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屋裏太空,老人易焦慮

(2005-01-26 15:27:24) 下一個
張老太70歲大壽時,4個兒女共同出資給她買了套100多平米的大房子。可張老太搬進新居後卻過得並不開心:兒女忙著自己的事業,整月不打照麵;老伴又是個內向人,從不多說話;舒適的大房子空蕩蕩的,讓人覺得缺乏生機。時間長了,張老太竟然出現了腰酸、頭痛的狀況。
  張老太的情況絕非個例。現實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住進了舒適的大房子,卻整天愁眉緊鎖,甚至出現非器質性身體症狀。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物質上的滿足絕不等同於心理上的滿足。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溫認為,生活空間中的物理環境與人類行為之間有著緊密聯係,甚至可能對人類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根據這一理論,老人長期生活在空蕩蕩的房間裏,空曠的物理環境會帶給老人強烈的孤寂感,從而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如果他們不能將這種孤寂感通過與兒女情感的交流排解出去,長期壓抑必然會導致隱匿性抑鬱,表現為無精打采、注意力難以集中、興趣下降、悲觀失望、焦慮、反應速度緩慢以及少言寡語等。而老年人自己常用“沒有精神”、“心裏難受”等描述自己的抑鬱體驗。
  對於兒女來說,物質贍養固然重要,但老人退休後喪失了很大一部分精神寄托,他們更需要親友和兒女在心理上、情感上的關懷。美國退休者協會網站上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當老人遭遇這種情況時,一方麵要適當地表達自己對兒女的情感需要,要求兒女常回家看看;另一方麵,可以養花種草,或者飼養寵物,自己找個情感交流的對象。有研究表明:飼養寵物的老人比沒有飼養寵物老人的身心健康狀況要好得多。▲


    《環球時報 生命周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