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裏的妙藥奇方
(2008-07-16 07:49:51)
下一個
土法治病效果佳
香菜:肛門脫出,用香菜100克切碎,燒煙熏患處即有療效;小兒麻疹初起,用鮮香菜煮湯,趁熱放在患兒鼻旁熏或蘸湯擦顏麵和頸部,能使麻疹快出並出透。
芋頭:治慢性腎炎,用芋頭100克,紅糖25克,將芋頭洗淨切片,放在鍋內燒灰研末後與糖和勻,每日3次,每次服30克。芋頭15克,水煎服可治痢疾。治胃痛,可將嫩芋頭切薄片拌白糖,早晚佐飯,常服有效。
山藥:手足凍瘡,取山藥一截,磨細敷上。治糖尿病,用山藥加水熬煮、取汁服即有效;乳腺炎腫痛,可研生山藥泥外敷。
大蔥:蔥白3根、蘿卜3片、黃豆100克,水煎服,治感冒療效頗佳。蔥白60克搗碎,與60克蜂密拌、煮沸飲用,每日2次,每次半匙,可防治動脈硬化。
茄子:癤腫、蜂螫、蜈蚣咬傷、肌膚受損腫痛,可將茄子搗爛,敷患處。老爛腳、傷口久不愈合,可用紫茄皮外敷。
苦瓜:嚼服4~5片苦瓜,可治急性痢疾。將鮮苦瓜洗淨、搗爛成泥,敷在癤子上,每日2次,數日即愈,不留痕跡。用炒熟的苦瓜子研末,以黃酒送服,可治療陽痿。
本文所載驗方,不能替代醫生診療,僅供參考。
(《健康時報》)
泡腳治鼻炎
我患鼻炎已經兩年多了,每到秋冬季節總是會發作,吃過很多藥,可就是治不斷根。後來,聽一老者說,用溫熱水加小半匙食鹽泡腳,邊泡邊加熱水,保持水溫不涼。並在泡腳過程中不斷地搓揉腳心,感到腳底有一股熱流向上湧時效果最好。同時還可配合用涼水輕浸鼻子數次,時間依個人感受而定,然後再用雙手的食指按摩鼻翼50次。結合這些療法,果然,鼻炎不再複發,就連感冒也減少了。
蘿卜止咳
去年冬天,我患了重感冒,高燒伴有咳嗽。後來感冒好了,但是咳嗽卻不見減輕。這時得一偏方:選一個頭小、水分足的蘿卜,洗淨放置火中燒至全熟。趁蘿卜熱氣騰騰時剝開表皮,蘸蜂蜜吃下。每次吃2個,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數日後,咳嗽竟痊愈了。(《健康時報》)
前列腺肥大簡易療法
治療前列腺肥大,一些傳統驗方也很有效,現擇其療效確切者介紹如下:
臍療法:把白胡椒、細辛各15克,研成細末,用時取藥末3克,敷於臍部,外用麝香風濕膏覆蓋,3日換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然後停藥休息2天,繼續下一個療程。本法對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難解而無濕熱者,有較好療效。
灌腸法:將大黃、益母草、川牛膝各15克,王不留行l0克,通草、細辛各9克,苦參30克,水煎濾去藥渣取汁200毫升,每次100毫升,早、晚各1次保留灌腸,藥溫以37?觸40℃為宜。操作時墊高臀部,注入宜慢。對前列腺增生引起尿瀦留有良效。
熏洗法:將大黃、芒硝、益母草、天花粉、車前草、澤蘭、艾葉各12克,白芷、桂枝、生薑各10克,加水煎熬取液,置於盆內,坐浴熏洗外陰,每日2次,7日為1個療程。
坐浴法:把大黃、毛冬青、忍冬藤各30克,紅花10克,吳茱萸15克,加水煎熬取液1500毫升,加溫水500毫升,乘熱坐浴,每日1次,每次30分鍾,10日為1個療程。
單味中藥療法:取三七粉l克,每日1次,溫開水送服,15天為1個療程,一般需治2~3個療程。(劉建英 民族醫藥報)
夜尿、尿頻防治一法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腎氣充足,膀胱貯尿、排尿功能才能有條不紊。因而,通過腰部按摩益腎強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機體尿液代謝,從而防止夜尿、尿頻等症狀的發生。
具體操作如下:搓熱兩掌掌心,置於後腰兩側凹陷處,手心著力,上下來回摩擦,直到腰部發熱,熱感浸透皮膚為止。此法可於早晨起床及夜間臨睡之時操作,腰部擦熱之後可以稍做休息,再次搓熱掌心反複進行數次。
另外,也可按揉腳心湧泉穴,用中指食指合並施壓,持續3~5分鍾左右,以此配合上法,充分達到防治效果。當然,平時還應適當控製水分攝入,避免貪飲,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穴位按摩的療效。(健康報)
痛經不再是永遠的痛
當痛經發作時,你會痛苦不堪,怎樣才能簡便有效地祛除這些痛苦呢,下麵介紹幾個妙方讓你遠離痛經: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鍾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2、烏豆蛋酒湯:
烏豆?穴黑豆?雪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服食。
功效: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於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並有和血潤膚功效。
3、薑艾薏苡仁粥:
幹薑、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服食。
功效: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於寒濕凝滯型痛經。
4、益母草香附湯: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
功效:適用於痛經,並能光豔皮膚。
5、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麵色無華者。
6、薑棗紅糖水:
幹薑、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淨,幹薑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
功效: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及黃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