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 大有學問
(2008-03-28 05:32:55)
下一個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實踐也證明:冬令進補對人體的健康很有利。但是,如何進補,卻大有學問和講究。為此,記者專門請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警衛局保健處胡維勤教授。胡維勤教授曾師從於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著名內科教授樂文照和協和醫院著名老中醫祝諶予,他從醫40餘年,1971年調任中南海做專職醫療保健醫生,積累了豐富的保健經驗,被國務院評為有突出貢獻的醫學科學家。
注意平時積累,摸清自己屬性
記者:為什麽說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
胡維勤: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是一年中最低的,人體消耗最少,吸收的營養物質除了部分消耗外,均可貯藏在體內。此外,冬天人的食欲普遍增加,也就是說,胃口要比其他季節好。可以說,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進補季節,通過適當、科學的進補,可以改善衰弱、疲勞及一些慢性病病症。
記者:中醫講究寒熱陰陽,如何判別自己屬於寒性還是熱性體質呢?
胡維勤:典型熱性體質的人平時喜歡喝涼水,吃涼的東西,穿衣、蓋被少,大便幹,舌苔黃,舌質紅,麵色紅,有口幹、易出汗等症狀;而典型寒性體質的人則喜歡喝熱水、吃溫熱食物,穿衣多,怕冷,大便次數多且稀軟,舌苔白、舌質淡,麵色咣白。但是,一個人往往隨著各種因素的改變而改變著體質,不是一成不變的,譬如,一個人有時會出現上熱下寒的表現,口幹舌燥而兩腳冰涼、尿多,所以,老百姓要逐漸摸清自己的身體屬性,及時地調節。
記者:人體有陰陽虛實之分,食物也有寒熱溫涼之別。如何掌握食物的屬性呢?
胡維勘: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屬性,譬如蔬菜、水果中,冬瓜、西瓜、蘿卜屬寒性,橘子屬熱性,而橙子、袖子屬中性。狗肉、牛肉、羊肉、鴨肉、兔肉屬熱性。掌握食物的屬性主要在於平時的積累。譬如某人,吃兩個橘子就上火。吃幾粒葡萄就嗓子疼,而另一人呢,就是吃幾個橘子和很多葡萄也沒感覺。這說明前者屬於典型熱性體質的人,吃了熱性食物自然容易上火;而後者呢,不是熱性體質,熱性食物對他來說“不傷大雅”。
老母雞是否補身子
記者:據說感冒時喝雞湯能提高身體抵抗力,我國傳統飲食中也有選取雞來補身體一說,究竟什麽時候選用雞來補身體,是公雞好還是母雞好?
胡維勤:我國傳統飲食中有用老母雞來補身體一說,但是,那往往是在術後、產後身體恢複期食用。感冒時應該以清淡飲食為主,所以建議還是不用雞湯,因為雞湯裏有大量的脂肪。
究竟選公雞還是母雞,各有說法,從陰陽平衡來說。女患者最好選公雞,男患者選用母雞。其實,在現實生活裏,買公雞還是母雞,並不是十分重要,因為從營養角度講,它們都富含蛋白質等成分。而老百姓往往選用老母雞,大多是從烹飪方式的角度來考慮的,老母雞比較適合溫火慢燉。從另一角度來說,老母雞要下蛋,體內含的營養比較豐富一些。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般來說農村或雞場都是養母雞多,公雞僅占極少數。
進補補藥有學問
記者: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總是會進補一些人參、鹿茸之類的補藥。進補補藥時要注意什麽呢?
