。
1742、邵濱蓀60年代初下部隊體驗生活,被安排擔任副營長。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吃飯是山芋藤,抽煙也是山芋藤,但仍要與戰士一起訓練。
1743、吳忠任52師師長時,1949年4月渡江戰役後,部隊路經江西永新,有炊事班在路邊農家有強買豬事,引起不滿,直告到18軍軍部,軍部派人調查,那對老夫婦竟是軍長張國華父母。吳忠知道後,向張作檢討。張一笑而置之說:“大水衝倒龍王廟了,我父母養的豬,不給我的軍隊吃,給誰吃?”
1744、陳光標每天要吃且隻吃一隻煮雞蛋,一般是慢慢地吃,認真品味。起源乃是小時家窮,忍不住吃了一隻生雞蛋,被父母發現打了一頓。父親反複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此引為特殊情節,永誌不忘。
1745、潘慰自日本九州引進味千拉麵,在香港生意火爆;為在深圳推銷,和夥計推著大篷車,現煮現賣,以致顧客在雨中排成長隊。她因不停用筷為顧客夾菜,手指間都磨出了水泡。
1746、周恩來在與李井泉、萬裏商定,於1959年在北京開設了“四川飯店”,由朱慧任經理,每當領導人前來用餐,菜單都由她親自審定。說起他們喜歡吃哪些菜點,如數家珍:毛澤東吃網油燈籠雞;鄧小平炒豌豆尖、樟茶鴨、豆渣鴨脯;楊尚昆樟茶肉、幹燒鱖魚;董必武喜歡吃宜賓糟蛋,每當有了,就給送去。但她服務周到,卻堅持無論何人用餐,都不免費、打折,必須付錢。
1747、趙丹1973年秋從看守所轉到五七幹校,第一餐是排隊買菜肴。他站在寫有“回鍋肉”那一行,又要了三兩飯。回鍋肉有辣味,開胃,他這一頓吃得特別香,多年難忘。
1748、周恩來1962年在收到家鄉淮安送來的特產茶饊,它乃是上等白麵用麻油炸成的。周要秘書轉告說:一定不能收。要是收下來,以後還會有人送的。總理還叫他帶給他們一份中央關於不準請客送禮的文件。
1749、陳光標1978年10歲時利用中午放學時間,用兩隻5公斤重的桶從30米深井取水,再拿出小扁擔挑到3裏外的集鎮上叫賣,一分錢可隨便喝,一個中午掙的錢即相當村裏成年人半年的工錢。後來他樂於捐獻,創業十年就超過四億元。他說:“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一起分享。”
1750、習仲勳上世紀80年代初在北京,午餐全家常吃的就是一人一碗陝西米粉;一盤麵包切成一片片,米粉吃完才喝湯。
1751、蔣經國晚年因受糖尿病所困,用餐時隻吃菜肴,不吃主糧為蔣家慣例。蔣最喜愛吃的家常菜是砂鍋魚頭,還有粉條、凍豆腐。如蔣孝勇和他一起就餐,必先把魚頭腮邊那兩塊最鮮嫩的肉,搛到蔣經國碗裏,然後再在魚肉上澆上一大匙辣油,加幾絲大蒜。每逢此時,蔣經國就會說:“砂鍋魚頭還可以留一些到晚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