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重病患者往往很樂觀

(2005-02-24 05:25:12) 下一個
發表在2005年2月《實驗心理學雜誌》的一篇研究報告稱,許多身染重病的患者,如腎功能衰竭的病人,能夠很好地麵對現實並且仍然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期望。這種現象也許會讓人們感到吃驚。這份研究報告同樣顯示,未患病的健康人往往會低估病人的快樂。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學者傑森·萊伊斯博士說:“我們認為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發現。至少,對於某些疾病患者來說,生命依然要延續下去,而且他們也學會了以較好的甚至是完全正常的心態來麵對。我們不可能對任何疾病都泰然處之,但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無疑要比想像中的強。”
  在發表的論文中,萊伊斯和他的同事們強調,科學研究已經不止一次證明了人們有能力調整自己的心態來應對生活中的好運和厄運。一項持續了近30年的研究顯示,半身不遂的人與中彩票的人相比,其生活的快樂程度並不會遜色多少。
  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萊伊斯和同事讓49名接受血液透析的腎病患者對自己的情緒狀況進行了評估。同時,他們還對49名年齡相仿的同種族、同性別的健康人進行了調查,要求他們想像一下自己如果需要透析治療,情緒會有怎樣的變化。調查者們發現,病人與健康人的快樂程度幾乎一樣。但是,健康者往往認為,自己如果因患病而接受透析治療將會變得情緒低落。萊伊斯說:“其實,情緒低落的患者並不多見。”
  萊伊斯認為,這一發現證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環境和事物所造成的情緒波動會逐漸緩和。
  在研究中,萊伊斯發現,如果將上述的研究結果告訴病人,他們依然相信,如果沒有腎病,自己會更快樂。對此,萊伊斯說,這些病人尚未明白一個道理———即使他們的疾病痊愈了,由此產生的快樂心情最終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散。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大病痊愈之後的人對患病的回憶比實際情況要慘。萊伊斯說:“如果健康的人會低估自己過去的情緒狀況,那麽他們也就自然會過低地估計其他人的情緒,其中當然包括病人。”萊伊斯說:“實際上,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會讓病人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