胡維勤:盡管大多數滋補中藥藥性平和,無明顯副作用,但“是藥三分毒”,任何滋補中藥都有其性味、歸經、主治、用法、用量和禁忌。如果不講陰陽盛衰、寒熱虛實,不辨體質強弱,對任何進補藥膳一概食之,有時就會事與願違。進補必須對證,而且還要服用得法。如氣虛者(常常疲乏無力,時有頭暈心慌,平時易感冒,出汗多,飲食無味,大便次數多),可用人參、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適量煲湯:或用山藥、薏米、白扁豆加紅棗煲粥,注意每次每種不要超過1兩(50克)。陽虛者(怕冷或伴有疲乏無力,或腰酸腿沉,小便次數多或不能憋尿,食欲不振,不能食,常腹瀉或腹痛),可選用胡桃、芡實米、金櫻子、冬蟲夏草、幹薑煲湯或煲粥,也可食用韭菜子。用量同樣不要太大。肉食可選用羊肉、狗肉之類。陰虛者(多有怕熱不怕冷,麵部常有熱感,手心足心熱感,或有口幹咽幹,眼睛幹澀,睡眠不實,夜間盜汗),可用枸杞子、百合、桑葚子、生地、何首烏等煲湯或煲粥,平時用枸杞子、菊花泡茶。
每個人的日常飲食習慣不同,要因人、因時、因地、因病而有所不同,如陽旺熱盛之人,不能吃或少吃狗肉或羊肉;夏天,正常人不宜食用生薑煨紅棗;冬天不宜進寒涼性食物:老年人應以多食清淡食品為好。
記者:人參是比較常見的補品,請具體講一講它的屬性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胡維勤:不同品種的人參,其屬性大不相同,如紅參、高麗參,屬熱性;白參中的野山參,屬於溫性:西洋參屬於涼性。有人服用紅參以後會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子宮無原因出血等上火情況。
值得提醒的是,大家不要盲目服用人參。人參是古今中外人們喜歡服用的高級補品,服用得當。確能強壯身體;但如果不注意辨證,就會招致一些副作用,如陰虛陽亢之人服用以後會引起上火,流鼻血:或礙胃、食欲不振,腹部脹滿等。一般來說,少量服用西洋參不易上火,而高麗參、紅參容易上火,太子參、黨參則比較平和。
記者:冬天裏,人也會上火嗎?
胡維勤:冬天天氣寒冷,應以補陽為主,但是當人體出現流鼻血、口生瘡、口幹、唇紅、咽痛、眼睛充血、大便幹燥等情況時,就要注意是否上火了。冬季可適當進食一些溫補食物與中藥來補腎健身、培本固元,增強體質。如食物中的百合、銀耳、山藥、鴨子、芝麻、核桃等,中藥中的枸杞子、蟲草、茯苓、何首烏等。冬季。有些人四肢冰涼,睡在床上一夜過來腳仍冰涼,這些人可多吃些溫補食品與溫熱藥品,但要注意避免上火。此外,每天按摩手腳兩次,睡前溫水泡腳30分鍾並做些足部按摩,都是很有好處的。
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補藥
記者:冬季進補時,怎樣避免不良反應呢?
胡維勤:所謂的“補藥”,一方麵指它不是人們經常使用的藥物(或食物);另一方麵,若身體不“虛”而盲目使用“補藥”,或身體“虛”的類型與所使用的“補藥”不一致,同樣會產生不良反應。更何況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普遍不缺乏營養,雖然有疲乏無力等“虛弱”的表現,但與中醫所謂的疾病狀態下的“虛證”是不同的,隻要改變飲食結構,調整一下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補藥”大補。其次,一定要做到“對症下藥”,中醫所說的對證,絕對不能與西醫所說的病等同起來。中醫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舌苔、脈象,使用傳統的中草藥和中成藥,進行辨證施治。
記者:冬季裏,要嗬護自己的健康,您還有什麽建議?
胡維勤:在冬季,一些慢性病發病較多,如血壓會上升,易出現腦中風、心肌梗死、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病患者可以適當吃些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如土豆、香蕉及各種蔬菜、水果等,以維護血管的彈性。
冬季特別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提高抵抗力,多進食蔬菜與水果,保證充足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此外,一定要適當運動,經常按摩頭部、胸部等穴位,如太陽穴,頭頂的百會穴,曲池穴,內關穴,腳底心的湧泉穴,足三裏,合穀穴等。容易感冒者。特別是體弱、免疫力較低的老人和孩子,可以在嚴寒到來之前預防性地服用一段時間玉屏風散或核酸口服液,但是,不能錯誤地認為預防疾病要以藥物為主。健康飲食,適當運動,藥補不如食補是永遠不變的養生之道。再說,像野山參、蟲草等補藥是自然界的有限資源,我們要好好珍惜,要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