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孝敬之道

(2008-07-09 15:51:28) 下一個
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孔子認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但什麽是真正的孝?每一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作百善孝為先,一切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自己最深刻的親情,我們人人不可回避。而孝順在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論心不論記。因為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分的錢財,很高的地位,能夠按照自己的夢想把愛折合成物質條件給他的父母,有的時候一個很深刻的心願,做起來卻隻是一件樸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很多學生曾經問過孔子,什麽叫作孝?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子遊去問老師,什麽叫孝啊?老師說,是謂能養。是說能養著自己的老人,就是今天經常說贍養自己的老人。這就是孝嗎?孔子接著反問,動物皆有本心。我們知道羊羔是跪乳的,烏鴉是反哺的,所有的動物都有這樣的心,犬馬也知道養它的長者,這就叫作孝嗎?孔子提出了一個很深刻的命題,他說不敬何以別乎?如果你隻是讓父母做到衣食無憂,而心中對他沒有深刻的尊敬,沒有你的心在裏麵,這能叫作孝嗎?中國人說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的心中要有對父母深深的敬。
  學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
  我們看,子遊問孝,子夏問孝,老師都鋪陳了一些大家普遍認為是孝的行跡:好好做事,養著父母;有什麽事禮讓父母先做,有什麽勞頓自己首先擔當,這些事情大家都認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問一句,這是孝嗎?
  
  我很喜歡《論語》裏麵孔子用的這幾個反問句,也就是說,做到這些真的就叫孝了嗎?
  在中國古代,父親或母親在世時要孝敬;去世後,還要服喪三年。這三年要清心寡欲,要粗茶淡飯,不能嫁娶,不能為官,不能做生意,此為孝道。那麽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為什麽如此注重孝道?又為什麽說百善孝為先呢?
  
  舐犢之情深
  
  今天我們總在說,孝敬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反過來,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人說過那是美德嗎?那是本能。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是全部的,是永遠的,是不計回報的。天下有多少父母為孩子耗盡了畢生的心血,而孩子們是否能理解父母的這一片心呢?
  其實兒女的一生,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許許多多的機會,父母付出的就是他們用生命對兒女的提攜。
  ?於丹感悟: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對子女的提攜。
  ?一個美國的小故事,說有一個小男孩,從小得了脊髓灰質炎,所以很小的時候腿就瘸了,而且這個病還導致他長了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很不好看。所以這孩子從小就倍受冷落,小夥伴們都覺得他又瘸長得又不好看,就都不跟他在一起。他的父親呢,有一天拿了一把小樹苗回來,跟他很多個兒女說,你們一個人拿一棵樹苗,看看誰的樹能種得最好,最好的我就給他買禮物。這個小男孩就跟他的哥哥姐姐一起拿了樹苗種下去。這個孩子呢,由於冷落,心裏就有一種自暴自棄,他給那棵樹苗澆了一兩回水以後,他就想,哎,我不管了,還不如讓我那棵樹早早死掉,就像我,反正是不受人喜歡的,我再想要禮物,我那棵樹也不會替我辦到的。於是,他便不再給那棵樹澆水了。可是後來他發現,一天一天地,他那棵樹就是長得比別人好,樹長得特別快,樹葉長得特別鮮亮,是一棵特別茁壯的小樹。父親不斷地說,天啊,兒子,你長大會成為一個植物學家的。說,兒子,你真是天才,你的樹怎麽這麽好呢?父親說,大家都看見了,在這些棵樹苗中隻有他種得最好,我的禮物得買給他,於是給他買了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的禮物。這孩子後來越來越受到鼓勵,他就想這是天意。有一天半夜他睡不著覺,他想,哎,書上說植物都是在半夜生長,我夜裏去給我的樹再澆點水吧。當他跑出來,他驚訝地發現,父親正在一勺一勺澆那棵樹。他突然明白,他的父親每天夜裏都在悄悄地為他養著這棵小樹,這棵小樹就是父親在他心裏種下的一個意向,讓這個孩子信任自己。看見這一幕以後,這個孩子的生命態度開始改變了,後來他沒有成為植物學家,他成了美國總統,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我們想一想,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
  我曾經看到一本雜誌上說,當天神把每一個小孩子派到人間的時候,總是給他們很多祝福,總是跟孩子們說,你們去吧,到這個世界上去創造吧,你們在這個世界上可以享受生命的成長,可以有著一生成長中無數的奇跡,你們可以為這個社會創造輝煌,多好的人間,你們去吧。這些小生命很忐忑,說,哎呀,都跟我們說世界這麽好,可我們也聽說人間有很多的醜陋,有競爭,有掙紮,我們真到了人間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這一切的時候,不是在天上了,沒有天神保護了,怎麽辦呢?天神說,放心吧,每一個小生命在下到人間之前,我已經早早地派去了天使,每個小生命都有一個特定的天使在等著他。這個天使會終其一生,忠誠地對待這個孩子,在最黑暗的時候給他光明,在最寒冷的時候給他溫暖,在所有風險來臨的時候,天使最後會拚著自己的生命保護孩子。孩子們一聽就很放心了,說,我們怎麽才能找到自己的那個天使呢?天神說,很簡單,你隻要叫一聲媽媽,她就出現了。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說不完道不盡的,那麽作為兒女,又應該如何對待給予我們生命,嗬護我們成長的父母呢?這也許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如此注重孝道的原因。
  
