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李登輝的媚日行徑。 |
日本不讓李登輝太惹眼
“台獨”分子李登輝於12月27日晚抵達日本名古屋機場,開始了為期一周的“舊地重遊之旅”。
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媒體對李登輝訪日的報道要“自律”,不要過多炒作,“避免政治化”。但由於李登輝訪日本來就具有很大的政治色彩,日本媒體還是投入了眾多記者進行跟蹤采訪。不少媒體還特意派出記者提前趕到台灣,並和李登輝乘坐同一架飛機抵日。
28日,除了以右翼、反華為賣點的《產經新聞》對李登輝訪日報道篇幅較大之外,其他日本大報對此事都隻作了一般性報道。這些報道說,李登輝在從台北飛往名古屋的飛機上,對日本和台灣記者大放厥詞,說什麽“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日本政府中了解情況、明白事理的人多了。允許我訪日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政府表示,希望日本的國會議員等不要去見李登輝,因為這是一起“純私人旅遊”,“不要帶上政治色彩”。日本政府一些官員和自民黨內有影響力的議員也相繼表示沒有同李登輝會麵的計劃。與李登輝關係密切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也表示不會會見李登輝。不過,此間觀察家認為,李登輝在訪日期間會不會從事政治活動,還得等他結束日本之行後才有定論。
日本在打“台灣牌”
2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就李登輝赴日問題發表談話時說,中國外交部已就此向日本政府提出強烈抗議,鄭重要求日方以中日關係大局為重,切實采取措施,消除惡劣影響。
日本政府明知李登輝是推行“台獨”的急先鋒,允許他訪日必將損害日中關係的政治基礎,為何還是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給他發簽證呢?
東京的分析家認為,日本挑戰中日關係中敏感的台灣問題,表現了日本對台灣野心不死。日本雖然在1972年就同中國恢複了外交關係,並於1978年簽署了和平友好條約,但日本一些政治勢力事實上一直在縱容和支持“台獨”。
近年來,日本一方麵加強日美軍事同盟,擴大“防衛”範圍,將台灣海峽列為日本《周邊事態法》所涉及的範圍之內;另一方麵,日本還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麵加強對台灣的滲透和拉攏,特別是將目標鎖定像李登輝那樣有著濃厚“日本情節”,又有著一定政治背景的人———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以為自己是日本人,甚至希望恢複日本殖民統治,使台灣成為日本的附庸。
同時,日本政府還將李登輝訪日同對華政府開發援助(ODA)一道,作為中日關係中的一張牌來打。近年來,中國在曆史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日本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上都處於主動地位,相比之下,日本並沒有太多的牌可打,於是就冒險打“台灣牌”,向中國顯示在台灣問題上的影響力。
其實,在日本執政黨內部也有不少人認為日本政府的這種做法過於愚蠢,對中
日關係大局十分有害。原日本官房長官、自民黨幹事長野中廣務就是其中的代表。12月25日,他公開發表談話,指責日本政府給李登輝發放入境簽證是“對中國失禮的行為”。他說,小泉說李登輝是一個民間人士,但李登輝決不是一個普通的民間人士。他還說,他原定於1月11日訪問中國,但鑒於目前的情況,使得他沒有臉麵去中國訪問。
展望2005年中日關係
2004年,人們對中日關係的關注度似乎超過中美關係。
這是因為在中美關係相對改善的情況下,中日關係卻跌入“冰點”。學術界普遍認為,中日政治關係處於30多年來最差的時期。
2004年,中日之間幾乎所有新老矛盾都集中爆發。1月1日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給全年的中日關係開了個壞頭;12月16日又決定允許李登輝赴日“過新年”,等於結了個壞尾。在這一年中,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及海洋權益的矛盾凸顯,“台獨”勢力借機拉近了同日本的安全關係;日本要取消對華政府開發援助;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明確把中國作為軍事防禦重點;日本首次公開反對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與此同時,亞洲杯足球賽球迷起哄事件,年末日本“外交問題輿論調查”的結果,都表明2004年中日兩國國民的感情更趨惡化。
展望2005年,中日政治關係仍不容樂觀。目前在日本政壇,讚成修憲以及主張對華強硬的勢力開始占據上風。日本有識之士擔心,如果政治右傾化最終導致日本脫離戰後的和平發展道路,中日關係必將麵臨新的曆史性變革的考驗。
小泉首相是否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已成為觀察未來一年中日關係最重要的標誌。日本內外政策的重大變化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或壓力。2005年是日本自民黨成立50周年,該黨計劃11月推出修改憲法方案。其政策目標包括行使與美軍聯合作戰的“集體自衛權”、擁有遠程進攻性武器等。目前,日本正策劃在明年發表新的日美首腦“聯合宣言”,確認兩國麵臨的“共同威脅”及軍事分工,重塑日美同盟。日本一些政客似乎就是要通過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激起中國政府反應和民眾反感,再反過來刺激日本國內輿論和民族情緒,以謀求所謂的“國內民意支持”,進而繼續對外推行強硬路線。因此,對中國來說,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亦需注意避免民間對日采取過激行為而被利用。
還要看到,目前日本尚未把中國等同於當年的“蘇聯威脅”,也不認為中國有進攻日本的意圖;日本的重點是針對台海局勢、海洋權益之爭等加強對華防衛態勢。中日在經貿、能源領域,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空間;在台灣問題上,既有摩擦也有通過抑製“台獨”維護台海和平的共同利益;在安全方麵,既有矛盾也有在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聯合行動的必要。因此,對中國來說,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在避免或減少日本政治右傾化對中日關係造成衝擊的同時,繼續大力加強同日本各界的友好交往與合作,乃是至關重要的。▲
《環球時報》 (2004年12月29日 第十六版)