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百歲壽星的“神養”

(2008-07-30 19:12:58) 下一個

  “神養”是一種以提高精神修養,堅守道德操守,陶冶品格身心的養生法,它有別於“食養”、“體鍛”等養生方式,其主要內容是注重養生者的思想、道德、情操等精神心理的調養和優雅的興趣愛好的培養等。中國古代哲學家董仲舒雲:“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孔子亦雲:“大德必得其壽。”推崇修身養性,以延其壽。由此可見,“神養”早已成為中國傳統養生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前,我們應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約,編寫《壽星列傳——古今中外百歲壽星的養生經》一書,為此,我們查閱了大量的曆史文獻,走訪了數十位百歲壽星,發現用“神養”作為主要養生方式的百歲壽星仍大有人在。他們身懷愛心,樂善好施,積極奉獻,助人為樂。現代醫學表明:這種俯仰無愧,心地坦蕩的心境,確實可以加速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讓血液的循環暢通無阻,從而使人延年益壽。
  著名教育家吳若安是深得“神養”精髓的百歲壽星。她認為:“樂則長壽”。人的精神生活與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關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對身體有直接的影響。她曾和別人開玩笑說:“林黛玉,大家對她印象很深,她之所以身體欠佳,體弱多病,以至小小年紀便離開人間,我看就是因為她過於多愁善感,憂思悲傷過度,心胸比較狹窄。”因此她提出:一個人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有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同時還要保持樂觀的情緒,這樣,你就能從精神上來戰勝衰老,永遠年輕。
  文壇泰鬥,百歲壽星冰心說:她之所以長壽,是因為有一顆童心。她說:“養生沒有什麽靈丹妙藥,重要的是保持樂觀的情緒和好的修養,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她性格恬靜,為人謙遜,認為“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這種“養內”的功夫,使她永遠處於一種和平、達觀和剛毅的狀態之中,安然地跨進了“人端”的殿堂。
  廣東省普寧市101歲的吳少先老人一生為興學育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雖然多次遭遇挫折,卻不畏強權,身心泰然,清心寡欲,磨練意誌,為青年一代作出榜樣,也贏得了人們的愛戴和敬仰。“知足長樂能益善,來則安之也延年。”吳老贈給離退休幹部職工聯誼會的題詞,道出了他高齡的經驗總結。
  著名國畫大師、104歲的朱屺瞻長壽秘訣是豁達大度,金錢、名聲和權力,他都視作浮雲,從來不受名韁利索的束縛,因此他活的輕鬆,活的瀟灑。他的畫室名為“梅花草堂”就是要以梅花那種“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的高潔之誌來勉勵自己。朱屺瞻遇事想得開,凡事看得透,這種“神養”功夫,使他獲得了“現代畫界老壽星”的桂冠。
  著名經濟學家、百歲壽星馬寅初認為:“光明的信仰,鋼鐵的意誌,大海的胸襟是一個人生命的基調。”“文革”時他已年近80,卻經常讓家人陪他去看大字報,每次看完大字報或參加批判會回來,他照樣嘻嘻哈哈,有說有笑。馬寅初所以能走過整整一個世紀,和他“襟懷坦白、榮辱不驚”這種“神養”之涵養是分不開的。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得好:“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神養”確為養生之要旨。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