  順者謂之孝
  
  世界上沒有一種孤立的現象,孤立的標準,我們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摸它,如果我們能夠換位去想,那麽與其等到父母身後,我們去盡一年之孝,三年之孝,倒不如父母尚在的時候,再多做一分一毫。對待父母應該是什麽態度呢?在一生的成長中,也會改變,孩子長大了以後會跟父母有矛盾、有衝突。孩子他從小就有逆反心,和父母有代溝。長大以後作人標準也不是天下父母都正確,當父母做得不對時,孩子真跟他有衝突了,應該怎麽做呢?孔子有這樣的建議,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裏仁》)
  待父母,作為兒女輩,如果有意見相左,不合,甚至覺得父母有做錯的地方,你可以去提建議。這個話,叫作幾諫,什麽意思呢?就是你一定要有克製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進諫。我們去說一個道理,道理本身是什麽樣不重要,但是表達的方式很重要。
  ?於丹感悟:道理本身是什麽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
  ?我們該用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把一個很好的道理說通。大家都覺得,父母是親人,跟父母說話還需要方式嗎?往往自己最親的人會成為自己情緒的垃圾桶,有的時候還會受傷。好話能不能好好說呢?有時父母沒聽,堅持自己的想法,那叫作見誌不從。不聽你的怎麽辦?又敬不違,做孩子還要心存尊敬,很多事情你就不一定要違背他。可你心中可能對這事繼續擔心,甚至還有點怨恨,這就叫勞而不怨,孔子勸你不要有很深的怨恨,對父母沒有什麽可怨的,你可以心有憂思為之勞,但勞而不怨。這就是兒女輩跟父母發生意見相左的時候聖人所提供的一種建議。
  中國人說孝順,孝順孝順,順者為孝,很多時候我們的孝心就在於不違背。父母兒女之間所產生的衝突,有多少是大是大非,關乎道德,關乎家國大義?這種事情畢竟是少,絕大多數的衝突,用我們老百姓的話來說都是雞毛蒜皮。做兒女很容易跟父母形成的衝突往往是願意他生活好,比如經常指著老媽說,你看你攢的這瓶瓶罐罐;你看看你這剩菜剩飯還舍不得倒;看看你,去買的全都是處理的菜,處理的水果,咱們家生活不至於這樣,現在日子已經過好了,你還是過去日子過得不好的時候習慣,你就不能把日子過好嗎?不能改掉嗎?這種話我們都經常會說,我們有時候會指著老爸,說,你看我帶你去吃西餐,去下館子,你老舍不得吃,還老說吃不飽,非要回家來蹲在牆角吃你那碗麵條,這都是你原來在農村時候的生活習慣,你現在就不能改改,不能適應現在的生活嗎?這也是我們數落老人的話。能說兒女不孝嗎?但這隻是我們自己的心。孔子說了一句話,叫又敬不違,每一個人走到今天,都帶著他所有的曆史烙印,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習慣鑄就的。沒有老太太攢瓶瓶罐罐那段歲月,也許就沒有兒女今天的生活;沒有老爸蹲在牆角吃麵條的那種節儉,不從那個村莊走出來是沒有今天的樓房的。所以有的時候,真正愛自己的父母就意味著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習慣,這是真正的敬。

