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亞快樂

(2005-01-26 16:03:54) 下一個
不隻是比快樂少一點
  小資男女們用“亞快樂”來形容自己,其實表達的是渴望快樂的心願。何謂快樂?心理學家給它的定義是:一種人與動物都具備的、不學而會的基本情緒體驗,是一種興奮感,更是一種維持平衡的精神毅力。“興奮感”很好理解,每個人都有過為了一兩樁事情而心情飛揚的體驗;我們忽略的,常常是後半句:維持平衡的毅力。其實,真正的快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種心情背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可以坦然接受任何情緒考驗,包括“亞快樂”。所以說,導致亞快樂現象的不是沒有快樂,而是沒有正確理解快樂,對快樂的預期過高了一點。
  壓力的變形表達
  快樂和憂鬱都是情緒,情緒具有發泄性,需要被表達。表達的途徑有兩種:生理的和心理的。假如我們忽略其一,另外一種就會因為被加強而出問題,比如頭疼或者鬱悶。都市白領們大多是職業“千斤頂”,承載各種壓力,也習慣了壓力,潛意識中會覺得承認由壓力而導致的負麵情緒是無能,於是抵禦,於是身心都找到一種安全的表達方式:不怒不喜,進入亞快樂狀態。
  誘惑太多,迷失自己
  白領對於自己的生活,常常愛恨交織,也許心裏渴望著“喂馬、劈柴、周遊世界”,身體卻被各種各樣的誘惑捆綁著,不願放棄,於是走進了“亞快樂”。其實,人生不應該隻做加法,有的時候還要“四則運算”一下:看看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麽,什麽可以舍,什麽可以得。快樂本身是內在自我各個方麵的一種和諧,如果割裂與自己的聯係,這種和諧被打破,快樂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所以,給自己一點時間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也許麻木和困惑會少掉很多。
  生存焦慮,潛藏的不安全
  白領一族衣食無憂、光鮮體麵,看起來似乎沒有滿足不了的需求。可是越是這樣,其實內心的不安全感就越強,生怕一覺醒來一無所有。再加上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蒸蒸日上,所以拚命奮鬥之後,他們總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對付“不快樂”之上,忘了去感覺“快樂”。其實,“亞快樂”是一種慢性焦慮情緒,它不痛不癢,但是會慢慢叫人窒息,就像用溫火煮青蛙——在你還跳得出來時,你感覺不到危險,所以泰然處之;等到感覺到了,卻已經跳不動了。因此,盡管“亞快樂”聽起來“小資”,但千萬不可任憑其發展,要把握好“起跳”的著力點和時間。
  心理神經學家研究說:健康的快樂來自於短時、適度、有規律、定期的快樂。而使人達到幸福最高狀態的,不是快樂的程度,而是感到有一點快樂的次數———既然如此,就讓我們每日心懷感恩,增強自己感受的能力,而不是抱怨快樂不夠高度吧!
  (摘自《家庭之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