於丹感悟:真正愛自己的父母,就意味著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習慣。
  並不是說大是大非的問題一定要做兒女的放棄原則,但是,非大是大非,可以不計較的時候,兒女可否對父母多一點懂得,多一點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過一種快樂的日子,也許就是最好的。
  
  莫等親不待
  
  無論是“勞而不怨”,還是“又敬不違”,都是孔夫子關於孝道的準則.但是孔老夫子畢竟生活在兩千多年以前,他有關孝道的準則,在今天的現代社會中都能夠適用嗎?
  其實,《論語》裏麵關於孝的很多描述,不見得都符合今天的標準,因為那個時代,生活環境與我們不同,更重要是社會基礎,宗法製度不同。大家知道在《論語》裏曾經還提倡一種行為,叫作子為父隱,父為子隱,就是家裏麵做了錯事,小到偷隻羊甚至比這更糟的事,都得要瞞著,不能說出來。這在今天,就不值得提倡。但是,若從事情推斷背後的道理,有些道理對我們今天仍然是適用的。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裏仁》)
  大家都知道,太史公司馬遷一生用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在天下遊曆,但當他父親司馬談病重的時候,在外漂泊了10年的他終於回來。司馬談跟他講,發愁沒有一個史官,能夠把曆史真正傳承下來,能夠去體會那些哲學的義理,真正把這些事跡記載下來,司馬遷說,小子何敢讓焉。這個使命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司馬遷之所以能夠完成一語就天人之機,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不單純是他對家國使命的擔當,也有上一代史官司馬談的托付。什麽叫真正的孝敬?兒女不僅僅是侍奉父母,供養父母,更重要是弘揚父母之誌,
  於丹感悟: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揚父母之誌
  孔子認為孝為人生的根本道德,百善孝為先是從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會發展出來的孝道,在今天的社會裏,它是否還能成為做人的根本道德?
  靜心而思,什麽是我們的核心道德,一個人若能真正在自己跟親人的處理上做好的話,也許對整個的社會不經意間可以幅射出來一種強大的力量。製度在變,也許這個理念不變,孔子說,君子務本,一個人永遠去偽存真,能夠在最樸素的地方見出做人的核心價值。那麽在一片迷惑之中,或許他不會走得太亂,或許他不至於離得太遠。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建立很多的輝煌,但是永遠不能忘了腳下的起點,父母對兒女的心,永遠是兒行千裏母擔憂,對於孩子,父母一會兒牽掛他念書念得不好了,或者為人不夠正直了,惦記他沒有錢買房子,惦記他的車不好被同事笑話了,惦記孩子的孩子該去受什麽教育了,總之,對兒女的牽掛不一而足,我們可以舉出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做兒女的問問自己,該讓父母操這麽多心嗎?《論語》的微言大義,往往用一句最簡單的話告訴了我們至深的道理,
  《論語》有那麽多關於孝的說法,說到最後,我覺得有一句話是需要我們每個人記住的,那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裏仁》)
  我們父母哪天生日,他今年多大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說得很準確,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父母高壽,得享天年,做兒女的現在還有機會孝敬他們;一則以懼,是他們年事又高了一歲,到了生命流光往前走的時刻,我們還有多少時間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孝呢?父母之年在我們的心裏可能永遠是懼大於喜的,因為我們能做得太少,父母卻給的太多,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作子欲養而親不待。
  ?於丹感悟: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子欲養而親不待
  ?如果真正到了那一天,我們就是捶胸頓足,涕泗滂沲,再追悔,父母在的時候少頂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就來得及啊,但是一切都過去了。所以隻要父母高堂還在,就是兒女的福分。在這個時刻,想一想父母之年,以及在來得及的年限中,我們還來得及做什麽。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天下兒女心,我們都記住這一點,也許從今天開始,我們的父母就快樂了,我們自己的心就安慰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